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国的新王——襄王即位了,第一次召见孟子。孟子去了。可是两人见面谈话的情形和内容,没有作客观的直接记述,只说孟子见了襄王以后,出来了。然后由当事人之一的孟子对别人说:这位新王,一眼看上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像个皇帝。“望之不似人君”这句话,成了名言,成了大家的口头语。几千年来,直到今天,大家常会借用这句话去批评别人,每个人都可以体会一下,当借用这一句话去批评别人时,自己的心理、情绪上是什么状况。那一种心理状态也是颇为复杂、微妙而难以形容的。孟子又补充一句说:等到接近他时,再仔细地看看,他一点谦虚之德都没有,一点…  相似文献   

2.
《孟子见梁襄王》这篇一百五十多字的短文,以孟子自述的形式,不仅表现了孟子的政治见解和说理艺术,更深刻的展示了孟子与梁襄王这两个形神兼备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领导文萃》2006,(2):145-145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我送你四句话,你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1.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样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2.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3.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古老的寓言:一个少年去拜访一位智者,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回答说: “其实做到四句话即可:把自已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把自己当作自己。”你快乐吗?到底何为快乐?  相似文献   

5.
正1.请管住自己的嘴。有一句话说得好:培养一个人要一千句话,而毁一个人只需要一句话。2.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话真的很耐用。3.不要听别人当面对你说的话,背后说的话才是真的。4.别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即使他是无名小辈。告诉你,倒下的都是前辈。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9则     
某公安局长到劳改农场作报告,他整了整衣冠,从容地走上台去。不料,在上台时被绊了一跤,台下数百双眼睛盯着他。他马上爬起来,对大家说:“这就是今天我要说的第一句话。一个人一生中难免会摔  相似文献   

7.
<正>曾有一位青年去向一位智者请教人生的真谛,最终得到四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这四句话,如参佛家偈语,职业不同、心态不同,解读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如果把这四句话与新时期的信访工作联系起来,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找到更多的积极意义。只有  相似文献   

8.
没有替罪狼     
正有一个心理学规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很重要,那就是不管压力的来源是哪里,最后都会被转移到群体中最弱小的人身上。因为人的心理一旦遇到压力、烦恼和痛苦,都会不自觉地、潜意识地去想办法把痛苦转移出去。于是,那个最弱的人,就成了别人的替罪羊——只有羊可以用来替罪,因为大家都知道羊是好欺负的;没人会找狼去替罪,因为那就等于找死。  相似文献   

9.
占便宜     
正一个人可能从来都没占过别人的便宜,但是,不太可能没被别人占过便宜。便宜占久了,会形成依赖,就像一个酒鬼,不喝两口就会觉得浑身难受。有人说,我不占点便宜,就与吃亏无异,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说辞。一些热衷于占便宜的人,在占便宜不成被戳穿后,常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这句话本来是指人如果不先自己修身,那么就会为  相似文献   

10.
姜钦峰 《领导文萃》2013,(15):117-118
春秋战国时,魏安釐王问孔斌:"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如果退而求其次的话,鲁仲连勉强能算一个。"安釐王不赞同,说:"鲁仲连老是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无非为了做给别人看,此人表里不一,不是真正的君子。"这时,孔斌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作之不止,乃成君子。"管他真心还是假意,就算是演假戏给别人看,只要坚持不懈地演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弄假成真,成为真正的君子。有一个流浪汉,冬天没衣穿没饭吃,饥寒交迫。当他从一个  相似文献   

11.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君子教人和教射箭一样,总是拉满了弓,不射出去,但箭在弦上有一触即发之势。这种跃跃欲试的样子,是便于让别人观察和体会。其目的是教人们掌握射箭的方法,而不是代替别人去射箭。我们不去讨论到底如何教人射箭,单就其采用的这种教授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在领导工作中借鉴的,就  相似文献   

