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1)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学界发生了关于垄断资本主义是否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争论,争论双方主要从国有经济发展以及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干预两种表现形式来进行论证。从国有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出现了国有化的浪潮,但国有经济主要是发挥辅助和补充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私有化的浪潮,现在国有经济在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从政府政策干预的情况来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确实频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政策出现中性化趋向,政府更多地利用货币政策间接调节经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被提升为一项国家行动并开始取得阶段性成效.然而,自发治理与协作治理在治理实践中已经呈现出治理效果不佳的状况,预示着传统治理样态的转型已然来临.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解析了中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样态及其衍化机理,进一步阐释了农村人居环境合作治理的制度优势,即有利于推动... 相似文献
3.
4.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新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概述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经济理论新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理论与产业经济理论的交叉融合,为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生态因子、种群密度、食物链等概念的应用,对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有关问题进行了重新阐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单向到双向的合作治理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8,(8):221-230
合作治理是我国政社合作的发展方向,但鲜有研究对合作治理的实践类型进行区分和讨论,导致合作治理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基于汇丰社区伙伴计划的案例,根据主体互动方向将合作治理分为单向合作和双向合作,运用多重逻辑的分析框架对合作治理中各主体的行为逻辑进行分析,发现在双向合作中各参与主体的动机和行为逻辑可以共生互利。从单向合作向双向合作的转向需要进行开放型政府建设,以去政治化为前提,提高社会力量的自主性和能力,建立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双向选择机制,以包容性的制度设计统合多样化的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7.
数字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交叠派生出的充沛政策势能为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围绕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运行机制、价值意蕴、偏差审视、优化路径等四重逻辑维度展开立体解析。在深描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系统刻画了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多维功能,并从“理念迟滞:传统治理思维的滞后性约束”“结构失衡: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性缺失”“技术鸿沟:城乡二元分割背景下的数字基础孱弱”“制度异化: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保障力度式微”等四个方面深度审视了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文化驱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的理念升级;结构重塑,激活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技术适配,推动数字赋能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深度契合;制度优化,重塑农村人居环境数字治理的多重保障等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效能提升路径,以期促进数字技术更好地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迈克尔·罗伯茨认为19世纪末的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由2007—2008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持续性经济下行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三次长期萧条。第一次长期萧条由英国利润率下降引起,随后的多次危机造成资本贬值,在一战的刺激下方最终结束。第二次长期萧条是美国利润率的崩塌从而拖垮世界利润率所致,最终在各资本主义国家参与二战后重建才摆脱本次萧条期。第三次长期萧条的主导原因是金融资本的无序扩张,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盈利危机。受新冠疫情影响的经济衰退,以及近期美国金融领域的持续性震荡,表明第三次长期萧条正在深化。长期萧条理论指向资本主义必然被替代的历史规律。21世纪的资本主义处于全球“爬行”之中,全球不平等加剧、气候危机与生态灾难愈显,无产阶级的反抗最终不可避免。长期萧条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为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危机提供了一种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问题是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过去人们大多关注的是大中城市的工业污染问题,对农村环境污染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较低。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过去山清水秀的农村自然环境,进而严重影响到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笔者利用假期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就如何改进农村环境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由各具特色、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现代化集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先发区域率先实现现代化,符合现代化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规律、时空演进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对推进全国现代化进程具有显著的带动和示范效应.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关键要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快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我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广大农村的政治、经济、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经济体制转变、农村城镇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农村阶层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强势的利益集团。如何准确认识强势群体的政治地位与作用,加强引导,发挥其先进作用,保证农村社会长期稳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公共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理性审视——基于公民治理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治理是基于"多中心合作共治"理念的一种新型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公民参与作为民主行政的内在要求和公共治理实践的核心机制,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民参与公共治理实际效应的评判却褒贬不一.在中国公共治理的实践中,公民参与对增进公共行政的民主、培育积极的公民资格、提高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等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公民参与也将面临参与冷漠、能力限制、公民资格缺乏和效率悖论等困境.在此基础上,理性审视公共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实际效应,对推进公共治理实践,以及为实现公民治理理论与协商式民主的"对接"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福斯特对新自由主义环境理论的批判路径集中在新自由主义的市场、技术、人口这三者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新自由主义试图把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推广到环境领域,在把自然归结为商品和服务的前提下,由市场、市场推动的技术手段和优胜劣汰的人口生产的共同作用来最终形成经济和生态平衡。但这造成了更加严重的生态危机。福斯特这一批判路径的特点在于其对马克思与生态学内在关系的确认以及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重心即剩余价值论、人口论和地租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与奥康纳把生产条件范畴与历史唯物主义嫁接起来的做法有重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16.
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初期,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越快,越易引发尖锐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学界开始反思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就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研究而言,总是与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研究相关联,而直接研究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社会公平关系的文献并不多见。事实上,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公平三者之间是一个关联整体,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社会公平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正是通过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一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以冷战期间三个不同时期(1972—1977年、1978—1983年、1984—1988年)作为案例,研究分析国家角色观念与中国参与国际军控合作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决策者对于"发展者"、"合作伙伴/开放者"、"反帝国主义/修正主义/霸权主义者"角色的认识变化与中国参与国际军控合作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的角色认知与中国参与军控合作的相关性较弱。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当军控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安全利益时,国家角色观念能够对中国的参与程度施加显著影响;而当军控议题不涉及中国核心安全利益时,国家角色观念的影响非常小。与此同时,国家角色观念具有稳定性的命题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经济停滞问题的探讨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传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十余年,资本主义经济停滞趋于常态化。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从资本积累与支撑这一积累的制度环境之间的矛盾出发,发现了主流经济学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停滞所忽略的制度性因素。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沿着中间层次的路径,将2008年金融危机界定为系统性的结构危机,认为新自由主义SSA的失灵是此次经济停滞持续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停滞引发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治理危机升级,一系列政治、社会和文化危机不断加剧。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从微观层面深刻把握了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轨迹,但并未深入探讨开展根本的制度变革。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境遇下,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并推动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于庄为个案研究的对象,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了农村城镇化与环境问题的深层社会关联。由于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与市民社会形成的不同步性所导致的市民社会的缺位和公共领域的缺失,是农村城镇化中环境问题的重要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0.
村庄是农村居民的生活空间,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文章以空间理论为学科基础,以“结构—情境—行动”为分析框架,基于乡村空间的分散性、复杂性和交互性等特质,系统探讨农村人居环境空间再造的整体变迁和实现机制。从四维圈层的空间结构来看,农村人居环境的四类空间再造并非呈现线性发展逻辑,而是彼此交织、互构共生。当然,在不同的空间情境中,农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再造又遵循相应的行动逻辑,从而共同形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整体效能。因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再造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