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说英语 难行天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得宠 竞争使然 迪迪埃·邦西莫尔生活在巴黎。他在巴黎长大成人。他在巴黎上的大学。他经营一家总部设在巴黎的公司。但从早晨他上班时起,直到晚上他下班回到家中,他只说量美国商业行话,美中不足的是尚残留一点法国口间。这种英语水平对他来说还不够。他正在请英语教师进行辅导,力求能说一口带有加利福尼亚口音的纯正美式英语。他  相似文献   

2.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大都有着海明威生活的深深印记。《流动的盛宴》记录了海明威在巴黎度过的青春年华,记录了他人生的多个开端,记录了他的奋发进取,记录了他的落魄与成功,其中充溢着海明威的巴黎情怀。《太阳照常升起》属于半自传体小说,作品的主题带有巴黎生活底色,主人公的原型是作者在巴黎“认识的人”,情节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具有互文性,场景是作者生活过的巴黎场景。海明威的这两部作品或显或隐地反映了他与巴黎结下的情缘。研究海明威的作品,最好结合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为"老乡"。"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相似文献   

4.
列宁是巴黎公社原则的忠实继承者,他始终把俄国革命看作是巴黎公社事业的继续,指出:“俄国1905年革命和1917年革命是在另一个环境和另一个条件下继续着公社的事业”。并说:巴黎公社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这条路上走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列宁对巴黎公社原则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蒋海澄(艾青)曾于1929年春至1932年1月在巴黎学习绘画,这是他人生的重要经历。一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复苏,缘起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近现代文学与美学思潮,其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步入了现代主义阶段。通过关注1920—1930年法国及巴黎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以及民众思想概况,可在其基础上展示蒋海澄进入了何种背景下的法国和巴黎。考察蒋海澄在这特定的时空中的日常生活,可梳理他在诗歌、美术方面的作为和追求。蒋海澄来法之前的知识背景和人生经历所初步塑造出的个性主义的多愁善感与左翼倾向的人道主义关怀,在巴黎这座世界文化之都得到了激发和引导。通过对艾青在巴黎期间的新诗创作的文本细读,可凸显这段巴黎生活之于其整个诗歌创作生涯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提纲和名称王仲士一1845年2月3日,马克思结束了不到一年半的巴黎生活,于5日到达比利时首府布鲁塞尔。马克思是被法国政府(应德国政府的要求)驱逐出巴黎的。在这个原来被马克思称为“新世界首府”的巴黎,他直接参与了工人阶级的活动,完成了向...  相似文献   

7.
辗转偷渡到法国1992年,16岁的张明俊与一群人跟着蛇头,辗转数个国家,到达巴黎的温州城。来到巴黎后,他不得不到一家中餐馆刷盘子。对于工时和工钱,他没有任何谈判能力——在法国,雇用偷渡客是违法的,你觉得辛苦就滚蛋,想得到这份工作的人多的是。  相似文献   

8.
1984年6月25日,当代法国思想大师密歇尔·福柯突然与世长辞。西方学者纷纷认为,这是继萨特逝世后法国思想界的最重大损失。福柯1926年出生于法国的普瓦捷,二战结束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被称作“圣地的圣地”的巴黎高师,1948年获哲学学位,1950年获心理学学位,1952年获精神病理学文凭。1954年他离开巴黎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法语系任教,后荣膺了法国国家博士。1960年他重返法国,在克莱蒙—菲兰特大学任教。六年后他去突尼斯大学任教。1968年五月风暴后他去巴黎大学文森学院任教。1970年被选入  相似文献   

9.
骚墨赛·毛姆于1874年出生在巴黎。十岁时,他的母亲和父亲都已相继去世。在巴黎他没有了家,于是,他被送到英国肯特郡的惠茨特布尔,跟他伯父生活在一起。他伯父是那里的一个教区牧师。毛姆生性孤独害羞、并且多病。在伯父家他再也感受不到父母在世时那种充满柔情的气氛。在坎特伯雷的寄宿学校读书时,他同样郁郁寡欢。但在海德堡大学求学的一年,却颇有收获。那一年,他到意大利和瑞士作了短暂的旅行。这使他产生了自由的观念、对旅行的终生热爱以及成为一个作家的决心。他的伯父并不赞成他从事文学工作,倒同意他攻学医学。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这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2007,(8)
世界名城巴黎是法国首都,位于巴黎盆地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水陆交通方便,是举行国际比赛的理想地方。第二届奥运会于1900年5月20日(一说5月14日)至10月28日在这里举行。在1894年巴黎国际体育大会上,顾拜旦曾建议第一届奥运会于1900年与世界博览会同时在巴黎举行,借以扩大奥运会的影响。但是,雅典奥运会胜利举行后,希腊人对奥运会表现了极大的热情,想推翻第二届会址设在巴黎的决议。希腊一些有影响的人士认为,奥运会是希腊民族文化的部分,它只能在希腊举行,雅典应成为奥运会的固定地址。如果易地他国召开,则是对伟大的、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的公开掠夺。但是,当时已接替维凯拉斯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顾拜旦在这个问题上坚持不让。他说,奥林匹克运动是希腊的,也是全世界的。他认为奥运会必须在不同国家举行,才能使之具有国际性和富有生命力。希腊终于被说服,巴黎赢得了主办权。  相似文献   

