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奥古斯丁来说,无法理解上帝形而上的精神本性问题是阻碍他皈依基督教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而奥古斯丁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依托于对灵魂的认识来进行的。在其早期关于“灵魂”的哲学对话录中,奥古斯丁就指认出一条通过认识灵魂来认识上帝的路径。在《论灵魂的宏量》中,奥古斯丁深化了他对灵魂的认识:一方面,奥古斯丁深受柏拉图主义影响,采用哲学论辩的方式,借助于理性论证而非依靠权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灵魂乃是无广延的精神性实体,反驳了唯物主义的灵魂观;另一方面,奥古斯丁在这篇对话录中第一次建构了其灵魂学说的本体论,同时也对其自身皈依基督教之前的思想历程进行反思与审视。可以看到,对“灵魂”的思考既帮助奥古斯丁解决上帝的本性问题,也成为其皈依之旅中重要的思想转折点。由此在柏拉图主义哲学思想训练和基督教信仰的双重影响下,奥古斯丁完成了最终的皈依。  相似文献   

2.
围绕着奴隶制的起源、奴隶的社会地位、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等问题,著名的古代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作了较多的论述,他的奴隶制观在西方古代思想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立足于对其拉丁文本的分析,分个人态度、社会秩序观与基督教伦理三方面,系统地探讨了奥古斯丁对奴隶和奴隶制的认识,指出其奴隶制观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督教的人道主义精神,又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原罪教义是基督教教义体系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整个基督教信仰赖以形成的理论根基.从西方基督教思想传统来看,奥古斯丁有关堕落和原罪的学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且影响深远.然而,正是施莱尔马赫对传统“奥古斯丁模式”原罪理论的持续反思,重新修正了这一有关原罪问题的经典理论.在当代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看来,施莱尔马赫是神正论“爱任纽模式”的最主要代表,这一模式有效替代了充满诸多问题的“奥古斯丁模式”.本文试图结合施莱尔马赫有关原罪问题的具体阐述和主张来论证这一看法的合理性,指出其基本特征和理论实质,并进一步揭示出这一模式转换的理论意义,尤其是在深入理解和阐释施莱尔马赫基督教思想方面所带来的一系列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建设朝向社会化和多元化发展,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福利事业是福利改革的趋势。基督教福利组织作为一种外来宗教组织,它的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充满人性化和爱的真谛,将对我国社会福利建设产生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父哲学美学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中,既有对古代美学的继承,也有自己的独创;既受制于基督教原则,又有独立于宗教之外的美学思考。本文通过对奥古斯丁美学思想的分析,旨在说明加强中世纪美学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董仲舒被指斥为“神人大巫”,而奥古斯丁则是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们的思想都与神学分不开。但如果将董仲舒思想中的“天”和奥古斯丁的上帝观念、董仲舒的天人关系和奥古斯丁的神人关系作一个对比,不难发现董仲舒本人与所有的儒家知识分子一样,缺乏构建一个完全属神的世界的主动和热情,董氏之学始终开不出西方宗教式的理路。  相似文献   

7.
奥古斯丁是西方伟大的基督教思想家,而西方法治观念发展亦具深厚的基督教背景.对此,国内有关研究缺乏深入一贯的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具体案例,从奥古斯丁如何思考与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出发,揭示由此发展出的其基督教思想体系与相应法观念的联系,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同时,指出奥氏思想的深远影响及其对建设法治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对于奥古斯丁在《论基督教教义》第4卷中是否形成了自己的修辞学,学者之间颇多异议.细读该书,可以发现奥古斯丁受到古典修辞学的影响.他承继了苏格拉底以来灵魂治疗的修辞传统,该书的论述符合灵魂治疗的要素要求,然而他是用基督宗教信仰来“圣化”古典修辞学,从而阐明了一种新的基督宗教修辞学.由此,可以肯定奥古斯丁形成了自己的修辞学,它既继承了古典修辞学传统,又开启了基督宗教修辞学传统.  相似文献   

