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 翻开科学史,绚丽的创新成果之花,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创新中独树一帜的传奇形式,更给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似乎它只是大自然的一种恩赐,或者是某些天才人物自由思辨的产物。在有些人看来,创新十分神秘,无法追求;另有一些人以为创新高不可攀,非常人所及。这当然是误解,但由此可见,创新为人们所向往,但又不  相似文献   

2.
犯罪问题是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十分重视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犯罪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范围和问题主要是:什么是犯罪?什么人犯罪?为什么有些人犯罪而另外一些人不?犯罪的生理、心理特征,社会因素是什么?社会对犯罪问题应采取什么态度,对犯罪者应如何对待?如何防止、减少犯罪率?  相似文献   

3.
公民,与臣民和奴隶对举,是从国家和人是什么关系这个视角上对人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地位做出判断的概念,用以说明人在国家处于什么位置。所谓公民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人有没有人不是臣民或者奴隶而是公民的意识。在公民社会产生之前的奴隶和臣民彼此之间也有差别,但是就国家和  相似文献   

4.
公民,与臣民和奴隶对举,是从国家和人是什么关系这个视角上对人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地位做出判断的概念,用以说明人在国家处于什么位置.所谓公民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人有没有人不是臣民或者奴隶而是公民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四川社科界》2006,(5):15-16
社会科学是什么?问到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大学讲堂上教授们一摞摞厚厚的讲稿,或者书店中一排排装祯精美的图书。社会科学有什么用?可能很多人对此也是一头雾水。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科学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她为现实服务往往要经过中间环节的特点,使她总是难以走出学府、走出书斋,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与人们若即若离。其实,社会科学并不高深。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人类社会,使自己的行为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有力思想工具。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南非的社会融合问题,这个国家刚刚经历过一场冲突。从社会现状看,冲突处于什么状态?这些现状是否说明冲突解决方案已见成效?1994年不流血的选举备受赞誉,在国际上尤其如此,说它颁布了进步的宪法,使一个刚结束内战的国家步入了政治和经济的稳定。人们公认这是南非取得的伟大奇迹。然而这个国家仍然存在动荡,依然存在社会断裂,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南非的社会融合目前究竟处于什么状态?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外来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集团,一个国家,只要不是闭关自守,它的语言总要或多或少地引进一些外来词。外来词在沟通不同民族和社会集团间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记。它是研究某些历史事实的佐证,也是丰富和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外来词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 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些不够发达的语言,往往要从比较发达的语言那里借用一些外来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艺有些什么特点和生产规律?过去人们较多地是注意了它在创作上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如形象性、形象思维、典型化等等,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这些只是文艺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之问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1.导论“全球化”这个词如今激起了热烈的反响。其中一些是讨论全球化的界定,另一些则争论全球化是否已经走过了头抑或走得还远远不够。但也有一些争论是由于全球化这个词成了官方话头,成了某些新的社会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搞自由化、市场化和“改革”的口号。这个口号及其狂热鼓吹者已经引起一些南方国家的恐惧,它们担心全球化只不过是北方的资本帝国新换上的一个名字。本文无意评述这些争论,只打算提出若干不成熟的假设。我认为全球化与当前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运作密不可分,它在这方面延伸了资本帝国将其贸易和政治统治扩及世界许多地方的早…  相似文献   

10.
封林 《家庭科技》2013,(5):42-43
一段关系行将尽头,会有什么迹象?为什么职场上一些拼命三郎在本该享受成果之际,会突然转身离去?为什么一些爱提要求、对外索取的人朋友结队,而那些愿意为别人付出的人往往形单影只?在他人眼里光彩照人的某些成功人士,为什么会自毁甚至走上绝路?  相似文献   

