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世纪之交的关注1999年是国际老年人年。1999年,世纪之交,千年之交,这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因为1999年标志人类进入长寿时代和人类社会进入全面老龄化的时代(邬沧萍,1999)。人类在对人口激增的战斗中尚未取得胜利,另一场风暴却正在来临。尽管人类对老龄化的关注出现在一个世纪前,但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受到老龄化的冲击。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20世纪的一项重大成就。它已成为一种引起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变化的重大的全球性趋势。对老龄化最早的关注出现在19世纪末的法国。早在1800年,…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而欧洲是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人口老龄化影响着欧洲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经济的影响尤为深远。欧洲国家由于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使得欧洲在处理老龄化问题上独具匠心。进入新时期,我国也迈入了老龄化社会,借鉴欧洲,结合实际,探索着我国的老龄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宋岳涛  陈峥  尹岭  姜跃滨  赵磊 《当代中国人口》2008,25(6):19-24,39-42
一、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中国老龄化社会问题严重 根据卫生部统计,2000年全国老年人口为1.27亿,占总人口的10.34%,这标志着中国已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2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16.6%,2058年将达到23%,表明中国在本世纪的前半叶老龄化社会问题将逐步严重。与此相比,发达城市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如北京市2000年老年人比例为14.6%;预计到2025年将会超过30%。  相似文献   

4.
“健康老龄化”在我国何金定人口老龄化作为经济发展、人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已在不少国家出现。目前,世界上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已达66个。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届时中国将跨入老龄化社会。在距这...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未来趋势 根据我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2%。根据人口学专家预测,2l世纪我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按照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从2001年至2100年的100年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重度老龄化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湖州市作为我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之一,其老龄化发展速度和程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如何在财政实力紧缺与成功应对老龄化的问题之间寻求有效途径,将对"十二五"时期加强养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湖州市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自1987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是浙江省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市。据统计,2010年底,湖州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49.01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8.9%,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省第二位。而且老年人口以每年3.5%~4%的速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新疆作为多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其老龄化问题有其自身特征,进行区域性的老龄化结构问题研究能够了解新疆老龄化的现状和具体问题,为解决区域性的老龄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新疆地方性社会的长治久安。基于新疆第四、五和六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新疆老年人口结构存在区域性不平衡、汉族老龄化进程快于少数民族、老龄人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老龄妇女问题较为突出和老年公共文化需求等方面的问题。文章提出推进区域老年经济产业发展、对汉族老龄化进行政策干预、推进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老龄妇女养老服务事业和老年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口:一种亟待开发利用的社会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重已由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7,66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7.64%,猛增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9,738万人,占总人口的8.59%;据估计,到200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3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突破10%,届时中国将跨入老龄化社会行列。然而,与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加速老龄化的进程之间存在着惊人的不相适应,老龄人口问题将十分严重。对此,学术界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但就目前的研究热点来看,往往侧重于社会应为老年人做些什么,即对老…  相似文献   

9.
略论养老所需的社会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是社会的一项基本功能,它关系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而养老事业需要社会支持系统以提供社会资源。本文从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源的角度对养老事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口的心理调适与健康老龄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一些人口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十分重视对健康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健康老龄化还是一个新命题,对它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老年人口的心理变化与健康老龄化的关系,并从中寻找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途径。一、老年人口的心理健康是健康老龄化的区要方面一般认为,健康老龄化是指在老龄化社会,绝大多数老年人健康长寿,社会发展不因人口老化而受影响。健康老龄化要求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余寿中的带病期大大缩短,继续工作的年限延长,由衰老而造成的老年人社会功能衰…  相似文献   

11.
宋悦华  谢敬宇 《西北人口》2010,31(6):49-53,58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知识分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贡献。本文将通过分析老年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以及制约老年知识分子发挥其社会价值的因素,提出挖掘和利用好老年知识分子社会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入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也是严重困扰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已开始进入成年型,本世纪末将步入老年型,到下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老龄化严重阶段。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老年残疾人口:现状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自此,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能的缺陷和残疾风险也相应增加,残疾老人的增多也就成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李建民 《当代中国人口》2008,25(1):10-13,29,30
“未富先老”不是中国老龄化的本质特征。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为老年型人口时,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就进入了老龄社会。只有当人口老龄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时候,我们才能称其进入了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全球将不可逆转地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进入持续40年的高速老龄化时期.中国多数人的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会抑制中国经济的增长,甚至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也同样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但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报告却对美国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做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开支会有显著影响,但对劳动生产率和创新的影响很小,对资产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影响.老龄化导致的私人资产积累甚至有可能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整体来说,人口老龄化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温和的.这些观点和结论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西藏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通过对西藏自治区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发现.虽然西藏整体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个别民族已经成为典型的老年型人口.局部地区也呈现出老龄化形态。西藏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以藏族为主、世居民族老龄化程度高、老龄化程度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尽管西藏还处在老龄化的初期,但应对老龄化问题必须具有战略性和超前性.鉴于此.本文对西藏未来40年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提出探索应对西藏人口老龄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推迟退休年龄对我国未来人口抚养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养老日益从家庭责任转变为社会的义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我国目前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将进入老龄化阶段,由于我们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迎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将使我国未来老...  相似文献   

18.
韩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度完  郑真真 《人口学刊》2007,299(5):44-49
韩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高生育率和死亡率降低、60年代以后的生育率下降直到目前的超低生育率,韩国人口在世纪之交快速进入老龄化阶段。预计初婚年龄的升高、持续的低生育率和育龄妇女数量的减少将会使韩国人口进一步老化。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已经为韩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成为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韩国的老龄化过程、现状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对中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少子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随之也亟须探究人口结构变化特征、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后果,以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少子老龄化压力,助力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之相对于“未富先老”的发展中省份更显得必要和迫切。于此,基于“七普”数据并结合历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在“未富先老”境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贵州省少子老龄化特征进行系统描述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贵州省未来10年幼龄人口与老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通过少子老龄化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贵州省少子老龄化现状呈现出了幼龄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幼人口性别、城乡和地区分布差异明显,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劳动人口持续减少,人口流出进一步加重老龄化等显著特点;在未来1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6%,老龄化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尽管其间少子化程度将得到一定缓解。而人口少子老龄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地在劳动力供给、资源配置、消费结构、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随着贵州省人口少子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应该不断优化生育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开发低龄老年...  相似文献   

20.
吕燕 《西北人口》2011,32(1):53-58,63
现阶段是我国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初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时期。要解决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首要和最关键的是从战略上进行选择。面对老龄化社会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通过实证和理论研究发现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是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养老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选择。为老年特困群体提供的养老服务应该视为纯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提供;对其它群体而言,养老服务应该是一种私人产品,但这种私人产品具有明显的消费正外部性。通过经济模型分析政府、市场和家庭(个人)在社会养老中的责任,所有获得收益的人都应该为他们在最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上获得的收益价值支付等量的成本。在社会养老服务业中政府应该正确定位,尽量减少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