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西瓯骆越的地理位置及壮族的形成梁敏壮族的先民源于我国古百越民族集团中的西质、骆越,这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学者的共识,但对西瓯、骆越究竟是百越民族集团中的一支或两支以及西瓯、骆越的地理位置却有些不同的意见。①我们认为西瓯和骆越是百越民族中文化和语言等互相...  相似文献   

2.
<正> 一壮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她是由周及秦汉时期的西瓯或骆越发展、衍变并融合了其他一些民族而形成的,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古代壮族人民创作的神话,不仅数量众多,内容纷  相似文献   

3.
西瓯与骆越到底是同支异名还是不同支系,这在壮族史研究中是一大疑案。如果从南朝梁人顾野王在《舆地志》中有争论的异称算起,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至今依然众说纷云。解放以来,壮族史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一讼至今未息。1980年出版的《壮族简史》认为,“壮族主要来源于土著的西瓯、骆越”,持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之说。1987年出版的《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又“觉得颜师古关于‘西瓯即骆越’的说法比较符合历史实际”。两书皆属权威著作,何者为是?此中混乱,究其原因,盖由于历来的史家只在史籍的不同议论上各取所需,各抒所见,而没有从文化语言学、民俗学、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4.
一 笔者撰写此文,力图从各个方面来论证壮族先民早在远古时代就远渡重洋,到达美洲。希望这篇文章有如砖石,引得专家学者的悉心指教。 壮族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的中部和西部,云南东部和广东西北部的一些地方,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她源于古代百越族群中西瓯越和骆越两大部族。西瓯和骆越是岭南地区的土著部族,关于这一点,不论是从考古学、地名学,遗传学方面,还是从语言学或文献等方面来分析论证,都可作出确凿的证明。  相似文献   

5.
湖南的先秦文化及民族,很多专家学者据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论证为“越文化”,属越民族。越民族是我国古代三大民族之一,分布于东南、西南广大地区,支系甚多,有“句吴”、“于越”“杨越”、“闽越”、“南越”、“东瓯”、“西瓯”和“骆越”等等。湖南先秦文化究竟属于越民族的哪一支系呢?笔者就目前的考古资料分析,认为其与百越中的“西瓯”关系较为密切,应属西瓯一系。以下试从两个方面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对于《史记·南越列传》中“瓯骆相攻,南越动摇”的记载,目前的民族史学界,特别是研究南越史及西瓯、骆越史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其“瓯骆”是指当时的西瓯、骆越。或解释为西瓯、骆越相互攻打,或解释为南越受两瓯、骆越的攻击,以致国力大损。笔者不同意这类的解释和看法。我认为司马迁的文意是指闽越(东越)对南越的进攻,导致南越政权的动摇。  相似文献   

