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庄飞 《领导科学》2020,(21):10-12
官场位差结构下存在控制型、忠诚型、关系型、妥协型四种权力运行模式。可将位差结构下权力运行归纳为等级性、默认性、生产性、情境性、结构性五种特征。默会是位差结构下权力运行的基础。位差结构下权力运行在中国官僚制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并非具有共同价值上的合法性,需要进行规范与治理,通过完善制度设计保障权力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2.
官场     
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以范蠡最初的意思,杀人就得偿命.当妈的疼儿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姓范的,你还算不算人?虎毒还不食子呢.范蠡摊开双手反问,我这叫食子么?他是自作孽,不可活.老西施伏在他身上,揉过来搓过去,我不管,你必须得救他.  相似文献   

3.
官场有句顺口溜,叫做"跟对人,办对事,说对话"。这是官场很经典的一句话,可以称得上官场潜规则之一。有人甚至认为.这三个短句的排序还说明,"跟对人"比"办对事"更重要。现实可能有些官员会发现,身边很多老实人,事儿是办对了,可是因为没有“跟对人”,总是仕途不得志,郁郁寡欢,还真应了那句,“跟对人”比“办对事”重要。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跟对人”的官场文化呢?  相似文献   

4.
钱雯 《决策》2011,(6):95-95
《酒精含量》以当下关注度高的酒驾事件为题材,写官场进退,百姓情怀。事情简单,推动事件进程的人事纠葛却很复杂,人事评判和阅读感受也因此变得复杂和困难起来。应了一句话:小说是关于复杂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王运宝 《决策》2009,(11):26-27
官场外的人,或者不懂得官场门径的官场新人,会觉得我的小说写得如何有“秘笈”功效。真正官场老手,并不会跟着一部小说去学。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10,(1):12-14
<正>作家王跃文,"官场小说"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官场文学第一人",将中国的官场潜规则通过文学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作家于卓以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与王跃文并称为"南王北于"。在新作《首长秘书》中,他首度以人性化视野关注官场,对官场生态的认识由平面  相似文献   

7.
每天,我们都要做很多事情。过后去想,可能会想出些许尴尬,想得心里没底儿,边想边心生悔意。这些事,大都和幼稚有关,怎么看都有点儿糗。如果你在官路上行走,类似的事儿看上去就会更糗。  相似文献   

8.
王运宝 《决策》2009,(11):10-13
官场小说已经构筑起一副“现代官场生态全景图”。但官场永远大于“官场小说”,文学是现实的艺术提升,不可能全部复制官场现状。  相似文献   

9.
官场     
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以范蠡最初的意思,杀人就得偿命。当妈的疼儿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姓范的,你还算不算人?虎毒还不食子呢。范蠡摊开双手反问,我这叫食子么?他是自作孽,不可  相似文献   

10.
青丝 《决策探索》2010,(23):93-93
有一句官场名言“当官就像骑脚踏车,头要不停地点,脚要拼命地踩。”此语殊妙,可谓是将旧官场上的为官哲学进行了总体解剖。对居上位者点头,是为了阿谀取容,  相似文献   

11.
这似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题。有多少人因其官场之"成熟"而亨通,有多少人因其官场之"幼稚"而止步,在这个特殊的"场"里,到底什么才是成熟与幼稚?成熟就是圆滑吗?幼稚就必然会出局?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一次次的政治运动或政治活动.造成了极其复杂的官场人格。有时候,种种官场人格只是变化着呈现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13.
有句流行语叫做“领导也是人”,大凡领导犯了酒戒,犯了色戒,犯了财戒,犯了乱表态、乱发议论的气戒……要言之,若犯了错误,就搬出这话来,似乎这么一说,也就法无可宥,情有可原了。这就让人疑惑,犯了错误的领导是人,不犯错误的领导就是神了吗?由元人明的文人宋濂,在老朱身边干了19年,几乎没犯错误,后来虽有小波折,但算得上是善终了。在老朱身边工作,能够二十年如一日地好好活着的,有几?百十开国功臣,活到自然死的,只有一二人。这个宋濂,万花凋谢他独妍,何也?  相似文献   

14.
李乔 《决策与信息》2005,(11):54-56
清代官场极端腐败,明码标价志官鬻爵,御史卖参奏权,太监卖申斥(京官)权……正是:  相似文献   

15.
官场中的维稳烦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领导文萃》2010,(24):85-88
<正>近期,不少地方官员向人民论坛记者透露,虽然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逐年增多,但一些地方维稳压力仍然越来越大。面对压力,个别地方相关部门不惜借维稳之名打压上访者、干扰司法、违法行政等,一不小心就掉入"越维越不稳"的怪圈,不仅使当地政府的威信受到损害,更是延误了地方发展。"维稳"渐成一些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6.
清王朝官吏有许多恶习,其中之一就是摆官谱、讲官派。所谓官谱、官派,就是做官的排场、派头。其表现包括衣食住行、说话办事等各方面。大清国官场中人的普遍看法是:做官就应当有官谱、官派,不然就不是在做官。所以,一旦为官,便要摆谱、讲派。即使条件不允许,也要想办法硬摆穷讲。  相似文献   

17.
张新实 《决策探索》2009,(11):84-84
“官场”与“企业”之间原本链接比较自然,“官员”与“企业家”之间原本流动比较顺畅。派一些优秀机关干部到企业任职,搞活了企业成为佳话。机关从企业看好的苗子,直接抽人就进了机关。  相似文献   

18.
清末,封疆大吏中以袁世凯与张之洞声望最重。袁世凯曾经这样描述两人的差别:“张中堂是读书有学问人,仆是为国家办事人。”简单说,老张有才华,适合做学问,老袁没学问,只能办具体事。看上去是自谦,其实是最阴损的贬彼扬己。官场是做学问的地方吗?中国传统观念里,  相似文献   

19.
狐之影 《领导文萃》2008,(3):114-117
包拯长得其实并不黑。1037年春天.安徽天长县官道上.出现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白面书生。他一袭长衫、几件行李,谁也想不到,这就是新上任的县令包拯。  相似文献   

20.
救灾中何以出现“阔少爷”作风,贪官的“另类诚信”,县庆强捐的七宗罪,领导开会不准讲废话,“文山会海”要不得,人民政府花钱“讨骂”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