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中国走向“网络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将迎来知识经济时代,也越来越多地生活在“网络社会”之中。就目前我国现状而言,“网络社会”既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憧憬,也带来了严重挑战。这种挑战包含“硬约束”和“软约束”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网络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学者对网络社会的注意。与一般的看法不同的是 ,我们认为网络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 ,而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社会”的看法有不妥之处。为此我们从互动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网络社会 ,即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所具有的特点。提出要建立一门新的社会科学———网络社会学 ,并对之新近应研究方向和内容作了粗略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少翀  陈凤 《东南学术》2001,(2):102-106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社会”已走近我们,但“网络社会”并不具有逻辑和价值的独立性,它只是现实社会的对象化和客观化,是现实社会的“镜像”,“网络人”也是现实人的一种“放大”。“网络社会”可以理解为人类追求自由而形成的一种“准真实集体”。本文以启蒙思想中的自然状态类比于网络社会目前混乱无序,并由此推论网络社会的前景应是现实与网络的良性互动,形成利人利己的网络社会公约,最终达到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与解放。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我们送走了19世纪的“印刷版权”时代,经历了20世纪的“电子版权”时代,如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版权”时代又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作为网络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客”, 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个人作品传播方式。随着其规模的急剧扩张,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如何认识和协调网络环境下的博客作品传播、保护和使用,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被称为“第五空间”和“网络主权区”。对于网络规范的性质、是否要规制网络以及如何规制,学术界有不同看法。通过对网络规范性质的讨论,提出了网络规则的六大属性,同时指出了其与网络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期待有益于今后网络规范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有关恶意软件的诉讼案件中,举证责任上的困难催生了一种对软件的“恶评机制”。这种依靠网民投票决定软件性质的做法展现了当下网络民主的发展趋势。虽然网络民主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代议制民主,但却有着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同时,网络民主也有信息鸿沟、技术权力等局限,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7.
赵一文 《理论界》2003,(3):43-43
江泽民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对高校来说,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分析网络发展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主动应对挑战,积极创新工作,加强对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与引导,变被动为主动。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大网络道德知识的传播力度网络道德的修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深化网络道…  相似文献   

8.
浅析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现实.“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化的实质是信息资源的全球同步化,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空前的和革命性的.与这种信息资源全球同步相伴随的,是所谓“网络文化”诞生.这种网络文化是依附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这种现代层面的网络文化尽管其庐山真面目,人们还很难识得.但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就其形式来说,它都是迥异于以往的所有文化即“传统文化”的.而且,网络文化来势凶猛,俨然有雄霸天下之势.——“传统文化”向何处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天,正当网络文化处于滥觞之际,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对“传统文化”的命运予以关照,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我们来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9.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一个少数民族。我们要研究都市人类学,就不能不研究回族;而要研究回族,就不能不研究回族在城市中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国外都市人类学中一个常用的概念,指的是城市某一社会群体(诸如亲属、社区、社团)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类型。国外也有些学者把“社会网络”界定为“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一系列相关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特定的情况下,出于特定的目的,可以构成将人们动员起来的基础”。我们知道,城市中有各种各样的网络,如公路网、交通网、电力网、通讯网以及埋藏于地下的各种管线。这些都是可以看到的。但除此之外,也有我们看不见的网络,这就是人们的社会关系。而这正是都市人类学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我们生活学习的环境,而且改变了我们学习生活的方式和方法。高校作为中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较快的社会组织,必然面临“互联网”对大学生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巨大冲击。那么,面对源自上世纪末的互联网狂潮,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何去何从呢?