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关于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旧史大都认为朱元璋是利用功臣为其平定天下,一旦登上皇帝宝座后,即将功臣视为寇仇、棘刺、必欲翦除灭绝而后快。如清代史学家赵翼就说:“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①其实这些看法并不尽然,实为皮相之见。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远非人们所想像的那么简单。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对功臣优礼相待,恩宠倍至,君臣之间并无芥蒂,只是在以后君臣间才开始产生矛盾,并逐步走到了对立面。朱元璋对功臣态度的转变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由明初政治形势和矛盾变化所决定的,故必须把朱元璋杀戮功臣的原因放到明初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本文冀图从一个侧面,即论述朱元璋颁赐铁券,铸造铁榜到制造胡蓝党案的历史过程,来探索朱元璋与功臣的关系,为研究明初历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洪武年间,朱元璋曾以重典治吏的政策来打击元末的豪强地主,甚至包括建明过程中的功臣宿将,想以此来缓和人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保住朱明江山.但地主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土地兼并周期性的经济问题,决不以朱元璋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英宗以后,各种矛盾增加,全国各地爆发了无数次农民起义.沉重的赋役及土地问题,成了斗争的焦点.本文试对武宗时期四川的一次农民起义进行剖析,探讨其起义特点与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明朝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其中尤以宦官专权乱政最为显著。本文试图通过洪武时期朱元璋驭阉政策的失误说明,宦官专权不是封建专制的必然产物,而是以高度集中的皇权旁落为条件的。朱元璋驭阉政策的失误是由于他所设立的宦官机构缺乏有效的内外相互监督机制和他过度迷信个人权威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对朱元璋废丞相这一历史事实的综合辨析,并稽核史界的有关认识,考察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几个重要问题。认为,朱元璋废丞相虽具有随机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而更为根本的,它是封建政治制度演进的逻辑必然。君主行为之能动性,限废计划之周密性,即其表征。  相似文献   

5.
对于朱元璋的研究,以往似乎更注重于其政权性质、历史地位及明初重要政策的评价方面.本文以朱元璋的出身和主要经历为线索,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朱元璋文化性格的形成过程.笔者认为,朱元璋在由一个佃农子弟上升为封建帝王的过程中,每一次的社会角色转换,实际上都包含着对以往文化性格的扬弃,在朱元璋的文化性格里,既有佃农的勤劳朴实、机敏狡猾,也有游民的豁达豪爽、无所顾忌,又有地主豪强首领的勇猛果断、宽厚大度,还有封建帝王的贪权专制、猜忌多疑.正是这些方面的综合影响,使朱元璋成其为朱元璋.  相似文献   

6.
方孝孺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以道事君、以道辅主,这种政治思想在与朱元璋的关系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朱元璋杀掉了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在位的三十多年间虽几次召见却不启用他,方孝孺并不仇怨朱元璋,相反却极力赞扬朱元璋。方孝孺对朱元璋的颂扬,是看到朱元璋所实行的政策中有符合其政治思想的内容。方孝孺对待朱元璋的态度,反映出明初士大夫政治文化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民为邦本”,这一凝聚历史经验的古训,历来为贤明的君主所重视。明太祖朱元璋对此体会最深,在实践中贯彻也最认真,并且卓有成效。他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同时又不断强调以民为本,表现为一种奇妙的矛盾统一,值得研究。朱元璋来自社会下层,和人民一起承受过种种苦难。他打败了许多脱离人民的对手,并且深知自己的胜利正是得自人民的拥护。他生活在封建社会后期,有更多的历史经验,尤其是元亡的教训可供借鉴。他刻苦学习儒家经典,探求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同时重用儒士,他们中的许多人精通儒术,并且深知元亡在于失民。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使朱元璋超过了他的前辈。  相似文献   

8.
明王朝建立之后 ,朱元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使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端专制制度登峰造极。这固然有历史发展的原因 ,但也与朱元璋自身的性格特点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朱元璋的性格特征在其建立极端封建专制制度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元璋写春联春联在民间普及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据记载,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除夕传旨,公卿士庶门士,须加春联一副”。从此,春联一词正式出现。朱元璋不仅为春联定名,而且为春联的普及作出了贡献。号称“对联天才”的朱元璋,一道圣旨,就把“题桃  相似文献   

10.
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之间的战争,是关系到三方生死存亡的重大事件,经过长期激烈的战斗,朱元璋取得彻底胜利,尽有长江的中下游地区,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增长,从而为他削平其他割据势力铺平了道路,也为他北上灭元奠定了基础.本文拟对战争的过程和朱元璋获胜的原因作些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公共关系六大特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关系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 ,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公共关系的特征可概括为 :以社会组织为主体 ,以美誉为目标 ,以互惠为原则 ,以长远为方针 ,以真诚为信条 ,以沟通为手段。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 ,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公共关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道器之辨是中国哲学史长期讨论的话题;道器之辨经历了道器本末未定论、道本器末论、器本道末论三个发展阶段;道本论强调要"以道御器",让器服从于道,服务于道;而器本论者认为道器不相分离,无形之道不能脱离有形之气。  相似文献   

13.
张謇是近代儒商的杰出代表 ,他的儒商精神以义利并重的价值观为基础 ,以经世济民的商业理想为核心 ,以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和勤俭的工作与生活作风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张謇的儒商精神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概述Traugott的主观化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基础性概念“主观性”加以解析,着力剖析概念的设定与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在概念内部,尚存在着主观性的内涵过于宽泛、主观性范畴呈高度异质性及对语篇成分的主观性定位不当的问题。在概念外部,Traugott主观性思想的不足表现在研究取向上的语用本位主义、概念设定及分析上的模糊性,以及研究方法上的个体观和分解论。  相似文献   

15.
在大众文化中的“形而上学”,是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错误的、乃至反动的思维方式,是一切“左”、“右”倾错误思想和政策失误的方法论根源。这种认识并不符合恩格斯的本意,是对“形而上学”片面的“错认”。实际上,作为宇宙观的“形而上学”与作为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是不同的,作为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是辩证思维不可或缺的基础。它不仅在近代西方发挥了革命性的进步作用,而且在今日中国的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就是要关怀每个具体人的幸福。《物权法》正是从平等原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以及自然资源使用权等方面对个人的生存与生活、价值与尊严、人性与人格、现实与理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7.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将国际体系进程理解为单元与单元的互动。本文讨论了国际体系进程的概念,认为应该将国际体系进程定义为国际体系的整体运动,而不是单元与单元的互动。将国际体系进程定义为国际体系的整体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积极功能。群体性事件是社会风险的风向标、政治生态的曝光台、社会矛盾的聚光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群体性事件的这些积极功能使党和政府意识到我国当今社会存在的社会风险、社会矛盾以及政治生活的消极腐败现象,推动政府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9.
心理理论作为自闭症儿童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国外有关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在国内还处于发展阶段。自闭症心理理论经历了将近30年的发展过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笔者将对最新的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文化生产力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是当今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它以市场经济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直接表现形态,以信息、电子、数字、网络以及媒介等高新技术为生产手段。文化生产力的主体要素是发动、承担并实现文化生产活动的劳动者,这一主体具有意识形态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化、自主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