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转型期中国地方利益分化与地方利益冲突的形成与演变特点,从微观角度构建地方利益均衡模型,分析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地方利益均衡与协调问题。作为各种微观利益主体、利益群体的各种利益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综合表现的地方利益,其实现需要一定的均衡条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利益均衡与协调机制是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关系均衡的基础上的,要实现医患纠纷型群体性事件的成功消解就必须有一套合法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来协调医患双方的利益。通过对南平医患纠纷事件的相关调研分析,从利益导向、利益诉求、利益分配与补偿、利益调节、利益约束等五方面构建医患纠纷型群体性事件消解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其中最大的变化当属利益关系的变化,即原有的单一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多元化利益格局已经形成,而由利益分化引起的利益矛盾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人民内部矛盾中的主导性矛盾。为此,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变化,对社会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和整合。而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尽快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孙肖远 《天府新论》2007,(2):100-104
社会和谐要求在社会上形成大致均衡的利益格局,不仅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大致均衡,也包括文化利益的大致均衡,因而我们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要注重文化利益的协调。由于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体对文化都存在需求,因而文化利益协调应是全方位的,其主要包括国家文化利益协调、地区文化利益协调、民族文化利益协调和社会文化利益协调。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法律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控制是当今任何社会都需要的 ,尤其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更需要法律控制。如何建立和完善与转型社会相适应的有效法律控制机制 ,这是摆在当代中国社会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认为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律控制 ,要以调整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利益关系为基础 ,着眼于问题的解决。为此 ,必须努力做到 :利益明晰化、利益市场化、利益制度化 ,并使之成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法律控制的三个重要环节 ,以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实现以利益协调为基础的法律控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社会阶层的多样化以及中国共产党吸收党员新标准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所依存的社会阶层也逐渐多元化,党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出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均衡到冲突、由隐性到显性的变化。如果党员之间利益差别悬殊,就会减弱党员的思想认同,打破党员的心理平衡以及滋生党员既得利益倾向,给党的建设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通过教育党员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原则以及构建利益健康运行机制等方式协调党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利益结构与公平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钦 《学术论坛》2007,(10):44-48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化,最突出的表现为利益结构的变化.在利益结构变化过程中,根据公平正义原则,协调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社会利益结构大体均衡,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劲松 《中州学刊》2005,4(5):102-105
社会历史的变迁与利益结构的变迁是相伴随的.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相比,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我国社会的利益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其功能在正负两个不同方向上都有所表现,协调利益关系需要有新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辽宁”的关键是要构建较为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这一机制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均衡机制和利益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利益的急剧分化严重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必须确立利益协调原则、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对社会关系加以协调,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