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态移民迈向生态富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个缩影。首先对生态移民与生态富民进行了内涵界定,并结合百年建党历程和生态移民实践,剖析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生态移民思想,将其划分为孕育发端阶段、初步形成阶段、调适完善阶段和巩固拓展阶段,总结凝练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推进生态移民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为新时代高质量推进生态移民迈向生态富民奠定了坚实基础,供给了宝贵经验。并就如何让生态移民有效衔接生态富民,提出从生态理念、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产品、生态补偿等方面构建实现生态富民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建立生态财政学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的环境破坏与生态恶化,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进展,促使公共部门经济学面临范式危机。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需要构建公共部门的生态经济学——生态财政学。提出了全体主义的基本方法;提出了生态理性人、生态有限性、理性递增三大假设;提出了生态市场、生态足迹等基本范畴;提出了生态财政主体论、生态财政环境论等理论构件;提出了系统论与博弈论的基本技术分析工具。生态财政学的构想,可以梳理现有环境与生态经济研究中的财政思想,启发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公共部门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生态利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界定生态利益补偿内涵。运用产权残缺理论分析了生态利益受损的原因,提出了生态利益受损的本质在于产权残缺。从生态利益公平与效率互动的视角分析了生态利益补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利益补偿的原则、资金来源、途径、保障机制,进而分析了生态利益补偿的实施机制,并提出以政府为中介的生态利益公共补偿是解决生态补偿公平与效率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解析了生态兴衰与文明变迁的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的历史唯物主义本质,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价值取向,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思路、切入点、制度后盾、系统合作等实践问题。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深化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了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与部署、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密切注重系统合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发展史研究》一书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生态经济思想、生态政治思想、生态社会学思想等,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演进过程;阐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深化的历史不仅是实践发展的历史,也是理论发展的历史,且实践与理论、历史与逻辑有机统一;凸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国目前的生态困境,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深刻地阐明了生态与文明、生态与经济、生态与政治以及生态与民生辩证统一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生态移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叙述生态移民的背景、生态移民意义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生态移民的兴起和发展、生态移民的类型、生态移民安置模式及政策等概况,分析了中国生态移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搞好中国生态移民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美学是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以生态美为主题,研究生态审美的范畴和人的生态审美意识、生态美感享受,以及生态美的创造、发展及其相关规律的学科领域。生态美则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过程和关系,是和谐生态关系、生态责任、生态道德、生态服务和生态价值的综合体现,是形式美、关系美、过程美和功能美的有机统一。在相关概念诠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生态美学理念在生态规划、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作用的观点或建议。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状况,阐述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目的和任务.通过典型乡镇现状资料和背景分析,提出了生态乡镇生态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提出了生态乡镇建设应在建立生态城镇区、生态农业区、生态林业区和生态工业区综合功能区块基础上规划模式的思路,进而探讨了典型乡镇的生态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理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前期,中国共产党由点及面、由近及远、由浅及深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世纪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着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三大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政治高度“红线”,狠抓生态  相似文献   

11.
依据景观生态系统理论 ,运用生态元原理来研究凤凰古城生态网络体系中子系统和各变系之间复杂有序的生态关系。通过对自然环境生态元、人工环境生态元、人文环境生态元三个各具功能、相互联系、分工有序的基本功能单元进行分析 ,对凤凰古城的环境和现状进行了景观生态评价 ,概括了凤凰古城的区位优势、人文内涵和民族特色 ,提出了景观生态结构的整体性、依存性、协调性等原则和生态规划及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先秦道家生态哲学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古典生态哲学。先秦道家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实践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格局观四方面的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道家生态哲学智慧,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实现了对道家生态哲学的超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建意义重大,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为我国生态文明话语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鲜明地体现了“第二个结合”,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先秦道家生态哲学的扬弃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该思想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的理解,助力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道”是老子生态智慧的本体论基础。“道”的本源性、自然性、虚无性、整体性、无私性、回复性以及实践性等基本特性,蕴含的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平等价值观和内在价值论。道的本源性揭示了生态价值的本体依据,自然性展现了生态世界的存在方式,虚无性表明了生态价值的非功利性,整体性说明了生态世界的多样统一,无私性体现了生态价值的平等性质,回复性蕴涵了生态世界的存在之道,实践性展示了生态智慧的深远功效。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写水的有60多篇,着重揭示了上古时代以水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构筑了中华先民的生态学,主要内容可分为生态崇拜、生态评估、生态保护、生态和谐、生态审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生态恢复和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也面临如何提高财政投入效率和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稳定性等问题。生态购买是一种提高生态恢复效率的制度创新形式。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国内生态购买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生态购买与生态补偿、生态服务市场化的关系,提出生态购买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恢复制度创新方向,今后应加强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文章为完善和创新我国生态恢复及保护管理制度、有效保证生态公共品供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面对全球生态治理的重重困境,习近平提出了全球生态治理观。该治理观的形成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思想源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文化基因、以西方生态治理理论为理论借鉴、以全球生态治理的经验教训为实践基础,认为清洁美丽的绿色家园是全球生态治理的归宿,绿色发展是全球生态治理的动力,共商共建共享是全球生态治理的重要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全球生态治理的原则。该治理观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理论,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文明之路已走过近半个世纪,从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到生态文明观,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之路的不断摸索,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的理论创新,反映了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生态自觉支撑着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对于建立我国自然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完善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是新时期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国家战略的优先领域。本文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为对象,阐述我国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形成的主要阶段和政策内容,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简要评价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绩效,分析了生态补偿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重点从完善政府筹资机制、诱导形成市场机制、创新补偿标准形成机制和严格补偿资金管理机制等方面设计了我国重点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框架,并提出了实施补偿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和人类学构成了生态人类学当代发展的文化背景与学科背景。主体一元化和谐的生态结构、主客耦合并进的生态关系、天人圈态良性循环的生态自由,表征了生态人类学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探究成就背后蕴藏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以困境与破局、理论与实践双重逻辑分析为主线,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引领和科学指导,构筑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破局的理论逻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实现了制度破局、问题破局、治理破局和监管破局,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破局的实践逻辑,造就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突飞猛进的破局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