11.
对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是和经济、社会的全球化浪潮相伴而生的。在一些人看来 ,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的本土化是一对对立范畴。如斯图亚特·霍尔就认为“本土和全球之间始终有一种对立 ,一种延续不断的对立。”① 这些人认为 ,文化全球化会使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趋于消亡 ,而文化本土化则会造成对文化全球化的阻碍。然而 ,这是对两者关系的一种误解。将两者对立起来的谬误根源于对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两者内涵的认识不清。也就是说 ,这种看法一方面认为文化的全球化必然会结出某种先进的普世文明之善果 ;另一方面 ,它将文化的本土化视为狭…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对妇女健康的影响及其理论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 ,针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社会性别制度对男女两性社会的规范 ,在理论上探讨经济全球化对妇女健康产生影响的模式。经济全球化对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的影响都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 ,它给社会中的某些群体和个人带来了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 ,它也给社会中的另一些群体和个人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 ,力图从理论上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妇女健康带来的影响 ,并为我国在加入全球经济体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如何维护妇女权益 ,提高妇女地位 ,推动男女平等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宪政问题     
宪政是植根于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理念、制度和政治实践,尽管在历史传统、社会矛盾和权力结构各异的不同西方国家,人们对宪政的理解各不相同。中国共产党人同样不能回避宪政问题,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文中指出:“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史上有没有名记者群现象?名记者群的特征是什么?名记者群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形成名记者群现象的最主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回答上述问题不仅有助于总结新闻史上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而且对迫切希望多出快出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的当今新闻界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谓名记者群,指具有下列特征的人群:第一,这群人中有一个灵魂人物。这个灵魂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闻见解能为这群人所共同认同。第二,成员在经历史检验、淘汰后拥有一些新闻名篇或在新闻经营管理方面有所建树。第三,无论这群人中某些…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促使中国传统文学也发生巨大变化。有些文学样式丰富、发展了,有些萎缩、衰落了。争得与诗并尊的词,便是后者。但是,词的创作仍绵绵不绝如绺。究竟是什么因素,使这种文体保存着吸引一部分人的生命力呢?简要言之,便是近代词从广泛的社会创作活动走向学人之词,它的书斋化和自慰性,使词创作在大势衰微之下还有一个小圈子的生存空间,顾影自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重点讨论的话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已成为新的课题。国家领导人也多次谈到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不少人认为素质教育是不同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或者,有不少人虽经常谈到素质问题,但真正涉及到素质教育问题却又知之甚少。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它与我们所说的全面发展教育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就此发表残论,以就教于同行和专家。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产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  相似文献   

17.
论土地规模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第一个飞跃,土地规模经营是第二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第二个飞跃的基础和必要准备,而第二个飞跃是第一个飞跃的必然趋势。然而,我国农村均田制的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那么,第二个飞跃难道没有必然性吗?如果有,是什么障碍使其姗姗来迟?排除障碍,实现第二个飞跃的途径是什么? 一、必然性 第一次飞跃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它与提高粮食价格共同发挥作用,使大多数农民摆脱了贫穷,进入了温饱社会,解决了洋人认为中国人解决不了的吃饭问题。此后,中国人不再为吃粮而担忧。但是,这种联产承…  相似文献   

18.
一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历来都十分重视工作方法问题.但是直到现在,有些人还把工作方法当做"雕虫小技",或者以为工作方法只是实际工作部门需要注意的,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界无须乎看重.另外一些人则简单地认定:再来谈论工作方法问题,不过是"老生常谈",没有新的意义.这样,就为我们带来了两个原则性的问题:第一、研究工作方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第二、目前提出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反全球化"运动成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的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但其核心是———经济全球化。正当经济全球化深刻改变着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一股“反全球化”的运动悄然兴起,其发展势头之猛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甚至已演变成流血冲突———2001年7月在意大利热那亚八国首脑会议期间抗议示威活动中发生人员伤亡的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那么,“反全球化”运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成因一:市场经济全球化推行效率优先,而忽视了公平。统一的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基础。现在世界上180多个国家中95%国家和人口卷入了…  相似文献   

20.
"政治情绪"在现代社会转轨期已经成为明显的事实,人们时常以很自然的方式来阐发赋有浓厚"政治情绪意味"的政见,或者是描绘式的,或者是发泄式的,或者是痛惜式的,或者是建设式的…….总之,几乎大家都有情绪,而且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控.现实的严峻问题之——政治情绪,是那么普遍地发生着,但理论家们在这方面似乎显得有些迟钝,本文也只是探求现代社会转轨期政治情绪的一个引子.一、什么是政治情绪"情绪"一词被心理学家弄得很乱.心理学领域的情绪理论就有五种:(1)精神分析理论把情绪当作一种可以从意识上加以区分的主观体验;(2)有人(如林斯利和阿诺德)把情绪看成是一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