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能力决定中国农村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供给这一观点忽视了中国式财政分权需要宏微观制度匹配的事实,即宏观政治合法性与微观基层民主制度匹配。区分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与影响性因素说明,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财权分权要发挥应有的公共服务提供效率需要匹配相应的宏微观政治制度。宏观上实现由经济绩效观向综合绩效观转变,微观上实现由管理主义模式向"参与式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2.
国家制度能力可以界定为国家制定、实施和推动制度变迁的能力。它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国家相对独立自主地界定自身目标偏好,形成有效规则、政策的能力;国家将已形成的规则、政策加以推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绩效的能力;国家根据内外环境变化,适应性地推动制度变迁,使其与经济发展条件相契合的能力。强大而有效的国家制度能力成为推动中国体制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理解中国模式的关键变量。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着调整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任,这有赖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国家制度能力建设,将中国模式提升至崭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路风  余永定 《中国社会科学》2012,(6):91-114,207
把握撬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杠杆,需要认清现行方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悖论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能力缺口,并与外资依赖互为因果,阻碍了产业升级,使粗放发展方式顽固地延续甚至恶化,也使中国经济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左右。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关头,如果不能在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深刻的发展,外资依赖与能力缺口就有可能使中国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因此,能力成长才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4.
中央商务区的形成是集聚经济、市场需求、区位条件、历史因素和政策支持等多种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和演变过程融合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技术变迁与制度革新。与国际经验相似,中国中央商务区的发展与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相联,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中央商务区的空间形态、核心功能、发展模式和区域层面的合作面临着深度的调整。为此,中国中央商务区应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转变政府深度参与经济决策的模式,加强效率提升、技术创新和制度供给,推动中央商务区由"外延型数量增长"向"基于效率的内生增长"转型。  相似文献   

5.
富有创新精神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战略思想,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理念,从经济发展方式角度立论,与创新概念演化轨迹相契合,是对十六大以来创立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论实现路径的新探索。它体现了创新国际化的本质要求和趋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创新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并赋予其国际意义和新的时代内涵。创新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是一种国家体系。创新驱动的创新要素主要表现为学习是创新驱动的基础,能力是创新驱动的核心,人才是创新驱动的关键,科学发展是创新驱动的目的等。它不仅蕴涵了创新要素密切相关、联动创新的深刻内容,而且从创新型国家体系的高端诠释了创新驱动的战略机理,集中体现了学习型政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本质特征。创新驱动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创新观有着极为丰富深刻的动态内容,表现为理论创新观、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观、科技金融创新观、文化教育创新观、党建创新观等,并催生一系列创新理论形态和创新实践形态。积极建构创新驱动的动力结构系统包括目标布局创新、问题域定位创新、价值驱动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管理保障创新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的整合创新等,这是知识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很大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源于动态的时空差异——经济体之间所处发展生命周期阶段的差异性、"遗传基因"及其共生环境的不同。区分系统动态的时空差异对于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现代经济增长问题至关重要。基于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理论,本文从时空差异区分角度,阐述了对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的认识观点,并阐述了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制度改革的一些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7.
赵刘洋 《东南学术》2021,(4):209-217
由于土地征收纠纷持续出现以及可利用耕地迅速减少,国家十分重视对地方政府土地征收行为的监督.因"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意义,以及现有农地征收制度下行政的主导地位,不少基层法院对农地征收纠纷案件是直接驳回的.法院在土地征收中主要发挥辅助行政措施的功能,既防止土地征收中出现过度专横的行为,实质上又给予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政策一定的正当性依据.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需要更加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共享之间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需要基层法院认真对待农民合理诉求,提高基层法院判决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白雪瑞 《北方论丛》2011,(6):137-140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凸显。中国是转轨—转型国家,发展理念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转换、经济制度的变迁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逻辑,就是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化为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和制度,从而改变具体经济活动中个体的行为方式,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创新型人才,依靠其推动科技进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9.
经济转型不仅使中俄两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而且使两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俄罗斯不仅形成了混乱的市场体制和分裂的社会结构,而且形成了一种去工业化、去现代化的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中国在转型进程中形成的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可控的市场经济社会,并处于工业化的迅速爬升阶段。导致中俄两国经济结构差异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国家制度能力。一个能力充分的国家能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对经济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平衡发展的目标;反之,则可能导致经济结构退化,经济发展停滞,乃至国家竞争优势的丧失。后危机时代,中俄两国依然面临着深化经济转型和推进发展模式转变的重任,如何塑造适宜的国家制度能力,是推动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入"国家治理模式"的概念,试图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中来理解体制转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中国经济转型所取得的成功缘于国家治理模式的变革,但是其最积极的变化体现在市场发育方面,有关政府、社会方面的改革仍比较滞后.在经济转型新阶段,如何协调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构建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最大挑战,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国家能力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劳动经济发展呈现出八大变化特征,即劳动力市场正在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劳动力正在从"国内劳动"向"国际劳动"转变;劳动者从"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转变;就业市场从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向促进公平就业转变;劳动者行业状态从"不体面劳动"向"体面劳动"转变;劳动关系正在从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转变;企业员工角色从单纯的"打工者"向"合作者"转变;企业对工人的雇佣正在由"短期雇佣"向"长期雇佣"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徐松巍 《学术研究》2001,(9):97-101
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面临被西方列强所肢解瓜分、亡国灭种的危机之秋,为了回应救亡图存、变法谋强的现实社会之迫切需求,中国国家观亦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王朝观开始向近代国家观转变.反映这种变化的鲜明标志,就是对传统王朝观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这些反思与批判主要围绕"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限"、"朕即国家"、"国家是君主一家之产业"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3.
探索近世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首先是一个理论问题.从世界经济史看,主要有五种经济发展模式.弄清工业化、三个层次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广义社会和狭义社会等的含义,分析"整体性的现代化"衡量指标和"社会结构"定义要点,确认国家"经济结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类型.思考经济发展模式涉及的如现代化道路选择、现代化进程、制度变迁、经济因素、非制度因素、后发国家历史因素、生产方式演化模式,以及资本主义模式新动向(新美国模式和莱茵模式)等问题.应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观因素,其中政府主导的特征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相似文献   