7.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其中93.7%的人口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古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是古代“百越”民族(主要是西瓯、骆越)的后裔,壮族及其先民在岭南地区繁衍生息已有5万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壮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壮药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南民族大学项目组在刘向明教授的带领下,深入广西地区,对壮药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西瓯、骆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古文字学和考古学资料为依据,论证商周时期的中原人称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使用斧形工具的土著民族为“”,并与“”族发生联系。“’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越、百越的前身。西瓯、骆越作为百越民族的两个不同支系,也很早就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交住。这就为后来秦统一岭南和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西瓯这一名称,到西汉中期才出现于史籍中;但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里,却较具体地描述了秦平岭南时与"西呕"(西瓯)人作战的情况.梁顾野王《舆地志)也有"交趾,周时为骆越,秦时为西瓯"之说.可见在秦代,西瓯这一称呼已出现并被公认.西瓯,《淮南子·人间训)称之为越人,考古材料也证之不诬.广西从新石器至春秋战国,其印纹陶文化的主要内涵,与广东、江西、福建等地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葬出土的器物,在器形及组合上与广东西部的一些战国墓相同;其所反映出的文化面貌也与广东同时期的战国墓有较多相似之处.尤其是战国秦汉时期陶器,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桓仁县民委李永勋同志来信问:“仲家人”指的是现在的哪个民族?它的沿革情况如何了答:“仲家人”指的是我国现在的少数民族布依族。“仲家人”又称“仲家”“仲家苗”,与我国的壮、侗、傣等少数民族同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即西部越人)。魏晋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作者多年来对壮族和泰族传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广西壮族和泰国泰族虽有千山万水相隔,但在传统文化上却有诸多共同点,在语言上的共同点尤其明显。何以如此?这应与壮泰民族的共同起源有关。本文简略回顾并分析了学术界有关壮族和泰族起源问题的各种主要观点,然后综合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古人类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意壮泰民族"同源异流"的说法,并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其中不仅论证了壮族和泰族起源于古代西瓯、骆越,还以越人为起点,往前追溯了侗台语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古人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明山最先是居住在其周围的壮族先民西瓯骆越崇拜的圣山,是壮族民间传说中最高的山,是壮族的祖宗神山,大明山正是靠其区内率真纯朴的民族风情、古老神秘的文化遗产和神话传说延续了自己的文脉,其外化为雄奇幽险的自然景观.因此,大明山景区应该以壮族深厚文化底蕴和多民族文化特色为依托,反映出壮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从而向世界营销广西,有效传播壮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壮侗诸族顺承西瓯骆越而来,西瓯骆越是百越的重要一支,百越与东夷有密切的联系,这可以从壮傣、布依、黎等民族的自称得到旁证.族称、动植物名称中的古老词汇蕴涵着丰富的语言学内容,通过古籍的钩稽与比较研究,可以解释现今壮侗语族与周边相关语言的亲疏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古籍无标点,各人对古籍的理解不同,因此对西瓯、 骆越有不同的认识.瓯与骆是两个不同的共同体.西瓯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人间训》 中,存在的年代是秦始皇三十年至汉元鼎六年,前后约106年;骆越之名始于公元前48年至东汉初年,存在约100年时间.西瓯的分布地区大致在今广东茂名—广西玉林—贵港市—南宁一线以北,北面达湘南、 黔东南;骆越的分布地区大致在今广东茂名—广西玉林—贵港市—南宁以南,南面达越南中部清化一带.中外学者研究古代民族常会步入两个误区,应予避免.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瓯、骆越的历史,目前在学术界仍存在种种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意见主要围绕着族称、来源、分布范围以及先秦时期岭南的社会性质等问题。本文仅就上述诸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请识者斧正。一、关于族称及其分布范围最近有人提出骆越不属于古代百越族群的范畴,根据似有不足。“百越”名称最早的记载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扬汉之  相似文献   

16.
明代初年壮族分布的问题涉及到明、清时期一些文献中关于壮族迁徒的记载。 壮族是否岭南土著,我国学术界曾有不同意见。经过长期探讨,七十年代以后多数学者的意见渐趋一致,认为壮族是土著民族,是从岭南百越族群发展来的。但是,对于明、清时期一些文献中有关壮族迁徙的记载,迄今未见展开研究。照这些记载的说法,明朝初年广西  相似文献   

17.
盘古化生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广西大明山(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地人们时盘古的崇拜在地理上相连成片,形成了盘古信仰圈.盘古信仰圈的出现说明壮侗语族诸民族先民--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和南越民族世居地都可谓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盘古信仰圈的凝聚力出发,就地理、堪舆、图腾、敬祖、活化石、民俗等六个方面论证南朝梁任防<述异记>所记的南海"亘三百里"的"盘古氏墓"的具体位置就在北回归线经过的中国南方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壮侗语族民族中的壮族居住的古南海的中心区域广西桂中平原地区的大明山上.具有显赫景现形象和浓厚礼法含义的广西桂中大明山其人文地理特征与南朝梁任防<述异记>卷上所记录的"亘三百里"的"盘古氏墓"相吻合,古代西瓯、骆越世居地的广西大明山是盘古化生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相似文献   

18.
商周秦汉时期,居住在今江、浙、闽、粵、赣、桂、台等属于东越、南越、西瓯、骆越地区的百越民族各部落,随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运输也逐渐得到了开拓。一古代东南越地交通事业的开拓与发展,可以分为陆路与水路两个部分来论述。 (一)陆路交通的开拓与发展自新石器时代以来,这些地区的越人及其先民就与外界有了一定的交通往来。商周时期,浙江、广西等地的部份越人业已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携土特产品进贡于中原王朝。《商书》及《竹书纪年》等古籍对此都曾有过零星记载。但截至春秋战国以前,当时东南越各地交通状况总的说来还是比较闭塞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学证据、体质人类学证据和史实资料来看,岭南土著民族仫佬族来自伶人;根据骆越民族的文化特征及仫佬族与侗、水、毛南族的文化关系,认为仫佬族源于伶人.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湖南是越人活动的地区之一,后来也是壮侗语民族生活繁衍之地。无论是考古学 文化还是民族学及语言文化方面,都反映出湖南地区与岭南壮族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说明湖南地区的壮 侗语民族是当地的土著居民,是由古越人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