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人必须具有企业主体意识。企业主体意识是企业人对本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及其特性的自觉认识,主要包括: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自由意识等。树立企业主体意识,对于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编辑主体意识是编辑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工作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对编辑劳动实践本质和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是通过编辑活动而发展自我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意识。它包括编辑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权责意识和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要照顾学生发展的非同步性和多倾向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问题意识 ,文学课教学要达到这一目的 ,写读书笔记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逐渐自觉,诗歌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诗人们更加注重诗歌“缘情”这一原始功能与本质。作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寒士诗人,鲍照在作品中倾注了其大量的个人情感与思想,从而使得诗歌的个体性与主体性分外鲜明,以自我意识、个性意识、自由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等为内容的主体意识成为鲍诗的一大特色,并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逐渐自觉,诗歌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诗人们更加注重诗歌"缘情"这一原始功能与本质.作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寒士诗人,鲍照在作品中倾注了其大量的个人情感与思想,从而使得诗歌的个体性与主体性分外鲜明,以自我意识、个性意识、自由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等为内容的主体意识成为鲍诗的一大特色,并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村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反映出农村女性解放的程度,也标志着农民整体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女性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极大增强了农村女性的主体意识,提升了农村女性的主体地位.分析现阶段农村女性主体意识的主要特征,了解农村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状况,探寻农村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途径,对于更好地促进农村女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是一种特殊的期刊品种,它以学术性、理论性和综合性为主要特征,在文化建设上担负着传播知识、进行文化积累的使命。学报编辑对学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学报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质量竞争日显激烈的新形式下,增强学报编辑主体的策划意识、学术意识、著作权意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鉴于中国法治现代化过程中,缘起于人的欲望之界限意识重要性,梳理了古希腊时期知名哲人、政治家对界限意识的描述,并在刘进田教授界定界限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注意的四个问题:界限意识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界限意识,人与自然之间是无法谈起界限意识的;在谈论界限意识时应当注意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平等关系;界限意识的产生与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几乎是同步的;界限意识是指个体人的自我意识,而不是群体人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9.
朝鲜开化思想,是旨在建设近代国家的资本主义改革思想,也是以反对腐败无能的封建主义、实现近代化为目的的近代启蒙思想的雏形。在改革的范围和速度以及是否要与国内外政治势力相结合的问题上,开化思想又分为激进开化思想和稳健开化思想。稳健开化思想以近代东道西器论为基本思想,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力主对内实现富国强兵,且对外实行均势外交,引进近代的文物制度,使落后的封建朝鲜逐渐发展成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从而实现近代朝鲜的民族自强。  相似文献   

10.
论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稿都是作者的科研成果.编辑对作者文稿的处理,实际上是对作者科研成果的一种再认识.这一认识过程是主体积极参与的活动过程,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这决定了学报编辑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知识和能力的创造性对作者的科研成果进行能动反映.而这种能动反映正是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的体现.为了在学报编辑工作中充分发挥把关与创造的双重作用,学报编辑必须具有超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扶贫开发也进入了“精准扶贫”新阶段,在此背景下生态扶贫就成为了精准扶贫的必然选择。推进生态扶贫必须建立生态建设与保护、培育生态产业、完善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同时,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和贫困户参与的新型合作关系。要把对生态贫困的主体性、情境性、中介性等要素的干预作为有效推进生态扶贫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发展意识     
发展意识是人们在发展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发展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它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在当代,发展意识包括全球意识、极限意识、代价意识、时空意识和人本意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论政治文明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对政治文明的战略地位、科学内涵、根本性质、目标定位和发展模式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阐述,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分析,希望能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和贯彻十六大精神,以切实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人们习惯于把人类文明看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和 ,而忽视了人类文明中还有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 ,即制度文明。当前 ,我国推行依法治国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既表达了对制度文明形态的肯定 ,更是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一种关键性实践。具体来说 ,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应从制度观念、制度文化、制度规则、制度组织等方面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5.
提升脱贫人口发展能力、促进脱贫人口脱贫致富是后脱贫时代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理论分析认为,脱贫人口发展能力主要由社会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层面的能力构成。实证研究发现,当前脱贫人口生活水平与共同富裕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需以脱贫致富为导向,着力提升脱贫人口发展能力;脱贫人口发展能力对其生活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学习能力、抗风险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健康保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然资源利用能力、发展生产能力、信贷资金获取利用能力、社会资源利用能力和基本生活能力。脱贫人口更新观念,主动增强发展能力;政府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制度保障供给;基层干部履职尽责,强化基层治理能力;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是提升脱贫人口发展能力、推进脱贫人口脱贫致富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违法性意识反映了行为人对法秩序或法整体的人格态度。违法性意识在一般情况下是由社会危害性意识决定的,但特殊情况下是可能单独存在的。而且,在某些行政犯的场合,行为人缺乏违法性意识的可能性必然会造成社会危害性意识的缺失。在我国的犯罪构成主观要件中,社会危害性意识应在认识因素中占主导地位。违法性意识对认定故意犯罪具有补充价值,对认定过失犯罪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要从“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这件事情,它不仅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还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文明的发展趋势——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属于地球共同体的人类文明走过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又演绎出今天的现代全球文明。现代文明的缺陷引起地球共同体终结的危机。因此人类文明需要进入新的发展过程,而走向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和地球共同体的未来,这需要克服实证科学语言所具有的单一性,以东方占优势的类比思维来弥补西方实证科学逻辑思维的不足。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有着相互的关联。西方的逻辑、东方的关联和类比,都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必须。  相似文献   

19.
分析当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的主要原因,寻找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重视决策形成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首先得从决策形成的过程抓起 ,鲜明地提出附加条件 ,建立决策的规范性制度要求和完善的单位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决策过程要渗透民主意识 ,体现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容要求 ,形成有效主动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