11.
迈斯纳认为,中国人对巴黎公社的特殊兴趣,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政坛对公社的利用,是毛泽东思想与行动中富有神秘色彩的特征之一。他还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坚持认为毛泽东继承了巴黎公社的经验",并在他的文章中论述了巴黎公社同"文革"有一定关系的。  相似文献   

12.
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这里原来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环绕中的小小村落,早在公元1624年,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四,特别喜欢打猎,就在此修建了一座用于歇脚的红砖房子。经过"投石党事件",他厌倦了终日喧闹、嘈杂的都市生活,而那丛林密布如世外桃源的凡尔赛却是求之不得的另番天地,于是他下令在此修建了一座豪华的王宫。说到凡尔赛宫的建造就不得不先提一下"子爵山庄"。17世纪初,在巴黎东南约50公里的塞纳·马恩省莫论市附近是一片乡野般的山林,是郊游、狩猎的好去处。1641年一个名叫富凯的巴黎会议的审议官到那里打猎,独…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报刊上有的文章对巴黎公社存在七十二天的说法提出了异议,认为公社是在三月二十八日宣布成立的,从成立到五月二十八日失败,共计存在了六十二天(见《江汉论坛》一九八二年第五期)。我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实际,因而是不能成立的。 巴黎公社存在七十二天之说,据笔者所知,系发端于巴黎公社委员阿尔努流亡瑞士期间,于一八七二年一月至一八七三年一月写成的《巴黎公社人民和议会史》一书,书中说:“公社在七十二天的连继战斗中,只能提出一个原则,指出一个轮廓”。阿尔努是巴黎公社创造者之一,他的说法应予确信,国内外史学家们因此一直承袭了他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马克思,作为巴黎公社的第一位历史家和编年史学家,把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变成广大群众的财富,把它保留给了后代的无产阶级战士。所以马克思的名字是同巴黎公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既是巴黎公社的理论家,又是法国无产阶级斗争的实际参加者。早在普法战争时期,马克思就为国际无产阶级制定了一条战争危机时期共同的国际主义路线;在巴黎公社期间,马克思又以亲自参加者的姿态从  相似文献   

15.
①莫尔是巴黎一名手艺高明的理发师。这天上午,他从当天的《巴黎晨报》上看到一则“通缉令”。  相似文献   

16.
一哲 《社区》2009,(8):27-27
他出生在巴黎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的名字带有明显的外国人的特征,这使他从小就受到歧视和嘲笑。  相似文献   

17.
左拉生活在巴黎都市化走向高潮的时期,他的大部分小说或以巴黎生活为中心,或以巴黎为场景,表现了19世纪中后期法国经济发展、物质满足背后人的精神空虚和道德的堕落。左拉小说中的巴黎是罪恶之城,其精神特质与人性的邪恶联系在一起。左拉运用狂欢节的意象和场面,表现了法国都市化时期人的欲望放纵和攫取金钱地位的野心,而酒作为左拉小说中影响人物性格、气质与行动的因素,则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对酒的自然主义及象征主义表现,左拉表现了处于“酒神”控制下的巴黎图景。左拉自然主义的人性观、理性主义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他对巴黎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海涅(1797—1856)是十九世纪德国伟大的革命诗人。他的创作从1817年写抒情诗歌开始,逐步由浪漫主义走上现实主义道路。1843年在巴黎和马克思相识以后,他的思想和创作达到了更高阶段,写出了许多不朽的政治诗。他的最优秀作品《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晚年的海涅在病床上躺了八年,但他以惊人的毅力继续  相似文献   

19.
《中华魂》2013,(10):4-7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他于1835年考入波恩大学,学习希腊罗马神话和艺术史等。1836年,他进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和哲学,1841年他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识,从此,  相似文献   

20.
人物志     
逝世亨利·米勒1980年1月7日,美国作家亨利·米勒逝世。他1891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在第二个夫人(一生共5个)琼的鼓励下开始写作。1930年迁居巴黎,以后的10年里,他同一些穷困潦倒的侨民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混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1934年在巴黎出版了《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这两本书大胆直露的语言和性描写给欧洲文学先锋派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在法国以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遭到查禁。1940年米勒回到美国,住在加州的大瑟尔。在那里他创作了"殉色三部曲":《性爱之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