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梦阳生平若干史实的考索辨误王公望明代中期,由甘肃文学家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学复古运动,扫荡了文坛上萎靡不振的文风,也起了矫正风气的作用。然而,从《明史》、《明书》及明清以来迄今有关著作对李梦阳生平的记载来看,有不少讹误之处,需要探索辨误。一、生卒年李梦...  相似文献   

2.
扫历史尘埃还本来面目——丁鼎《牛僧孺年谱》评介樊文礼牛僧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但是人们对他的了解,大都仅局限于“牛李党争”这一事件上,并且其中尚有不少误解之处。丁鼎先生的近作《牛僧孺年谱》(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年出版),是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关于...  相似文献   

3.
刘儒 《唐都学刊》2013,29(1):28-33
《全唐文补遗》第八辑收录了邓敞为其女撰写的《唐前宣州参军白君(幼敏)妻南阳邓氏墓志铭并序》一方墓志,此方墓志证明了邓敞确为《玉泉子》所记牛僧孺之女婿,非杜牧墓志所谓之“邓叔”。同时结合唐代墓志、史籍、笔记小说等文献材料,通过此方墓志考证邓敞之郡望、籍贯及职官,纠正了《玉泉子》记载邓敞与牛僧孺女婚配时间之舛误,发现《玉泉子》所记邓敞事迹存在驳杂拼凑痕迹。  相似文献   

4.
完颜宗弼即兀术,是宋金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由于《金史》的疏略、文字资料的缺乏,以及史料记载中的谬误,遂使这一重要人物的生平事历至今尚存在多处歧异;对其评价不尽相同,则在其次。这表明了我们在宋金史研究中的某些不足之处,亟须改变。本文所考求探索的,即其中几个主要问题,愿以此就正于宋金史学界。一、兀术是否为“四太子”的问题在宋人史籍中,在后世演说宋金史事的小说戏文中,兀术一直被称为“四太子”,这似乎早成定论,没有人  相似文献   

5.
王超 《社科纵横》2013,(10):126-128
在诸多文献记载中,明朝嘉靖进士菅怀理,往往因为"菅"、"管"字形相近,易于混淆,在传抄转刻中被讹为"管怀理",更有许多文献误非为是。本文依据地方志、历史文献以及现存的碑刻记载,认为明代的"管怀理"当是"菅怀理",并梳理了他一生的行迹。  相似文献   

6.
鲁渊 《社科纵横》2009,(9):97-99
考辨回文诗的"起源说"可以看出:以为"道原"指刘宋诗人贺道庆,实属臆测。认为"道原"指老子论道的名著——《道德经》,尚有牵强之处。苏伯玉妻《盘中诗》,在历史上曾误作回文诗的"肇端"。晋代傅咸的"悠悠远迈独茕茕"和温峤的"宁神静泊,损有崇无",是有文献记载最早的回文诗句。最完美的回文诗巨作是前秦苻坚时期苏蕙的《璇玑图》。回文诗真正起源于汉代的"回文镜铭"。  相似文献   

7.
新见《唐元礼臣墓志》对于补正唐前期有关边疆史事颇有价值。志文所记贞观六年志主奉诏出使西域,策命西域突厥可汗与贞观十四年窦州道行军总管,以及永徽六年出使册命真珠可汗等事迹,均可与史书互印互证,但多有出入。志主先后出任燕然都护府的相关事迹,为燕然都护府的始置时间及唐朝初年燕然都护府管辖的羁縻府州数提供了重要信息。志文对于补正瀚海道行军等史事及《元和姓纂》等关于北朝至唐元氏世系的相关记载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印书是研究太平天国史最重要的本证。王庆成同志从伦敦英国图书馆摄回的《天兄圣旨》两卷,无疑是太平天国的文献珍品。在此之前,见于文献记载的,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传言仅有六次①。而新发现的《天兄圣旨》却记录下戊申年(1848年)九月至壬子二年(1852年)三月十五日这段期间的“天兄一百二十余次下凡事”②。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就《天兄圣旨》中明确提到金田起义前的“团方”“团圆”及其有关史事进行一番考索。“团方”一词,其它太平天国印书中从未出现过,唯见于《天兄圣旨》记载。庚戌年八月初五日(1850年9月10日),萧朝贵在洪山假托“天兄劳心下凡”传言说:“这团方有人不守天条,该杖几百。”初六  相似文献   