这就成为摆在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新的课题。  一、相“机”行事———网络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所在  网络信息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广阔天地。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做到相“机”行…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打开了人类生活的“潘多拉盒”。人类在信息化过程中 ,创造的网络社会已经凸现出来 ,这是人类生活一个崭新的“平台”。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上的社会学 ,不期与网络时代遭遇 ,如何应对来自网络社会变化的挑战 ,打开社会学的想像力 ,建构社会学的现代性 ,成了跨世纪社会学发展的主题。(一 )社会学新视野 :网络社会的现代性每一时代都有鲜明的现代性。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所遭遇到的工业社会的现代性就是基于替代和扩大人力的机器系统所强化了的封闭性和单一性。所以 ,在今天看来 ,由奥古斯特·孔德在 1 838年《哲学实证教程》中提出“…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媒介与我们始终形影不离。传统媒体时代媒介依赖的典型“电视人”是媒介依赖现象的理论基础,它同样适用于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依存现象的理论分析。新媒体依存症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网络和手机本身的特性是新媒介依赖的客观基础,同时,“网络人”和“手机人”的主体是受众,因此受众的心理因素是新媒介依赖的主观基础。通过“电视人”到“网络人”、“手机人”的变化发展,着重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依赖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顾宁 《理论界》2006,(3):123-123,189
“网络愤青”作为民间舆论的代表,正在成为网上不可忽视的政治现象。“网络愤青”主要由有正义感、具有一定教育背景的青年组成。“网络愤青”的话语模式开始趋于理性和成熟。网络舆论对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网络舆论强化了网络对政治的监督作用;2.网络舆论逐步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3.网络资源正在成为政治家的政治资产。  相似文献   

14.
马焕 《理论界》2013,(10):148-150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育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结合网络的传播特点来分析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外在“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内在“主导性与自主性”的矛盾.并运用网络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搭建“课堂、实践和网络”相互结合的网上网下合力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溢涵 《理论界》2001,(6):63-63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它对社会的人文、伦理和道德方面提出了挑战。 发生于网络中的恋与爱即“网恋”,是网络的附带产品,也是网络观念与人们的传统认识最相矛盾,最相冲突的地方。它打破了人们在人伦和道德上的固有想法,通过网络发生了大多的“忘年恋”,“伯拉图恋(即精神恋爱)”,而这些都是很难被现实社会所接受的。先不论这种发生在网络上的爱情是真情实感,还是逢场作戏般的随性而已,它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轻视的负面影响。有人因网恋而疏忽家庭,懈怠工作;有人因网恋荒废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老词“土豪”在网络文化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文章分析了网络文化中“土豪”概念的形成、符号特征和文化意义。用土豪调侃他人的行为,反映了公众对阶层认同的焦虑和文化反击,是公众情绪宣泄和自我心理保护的方式。同时,“土豪”成为当今社会消费文化中产品营销和宣传的重要手段。指出“土豪”这一网络热词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背景,应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反映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7.
网络被称为“第五空间”和“网络主权区”。对于网络规范的性质、是否要规制网络以及如何规制,学术界有不同看法。通过对网络、网络法及网络规则的定义的讨论,提出了网络规则的形式及体系建构意义,同时指出了其与网络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进而对于今后网络规则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提出相关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自由是网络的灵魂,我们要摆脱网络自由的“纯技术”观点,认识到网络自由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一种客观历史存在.为建设一个和谐的网络生态,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结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时代背景,对网络进行必要的、有限的调控,实现权利和效益的有机统一,使得网络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充分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微电影的发展特征诠释及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受到了挑战,人人都有了信宿和信源的双重身份。网络用方兴未艾的Web2.0理念,再次创造了电影艺术与网络传播的联姻,诞生了“微电影”,既迎合了“碎片化”传播环境里的消费诉求,又满足了受众反抗生硬宣传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博平台的广泛应用,网络世界中出现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大V”群体.网络“大V”凭借相当的话语权和广泛的影响力占据了网络舆情的至高地,在网络世界中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网络“大V”群体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堪忧的不良现象及失范行为,导致网络生态乱象丛生,从而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文章分析了网络“大V”的形成背景、不良表现的形式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大V”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社会正能量的规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