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卷首语     
正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收录4篇文章,分别来自探索夏王朝都邑的一线考古学者和文学人类学学者。文章主要从四重证据法所倡导的第四重证据入手,聚焦新问世的以出土玉器为主的夏代文明展,从玉礼器玉兵器及其与青铜器的关联,加上甲骨文汉字"國"的造字表象作为二重证据,综合审视相当于夏代纪年范围(即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华夏国家形成与文明起源情况。具体包括叶舒宪《从汉字"國"的原型看华夏国家起源——兼评"夏代中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探讨文明起源和国家起源的关系入手,简要分析了文明起源与形成同国家起源与形成这几个概念的异同,着力于介绍我国学者对于国际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借鉴与看法,探讨了国家起源的动力因素、国家起源的基本途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关于中国国家起源与形成的研究情况,分析了中国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研究趋势、存在问题及对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民族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交叉领域。现阶段国内外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是冲突还是一致、价值地位的高低以及其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等焦点问题上。而中国学者则针对中国具体语境下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展开了本土化的探索与思考,并形成了合理的理论表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中关于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的摘录集中表述了他晚年的国家理论。马克思摘录了梅恩对近代国家理论尤其是法律实证主义主权理论的分析,同时对梅恩的历史法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从实证角度来看,国家的起源和生成过程大致是"氏族→共同体→家庭→国家";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国家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国家起源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性质,对认识国家、政府、权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政治学的起点。随着政治思想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对于国家起源的见解,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观,在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中两者相互影响,本文力图从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脉络中探寻关于国家起源的各种理论和学说,探究学者们在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以及权利政治观下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系根据摩尔根《古代社会》和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手稿写成 ,是一本研究个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专著。为了更好地研读和理解这本著作 ,把握它的基本思想和科学方法 ,充分发挥它在新世纪对国家学说、民族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研究的指导作用 ,有必要从学术上对其三个主题进行阐述和解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代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 ,摩尔根在19世纪末期提出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和国家等理论无不呈现出极大的历史局限性。它们体现在 :1、氏族并非产生于“血缘家庭” ;2、部落并非是个严格的血缘组织 ;3、部落联盟并没有普遍意义 ;4、希腊并非早期国家的典型。澄清摩尔根理论的错误影响 ,使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是我们急需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人及日语的起源 关于日本人的起源问题,有关学者专家从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诸说不一,有“阿伊努说”、“原日本人说”、“石器时代人说”等。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欧美学者关于纳粹主义起源、发展的研究从未中断。在德国纳粹化的诸多因素中,德国民众普遍接受纳粹主义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以汉娜·阿伦特为代表的学者注重从社会心理层次,尤其是从非理性因素角度来解释该问题。从非理性因素解释德国纳粹化亦为战责国家的战争反思提供了理论依据:一个因非理性因素发动战争给自身和其他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民族;当其面临历史审判之时,绝不能摒弃理性,任由非理性继续主宰人们的意识,选择"遗忘"来逃避事实,通过篡改粉饰自身,这必将引发新的灾难。  相似文献   

