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合理而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做为我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京津冀区域的产业发展链条并不完整。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的产业发展情况,指出区域内产业链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京津冀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充分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实现三地产业的有效对接与转移,对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接与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三地产业对接与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制约因素,提出京津冀区域产业对接与产业转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余树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6
广东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重点,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把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关键和难点在于领导干部.要注重干部学习,以素质提高促进思想解放,排除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的体制障碍,使领导干部摆脱不敢解放、不想解放、不会解放的思想困惑,争当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以进一步思想大解放推动广东新一轮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新型首都圈,打造环渤海地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辐射和带动全国发展。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价值以及当前京津冀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认为实现京津冀区域产业水平分工是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河北省优质要素持续流出和京津冀区域产业垂直分工格局是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的两大困难。建议通过改革京津冀“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机制、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谋划建设若干高端产业发展载体和平台等措施推动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京津冀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针对上述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64-67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关健。大力推进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是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战略支撑。通过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初步成绩,认为三地发展还存在行政区划制约、三地产业结构差异明显、缺乏跨区域间的协调机制等问题,从而提出未来京津冀产业协内发展要优化产业生存环境、创新协同发展机制以及创新物流体系等对策,积极促进三地产业的竞争与合作,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首先从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内涵出发,阐述江西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六新”重点,即新农民、新产业、新村庄、新组织、新环境和新服务建设;接着从江西省情出发,分析当前江西新农村建设中所遇到的难点;最后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主要实施的政策措施,包括确立战略目标及其相配套的政策、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经济成长和农村环境保护上等。 相似文献
9.
章玲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64-66
从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分析入手,对如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探讨,指出"自下而下"是改革的构建原则、立足村社是改革的范围、合作金融法是改革的保障、减少政府行政干预是改革的关键、重构农村金融体制是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产业创新日益成为各国各地区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京津冀的崛起将以新产业的出现和产业创新为先导.这既符合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京津冀产业创新应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在产业和技术方面做出重大新选择,率先实行产业创新的综合试验,推行技术扩散创新战略和实施产业创新分工、一体化协作战略.在此基础上,构建该区域产业网络系统,提升整体产业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胡少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6(1):83-88
利用历年粤台经贸合作数据,分析了台商直接投资、粤台贸易对广东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认为台商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广东的产业升级,但粤台贸易对广东产业升级没有促进作用,粤台经贸合作总体上促进了广东的产业升级。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粤台经贸合作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缩小粤台贸易不平衡,引导和吸引台商投资,促进广东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仵希亮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24-127
产学研结合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更是一种科技创新转换和社会发展模式。产学研结合研究结合国外经营,有些模式可以借鉴,但基于中国自己国情,中国有自己不同模式。基于此,对于产学研结合在中国发展的未来给以展望,知识产权保护,高校多元治理,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联合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进行跨区域跨学科的综合合作。 相似文献
13.
帅志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92-97
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内容不断拓展,合作成效显著,但两地合作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合作领域有待延伸,合作方式创新不足,合作平台运作欠妥。要进一步推动闽台文化创意产业深度对接,必须盘活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资源,全方位延伸合作领域,积极创新合作模式,全面完善合作平台,构建闽台文化创意产业深度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一项开发潜在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是一种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科技成果市场化的有效途径。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高延边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延边地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工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尚蔚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7-159
产学研结合是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结合专业优势和条件,与兄弟单位相关学科的专业团队相融合,以产学研结合为发展战略,以强强联合的学术梯队为技术支撑,在人才培养模式、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的覆盖面、人才梯队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产学研结合创新,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工科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之路探索了有效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从产业结构错位的角度,对陕西省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跟踪与实证分析,揭示了1979—2005年度间的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虽然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有向第三产业大量转移的现象,但同国内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同时期板面数据相比较,产业结构错位幅度较大,人力资本的转化利用率低,使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成为制约陕西省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城乡富余人力资本的蓄纳,论文提出了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一、三产业,兼顾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促进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内的吸纳和产业间的转移,提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点贡献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和各具特色区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明光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2):59-62
我国西部地区虽然具有发展优势产业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的有利条件,但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存在诸多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和各具特色的区 域经济,同时加强法制建设,保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能源消耗大国,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信任缺失成为两国合作的主要障碍。中国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与能源消耗国的身份、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构成美国对华信任缺失的现实基础。由此引发两国在气候领域里的合作困境,即双方对"零和"博弈的担忧、气候责任分配争端与"近视眼"现象等。然而,中美建立互信、破除困境,携手合作仍是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思路与对策——以安徽为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县乡财政困难在我国带有普遍性.安徽省近年为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进行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和"乡财县管"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改革并不彻底.真正解决问题需要更多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公诉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是检察改革的重要内容。现有制度设计存在诸多不足。四川广安的改革实践,克服了现有制度的不足,超越了各地司法实践。结合国家司法改革要求和现代先进管理理念,应从分流原则、分类标准、办案机构、分流效率和质量、诉讼文书制作、检察机关内部审批程序、不起诉制度、公诉人庭审工作等方面予以全面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