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云 《经营管理者》2013,(30):177-177
<正>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是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与市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企业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而存在的,是服务于市场的。市场有着不同的需求,由此诞生了不同的适应各种市场需求的企业。有了市场的需求,才有了满足这种需求的企业,进行加工制造、销售、购买,从而形成一种循环。在市场形成的初期,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相对较少,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小,良好的市场环境让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和高速  相似文献   

2.
熊风 《经营管理者》2011,(8X):273-273
对于市场,没有仔细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企业作为市场的一部分,市场调查理所应当的被企业越来越看重。企业需要新产品上市,就一定要进行市场调查,这样才能对新产品上市带来的影响有一定的预测,从而做出一些对策,减少新产品上市带来的阻力。如果没有市场调查,企业就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状况,及顾客状况,对产品也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认识,不能把握市场机会,企业的决策着的决策就会失去依据,决策也会出现失误。一个正确合理的市场调查,往往能引导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可是当前国内企业的市场调查由于各种原因仍旧存在很大的误区,本文主要讲述我国市场调查的各种误区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本文提出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的几种相互制约关系,从而构成企业与市场关系的总和,这些问题的提出,将企业与市场关系的研究推向深入,要求我们联系实际,进一步明确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晓航 《经营管理者》2013,(16):306-306
对于企业来说,区域市场犹如企业发展的"革命根据地",通过打造局部优势来取得整体胜利是许多企业重要的营销战略本文分析了成功区域市场的特点,总结了打造区域市场方法与注意事项,为企业区域战略提供了一些建议。企业要始终明确目标,经营者心中要装着整个市场的版图,做好区域市场,走向整体市场,让星星之火燎原起来。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企业才适应市场的要求呢? 一、企业的自主经营与决策——适应市场的基本条件我国企业,除沿海地区外,多效对市场不适应,主要表现为;第一,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力。第二,缺乏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力。我国目前企业对于市场的不适应,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还不是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知识观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国际化扩张过程中的市场进入问题,并基于时际范围经济的原理提出了一个过程模型。根据过程模型,企业在国际市场进入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应当采取序贯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以更加有效地追求和实现时际范围经济;第二,由于时间压缩不经济的存在,企业必须审慎考虑国际市场进入的跨度和节奏;第三,类似于企业对核心业务的专注,企业应当审慎考虑国际化扩张的市场范围,或者更明确地说,企业应当序贯进入具有前期知识积累的目标市场;第四,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国际化扩张战略时,初始目标市场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根据企业所在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的竞争地位和战略目标等因素综合权衡。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数据已经是企业一个必不可少的竞争力。企业通过收集市场数据,建立市场数据库,把市场数据库中的顾客信息作为参考标准,再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即数据库营销。将数据库营销作为企业的营销手段,可以使企业的营销策略更具针对性,并且大大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四家重庆摩托车企业的八次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对企业能力、竞争强度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形成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我国摩托车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主要表现为寻求海外市场.当企业不具备技术相关能力和市场相关能力的相对优势,面临竞争者增多、价格竞争增强的情况时,企业容易产生防御型市场寻求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并且如果主要竞争者已在目标市场投资,更容易促发企业形成这类动机.当企业具备技术相关能力和市场相关能力的相对优势,同时又面临竞争者增多、价格竞争增强的情况时,企业容易产生进攻型市场寻求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并且如果主要竞争者尚未在目标市场投资,更容易促发企业形成这类动机.  相似文献   

9.
面对国外汽车企业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形势,国产品牌汽车企业必须要准确把握我国汽车企业及汽车市场的基础特点,了解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高度重视企业管理,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企业管理对策,促进汽车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共同供应商时的市场进入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外零售商在与本土零售商拥有相同供应商的情况下最优的市场进入策略,以及市场进入决策对供应商的定价决策和零售商的采购决策的影响.把进入决策分为3种类型,分别命名为"市场开拓型"、"采购导向型"和"双重收益型".研究发现当企业目标进入的市场规模比原有市场大时,企业的进入决策为"市场开拓型";而当企业的目标进入市场规模比原有市场小时,企业的进入决策为"采购导向型";当两个市场规模接近时,企业的进入决策为"双重收益型".还研究了市场进入成本对企业进入决策的影响.随着进入成本的增加,海外企业选择进入国内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且当进入成本足够大的情况下,其进入只能为"市场开拓型"或"采购导向型",即不可能在两个市场同时获益.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市场资源的实际应用,运用规范分析方法界定市场资源相关概念,提出市场资源的定义、内容、分类及性质,并对市场资源的企业资源价值进行分析,阐明了市场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企业市场价值取向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企业对市场价值的线性思维模式,利用非线性理论建立了基于Logistic方程的市场价值模型,以及企业内部市场领先战略与技术领先战略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实施单一市场领先战略或技术领先战略企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企业市场价值取向的双绞线均衡战略及战略动态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所有制性质、制度环境与企业跨区域市场进入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经济中企业所有制性质与外部制度环境差异对企业战略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资源依赖理论和制度理论,探讨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房地产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上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区域制度环境对这种差异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民营房地产企业发生跨区域经营的概率显著高于国有房地产企业;国有房地产企业倾向于选择对目标市场经营活动较高控制程度的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而民营房地产企业则倾向于选择对目标市场经营活动较低控制程度的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当房地产企业进入制度相对完善的区域时,尽管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仍然更倾向于选择低控制市场进入模式,但是两类所有制企业的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差异显著缩小。  相似文献   