12.
正善于从别人的言谈举止中去识透对方,可以避免很多麻烦。1.说话暧昧的人—想迎合他人。这种人处世圆滑,从不肯吃半点亏,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如何利用别人。他说一句话,既可以解释成这个意思,也可以解释成另外一种意思,含糊其词。2.见风使舵的人—容易变化。这种人真是没个准,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朝令夕改、食言而肥。他们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人,可能从来都没占过别人的便宜,但是,不太可能没被别人占过便宜。便宜占久了,会形成依赖,觉得若不占点便宜,就与吃亏无异,还时常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挂在嘴边,这类人殊不知此举大大曲解了此话的本意。这句话有且仅有一种解释,是指人如果不先自己修身,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本是一句教人无私向善的警语,却成了一小撮人的遮羞布,无耻与无知并存,着实令人无语。  相似文献   

14.
恨谁像谁     
正几年前,参加一个心理学课程,主持人说:你会成为你最憎恨的那个人。"这句话如雷贯耳。我们非常憎恨某人,不知不觉间,却变成像对方那样的人,这不是最大的笑话吗?某人憎恨他的上司,离职后,仍然在别人面前咒骂上司,然而,每个人都觉得他们两个人其实非常像。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4,(13):94-94
正雾霾天一群人在聊天。甲说:"雾霾太严重了,我去遛一圈狗,回来一看,竟然把别人家狗牵回来了。"乙说:"是啊,今天我去接孩子放学,结果把别人儿子领回来了……"丙大叫不好,便冲了出去。大家不解。丁说:"他太太今天出去买衣服,到现在还没回来……"神答复问:"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答:"五一只放三天假……"问:"请说出三条支撑你活下去的理由。"答:"我和三六条,六条被人杠了……"  相似文献   

16.
问题110:湖南某市新上任的王市长,在一次走访某一农户家出来时,迎面涌来许多人,嚷着要见市长大人,说要告状某乡长的不法行为,而且,这些人的言语很激烈,还有的在不停地咒骂。你若作为王市长,该如何处理该事件呢?参考答案:①首先让大家冷静下来,然后仔细听取大家的意见,最后明确告诉大家,一定把大家的意见转达给有关部门。②同时强调相信有关部门会按法律办事,虽然作为市长不能直接插手此事,但会关注此事,肯定会给大家一个说法。③这一类事件对为官者来说实在是小事,但它关系重大。要想妥善处理,就必须冷静对待,这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把情感倾…  相似文献   

17.
看开不看破     
正有些人喜欢说看破红尘,其实红尘是不能看破的,因为一看破就会很消极,无所作为。但人也不能斤斤计较,不然就会常常痛苦。我以为,人要看开,但不要看破。很多人认为看开就是看破,这是不正确的。看开就是:我不会常常倒霉,只有这一次,别人也碰到过,只是我不知道而已。这样大家就不会觉得别人都那么好运,而只有自己那么倒霉了。有时大家看见一个人总是穿戴得整整齐齐,面带笑容,讲话也很有精神,觉得这个人好像从来没有病过。其实他在家里受疾病折磨时,大家又何尝知道。  相似文献   

18.
阎学通 《领导文萃》2012,(21):48-50
现在部队中有一句话特别火——"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很多人把孙子这句话误解为不使用武力。孙子这句话中的"不战"是说不进行攻城的热战,而不是说不进行使用武力的冷战。这句话的另一个核心是"屈人之兵"。这是说未进行热战的结果是对方屈服而不是自己屈服。现在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只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人对真话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假话总是好听的,真话总是逆耳的,所以不说真话,就成了很多人的生存之道,更成了衡量情商的标准之一。其实,一个人的情商是高还是低,和是不是说真话,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所谓的高情商,并不是不说真话,而是如何把真话说得得体,说得让别人愿意接受。我始终认为说话虚伪、言辞圆滑并不是一个人情商高的表现,相反,这  相似文献   

20.
一、以自己的原则去要求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与处世原则,而且往往认为自己的原则是最合理的,并希望别人能够服从。当大家是同级身份的时候,因为彼此都没有权力要求别人,所以还能“求同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