10.
1972年,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在纽约世界出版社出版,美国女民族学家利科克为此撰写了《导引》,从9个方面展开论述,并详细地介绍了《起源》的基本思想,结合新旧材料讨论了一些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这9方面是:《起源》和《古代社会》的关系,"诸阶段"的概念,进化论的政治含义,原始共产制的性质,原始社会的亲属关系与婚姻,专偶制的产生和妇女的屈服,恩格斯对妇女屈服的论断带来的政治分歧,国家的兴起,民族学的理论方法问题。《起源》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科学价值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中伤,通行的做法是把《起源》归为《古代社会》,把摩尔根设定为代表单线进化论的稻草人,借攻击摩尔根来影射恩格斯。作者对这种跪着造反或"扎稻草人"的态度进行了坚决的驳斥,并以新材料补充与说明两本书,对《起源》的局限作了宽容的解释,强调不能把作为民族学方法论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具体的经验材料混为一谈,为此专门分析和评判了马文·哈里斯标新立异的手法。利科克介绍了恩格斯开创的女性学,归纳了这一方法的要旨,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前景,为《导引》增添了一个闪光点。国内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美国版导引》早有传闻,但至今很少人接触到原文,而国外已掀起几番讨论的热潮,尤其引起从事民族史、人类学和田野考古的女学者的热议,最近10年仍未平息,许多著述加以引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融入人类学,涌现出一批关注国家形成过程中性别角色转型的人物。摩尔根的著作在中国影响深远,老一辈学者大多专注于《起源》与《古代社会》的思想联系,中青年学者关注100多年来的新资料给《起源》带来的挑战与注入的活力。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女学者加入性别研究。为了延续国内外的研究传统,译者不揣冒昧将这篇英文导引译出来以飨国内读者,并根据《导引》作者的良苦用心,重拟了标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所产生的地域相同,时代也前后相延,但二者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所服务的阶级对象的不同,在国家观上表现为对国家起源的理论依据,对国家本质的定位,对国家前途的看法等等有关国家观理论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二者的比较研究对于深刻认识国家观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代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 ,诺齐克被视为洛克思想的继承者。通过对二者的自然状态理论的比较分析 ,试图描述出自由主义的国家起源的逻辑结构 ,并对两种不同的方法做出概括。在此基础上 ,指出表面上相同的自然状态理论中所暗含的实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语法学中的"动词中心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汉语语法学中“动词中心说”之来源和现状的多方面考察,将出现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动词中心”学说区分为朴素的动词中心观和源于西方语法的“动词中心说”。前者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出现在吕叔湘等人的语法论著中的有关“动词中心”的观点,后者指八九十年代以后随配价语法等西方语法理论引入国内的“动词中心说”。并分析了二者的主要差异:1、侧重点不同;2、概括对象的范围不同。此外,该文还论及上述两种“动词中心”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期,国内的西方文论研究开始出现反思趋势,西方文论本身也成为反思对象之一。反思过程中出现了对西方文论的一些误读,原因之一在于部分研究者可能忽略了自身研究奠基于译文之上的事实,将译文直接等同于原文,因而也可以说是翻译视野的缺失。在西方文论研究中引入翻译视野,即意味着基于译本进行的文论研究须与译本拉开一定的距离。翻译视野又包括转换意识、语境意识、差异意识三重内涵。转换意识即意识到译文是语言转换的结果,同时意识到由转换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性;语境意识是指意识到西方文论扎根的特定时空的文化形态及理论家的认知形态;差异意识是指对原作与译作所处时空差异的意识。翻译视野促使我们主动去了解西方文论在原语语境中的起源及发展,辩证地探讨其在译语语境中的适用性,有助于我们在西方文论译介热持续上升的今天,真正深入地理解与反思西方文论的内涵,更好地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推动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发展,建构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由西方思想家提出并发展的关于正义起源问题的研究具有“自证效应”,其论证方式充满主观想象,缺乏客观性。因此,有必要跳出人文社会科学“循环论证”的怪圈,适时引入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应激理论来解释正义的起源问题。文章认为,由加拿大病理学家汉斯·塞利提出的应激理论为正义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正义的产生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应激反应的过程。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是应激源,抗争与妥协是应激反应在行为上的表现,而正义的产生可以看作是应激反应的结果。这也正是正义起源的条件、路径和标志。作为一种尝试,应急理论视角下的正义起源研究可以看作正义理论在当代的一种新发展,是否还有更科学和更合适的理论可以应用在研究正义的起源问题上,仍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6.
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契约观念在古希腊智者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但第一个系统地运用契约理论解释民主政府起源的是洛克,在欧洲大陆,卢梭也用契约理论解释了道德社会与民主政府的起源。本文旨在比较洛克、卢梭二人的政府起源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古典契约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追问存在既是海德格尔思之起点,又是海德格尔思之主题.海德格尔后期科技、语言、艺术之思皆是围绕其存在之思所展开的.在海德格尔存在之思中,艺术作品的本源就是使艺术作品是其所是以及如何是的那种东西,即艺术本身.探讨艺术本身是什么?须摈弃传统艺术理论遗忘了存在,专注于具体存在者,把具体物性因素当作艺术的本源的思路.同时也须摈弃从认识论出发,把艺术作品当作一种对象性存在,认为艺术的本质或在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或在艺术家的主观表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程序价值理论经过了由程序工具主义向本位主义的过渡,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程序的内在价值,但尚未对其中的个别价值进行过详细论述和系统研究。和平价值作为一个基本价值,以社会学、法理学、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包括了程序规范的和平和程序运作的和平。  相似文献   

19.
合作国家背景下我国行政法基本理念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基本理念的产生与发展,与其背后的国家理论密切相关。不同的国家理论孕育不同的行政法基本理念。国家理论发生变迁,行政法基本理念也应随之变化。建立在传统国家理论基础之上的我国行政法基本理念的诸多学说,存在着缺陷和不足。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家理论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合作国家理论诞生。合作国家理论背景下,行政法基本理念也随之变化,“合作论”孕育产生。  相似文献   

20.
依冯友兰先生的四境界说,杨朱"重生"、墨家"兼爱"都是功利境界。但透过儒家对二者的批评,二者在实现"为我"目的上路径各异。杨朱"重生"是极端的自利,逻辑幼稚且没有现实性。墨家与儒家有内在逻辑和境界之别,但作为一种社会理论时,都面临相同的治理缺陷,即制度缺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