9.
王振红 《社科纵横》2010,25(8):114-117
"史"字出现不久,就有史官、史事与史书之三重内涵。"史掌官书以赞治"的传统,不仅培养了史官积极参政的职责意识与审慎的记事态度,而且还有助于形成绵密的记事制度。"史"具有史事的义涵则与上古时期人类祭祀、狩猎等重大事件紧密相关,这对中国史学形成重人事的优良传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随着记事的成熟和文献史料的积累,先秦时期的史书既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记事体例、编纂方法以及自觉的文献批判思想。"史"的三重内涵,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楚辞·天问》:“中央共牧,后何怒?蜂蛾微命,力何固?” 由于书阙有间,文献不足,此节歧解尤多。 诸士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以“歧首之蛇争共食牧草之实”或“■一身两口争食”等妄言释此,其谬不足辨,后人从之者甚寡。柳宗元《天对》因王逸之误释而作,说什么“■啮已毒,  相似文献   

11.
罗燕萍  石红 《唐都学刊》2005,21(4):130-136
牛李党争反映出极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们对它的看法和评价不一。对于牛李党争所涉及的诸多问题的不同意见自然就影响到对李德裕的认识和评价。李德裕在涉及科举用人,裁抑藩镇,制定边境政策等国家大义的问题上均有可佳的作为,而牛党则基本上属庸碌无为、偷安保守之辈。因此,李党的最后倒台就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悲剧性。  相似文献   

12.
在有关“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学术争论中,儒家思想的批评者们缺少对古典文献的整体把握,而拥护者们利用近现代的政治观念解读传统文献也有本土化语境上的障碍。对于“隐”字,传统训诂释义有未尽之处,本文从“隐”与“直”的语义关系入手,重新阐释了“亲亲相隐”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学问》2010,(3)
采石之战因被誉为宋金战争重要战役之一而历来评介甚高,但宋金交战双方甚至宋人相关史料有关此战役的规模以及经过等具体记载也各有异同,存有不少争议之处。故本文就有关此战役的诸方史料,以及作战经过、双方参战兵员、战船之数和虞允文在此战役中的作用等问题详加考辨,以祛疑存真。  相似文献   

14.
孔凡一 《唐都学刊》2023,(4):108-112
西安地区文物古迹众多,历代陕西、西安主政官员的活动很多都与文物古迹相关。毕沅作为清代中期主政陕西的著名学者型官员,在西安的时间较久,并且在施政中、学术上尤为关注西安地区的文物古迹,他详细考证了传世方志文献中关于西安文物古迹的记载,对错误简略之处进行了补充,在施政过程中主持编撰了地方志、金石志等文献记叙西安地区的文物古迹,在方志文献中首先创立了文物古迹相关分卷,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维护西安的文物古迹,长期以来搜集了众多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在陕期间撰写了大量的诗词歌咏西安的文物古迹,为后人了解清代中期西安文物古迹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客观上对西安的文物古迹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禹的传说最早记载于若干先秦的儒家典籍。记载内容互有出入,但基本相同。从晋代起,对禹会天下诸侯的地点即涂山发生争论,对禹归葬的地点也意见不同。最值得注意的是东汉初王充在《论衡》中的意见,他根本否定禹到会稽的传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于二十年代在《古史辨》一书中提出了与古代汉儒文献完全不同的见解。他认为禹是南方神话中的人物,这个神话的中心在会稽。最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地质学、第四纪学等科学的发展,考古发掘的成就和检测手段的进步,顾颉刚的说法获得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穆渭生 《唐都学刊》2006,22(6):34-38
《高力士外传》乃作者得高力士口述亲历旧事而撰成,其中载述玄宗朝史事,始自开元后期,迄于高力士贬死黔中,内容多有关涉朝政大事者,且详述细节言辞。经过与现存的唐代史籍逐一比对印证,完全证明了其中记载的真实与可信,它是研治唐史(玄宗朝)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诗歌在近百年的发展进程中累积了种种问题,其中诗歌观念方面存在的认识论误区主要表现为语言形式本体论的偏执.引入话语理论和话语分析方法对话语、诗歌话语、诗性语言等概念进行辨误式的厘清,有助于我们认识语言形式本体论的偏执所在.  相似文献   

18.
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是迄今为止收录清人詩文集最为详尽的工具书。然而柯愈春先生在编辑此书时,对一些著作未能一一经眼,故存有一些待考及考证失误之处。本文意在对《提要》中的一些误考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9.
对于"蒜"、"(韭番)"最初究竟指何物,古今注家存在着歧解.本文在梳理古注的基础上,利用审视字形、词族系联、辨明别称等诸法辨释了此二词:"蒜"原当为有瓣小蒜之称,后来才作蒜的通称,包括大蒜和小蒜;"(韭番)"原指根茎小而瓣少的本土原产蒜,是小蒜的一种.与此同时,也对一些古今误注及词典的误释进行了纠补.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的历史文献中,地方志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地方志是专门记载北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内容的著述,而且大多数是由政府主持纂修的。在北京历代地方志中都有关于寺庙的记载,这些记载有不尽相同之处,本文通过选择几部重要志书为例,梳理出这些寺庙资料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