14.
信息非对称程度与企业家效用、资本结构、企业市场价值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分析了市场信息非对称程度对企业家投资效用、企业债务水平及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分析表明,若企业项目是高质量的,信息非对称程度的降低可使企业项目市场价值和债务水平提高;反之,若企业项目是低质量的,信息非对称程度的降低可使企业项目市场价值和债务水平减少;外部知情投资者比例的变化与企业家效用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与企业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电力系统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的重要内容。对于地区性大型发电企业来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是企业电力营销工作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基于此,大型发电企业需要在深入研究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政策、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积极构建适应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营销体系,充分衔接企业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关系,统筹优化市场竞争,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行业各细分领域的市场结构呈现新特征,其中平台类企业尤其明显。本文从互联网平台类企业行为的角度分析行业市场结构形成机制与特征,构建符合互联网行业市场结构特征的新垄断竞争理论。研究发现:中小型互联网平台类企业进出市场的高度流动性和大型互联网平台类企业垄断地位的相对稳定性共同形成了行业特有的"分层式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垄断集中于大型互联网平台类企业的主营业务中,竞争则由中小型互联网平台类企业与衍生业务主导,且不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类企业造成竞争压力,这种市场结构是长期均衡现象。本文解释了互联网行业市场结构特征的内在机理,为判断互联网行业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及政府制定反垄断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企业非市场战略理论体系及其内在主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非市场环境界定了企业非市场战略的内涵;分析了企业政治战略、社会公众及媒体战略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等非市场战略类型,以期建立一个完整的非市场战略理论体系。最后,论述了市场与非市场战略内在主导机制的差异,即市场战略由“独特性机制”支配,而非市场战略则靠“合法性机制”来主导。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卓越绩效,企业应对市场战略和非市场战略进行协同整合,构建起“市场-非市场”的一体化整合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中国企业难以国内跨地区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跨地区经营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市场机会和异质性资源,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战略选择。虽然庞大的国内市场为跨地区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中国企业在国内跨地区经营方面却表现较差。有鉴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揭示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证券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目标市场的制度环境对企业跨地区经营战略有正向影响,目标市场和企业所在地之间的制度距离以及目标市场的市场分割程度对跨地区经营战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地区制度环境差、地区之间的制度距离大和市场分割严重是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面临的重要障碍。从影响强度来看,制度距离的负向影响最强,地理距离的负向影响次之,市场分割的负面影响最弱,制度环境的绝对影响强度处于地理距离和市场分割之间。本研究还发现上述因素对跨地区经营战略的影响强度与企业跨地区经营经验和目标市场规模有关,企业跨地区经营经验越丰富、目标市场规模越大,制度环境对跨地区经营战略的正向影响越强,制度距离和市场分割对跨地区经营战略的负向影响越弱。本研究揭示了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面临的制度性障碍,并比较了不同制度因素影响强度的大小,不仅对企业评估各地区经营环境、科学合理地制定跨地区经营战略,而且对政府进一步促进企业国内跨地区经营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 当今世界经济舞台,市场国际化趋势不断扩大,企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战术顺应这一潮流,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已成必然。笔者遴选国内外一些企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战术的成功案例,结合我国企业的自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到一个更大的舞台去实现更大的梦想。但中国企业到国际市场与欧美公司竞争时,主要依靠低价中标的方式占领低端市场,由于没有核心竞争力很难进入高端市场。为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属地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中人员属地化是企业属地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人员属地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企业属地化,并最终实现企业国际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