9.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神学思想史上的理论大师,他的思想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基本格调和范式。本文从认识论范式、伦理学范式、历史神学范式三个方面对奥古斯丁的思想进行概括,清理出其思想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且指明了其思想内容对后世基督教思想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医患关系的定义及其特征为分析的逻辑起点.以医患关系中的医德为脉络.对现代医患观进行解读.深入剖析宗教文化中佛教思想、道教思想和基督教思想所蕴涵的合理医患观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进而就正确发挥宗教文化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用的途径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构成福利领域行为动机考量的伦理基础。重视利他主义的福利制度设计多强调减少不平等,利己主义则倾向于个人的能力和追求自身福利的最大化。从社会福利的宗教伦理、经济学以及社会政策三个思想来源来看,其中的利己主义思想由于与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协同性而占据社会的主导意识。然而社会福利内在的利他主义和公平正义又成为社会经济体存续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福利思想中的利他和利己主义的争论持续存在,主要集中表现于:福利是否需要奖惩机制,福利是否需要附加条件,福利采取普惠型和还是补缺型,福利在个体和群体之间分配的前提是基于原子式的还是伙伴关系。这些争议同样反映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福利实践中。对于福利制度急切要做的就是重新设计其目标,从制度层面来强化集体主义精神和利他行为的激励,以更好地维持整个社会系统的存续。  相似文献   

12.
奥古斯丁是伟大的理想家,是早期基督教会中最热心的基督徒.奥古斯丁集乌托邦主义、理想主义、传统主义、热情的天主教徒为一身,他没有选择用积极的社会批判来重构历史远景,而是献身于教会,他用他的天才和品质向世界表明教会对人类的永久价值.奥古斯丁是对欧洲产生了最大最久最为深刻影响的人.  相似文献   

13.
近代自然法观念为生态福利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价值取向引导.生态福利,指为满足居民生存与发展需要,由政府以公共服务形式向居民提供的以生态利益为内容的社会福利.衡平生态利益为生态福利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需求,生态福利共享为其终极价值需求.生态福利法律制度与近代自然法观念在价值始点、价值中介和价值目标维度相契合.按照近代自然法“理性观”“自然权利观”“社会契约论”的导引,构建生态福利法律制度应依循理性,以权利共享为基础,以生态福利公平分享为依归,并由政府主导生态福利分配.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秉承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路线,建构起了一个融汇哲学与神学的基督教哲学体系。在这一哲学体系中,阿奎那通过由果溯因的后天演绎论证、否定方法和类比推论等理性方法,为人们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提供了认识宗教问题的方式。这些方法及其认识论意义,虽然使得阿奎那在基督教哲学史上因其具有不同于奥古斯丁的理论旨趣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它们本身所内含的理论缺陷及其与神学思想千丝万缕的联系,既引起了不同学者的批判,也为人们留下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圣·奥古斯丁并不属于欧洲中世纪的思想家、宗教家和哲学家,只不过是古代基督教神学的拉丁教父而已。但由于他生活在罗马帝国及其古代文化已近解体,基督教逐渐开始占据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转折时期,加之他的思想对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学说影响极为巨大。因此,他的创作带有鲜明地文化转型特征。《忏悔录》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上都与古代文化明显不同,而对后代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文学具有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16.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埃及文化对周边地区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犹太文化,无疑应该继承了埃及文明的许多特征.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所以埃及文化的痕迹依然留存.埃及和早期基督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督教受埃及文化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文学、神学思想和艺术等方面.基督教文学中的一些词汇、语言、题材和体裁明显受到埃及文化的影响;埃及传统的宗教思想与基督教神学之间有很多相通契合之处;古埃及艺术、特别是宗教题材的艺术,为后来的基督教留下了一些素材.  相似文献   

17.
社会福利意识是影响社会福利体系效能的直接因素,在塑造一个国家社会福利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次调查显示,来京务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福利意识接近中间偏自由主义路线,或者说,更接近于福利混合主义.他们一方面期待政府承担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福利、保障其生活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认为工作单位、个人及家庭应承担比较大的福利责任.另外,研究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同质性较强的群体,不同年龄、收入、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福利观没有出现比较显著的分化.  相似文献   

18.
智慧是一切哲学与宗教传统的中心,本文是对早期儒家和犹太-基督教传统中的智慧观比较研究的一种思考,通过分析两种传统中智慧观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来把握智慧的本质和价值,力图从比较的框架来审视智慧的哲学含义、伦理蕴涵和宗教层面,进而理解早期儒家和犹太—基督教传统中智慧观在文化、政治和哲学上的分歧之处。  相似文献   

19.
恩典论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理论之一,也是基督教区别于其他几大宗教的标志之一。在历史发展中,关于上帝恩典的问题一直在拳督教神学思想史中占有重要位置。而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思想做出的贡献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本文将简略阐述路德神学思想中的恩典观。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以经济福利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幸福为目标.在社会未发展到和谐社会之前,经济过度增长,而不注重社会福利需要,导致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尤其是环境破坏严重,那么,和谐社会就有可能失去其建立的人文和自然基础而难以实现.因此需要政府不断调整经济增长,以使社会走一条通向和谐社会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