15.
广义虚拟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出发,剖析了西方政治及意识形态的伪善本质,论证了实现"经济学"向"政治"范畴的回归、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重要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富强国家,要全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要着眼于掌握广义虚拟经济主导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新的战略布局谋划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运行的"虚实平衡".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到《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诺斯是否更换了制度生发观的逻辑起点?为了回答这一疑问,文章首先回顾了现有制度生发观在哲学认识论上的根源,尝试厘清诺斯制度生发观的思想源泉。通过梳理诺斯前后期制度生发观的具体内涵,可以认为诺斯的制度生发观经历了从理性建构到认知演化的发展过程。诺斯的转变表明,研究内生制度变迁的关键在于认知演化和学习过程,或者说这是今后制度分析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以来天下观向国家观的转变是一个破旧立新、解构和建构同时进行的一体两面过程。一方面是中国中心天下观一步步解体,另一方面是以主权为核心的民族国家观逐步确立。西方史地知识的传播,带来国人世界观的改变,触动天下观向万国观转变,但是中国中心的主体地位犹存。国际法知识的广泛传播和运用及民族危机的步步加深,促使国人的国权主权意识逐渐凸显,中国对藩属国完全失控后,中国中心的观念瓦解,以国地、国权、国民为核心的国家思想成为思想界的主题,民族国家思想渐趋成熟。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无圣、革天的主张,终致天下观的思想根基彻底瓦解,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思想中对民族国家、国民国家等国家思想进行系统阐述,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之后一系列建国纲领文件的颁布,是对民族国家思想的重要践行和落实,标志民族国家观完全确立。  相似文献   

18.
姜国强 《社会科学家》2012,(5):43-45,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绩效显著,但是现有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政府与市场的扭曲关系、落后的产权制度等都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障碍。这些深层次矛盾既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重点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在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基础不健全的情况下,如果仅仅靠国家的政策倾斜和物质投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会十分困难。因此,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就是要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改革开放30年,其实质在于如何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先后经历了两次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第二次是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此过程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在逐步深化,研究在逐步深入,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政策设计更加合理.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势依然严峻,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成为经济界与经济学界持续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是缓解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度的加强以及各国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二氧化碳减排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斗争的焦点。不过,从世界范围看,低碳经济要从目前的制度规范型经济向实体型经济转变,需要妥善处理国家自主性与国际制度的关系。否则,气候变化问题就会被看做是外交事务,对它的关注并不会导致民族国家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