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话时代的文化特征赵林维柯在《新科学》中把人类历史划分为3个时代:1、神的时代,它的特征是异教民族(即前基督教时期的人民)相信自己是在神的统治下生活,预兆和神谕是人们领受神旨的唯一途径和行动指南,同时也构成了最古老的习惯法和世俗制度。2、英雄时代,其...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该怎样读书?说真的,一个人所能给予另一个人有关读书的唯一劝告,就是根本别听什么劝告,而要跟着自己的直觉走,要用你自己的理性,要得出你自己的结论。如果我们对这一点取得了一致意见,那我就感到可以随意地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了,因为你不会让它们束缚一个读书人所能具有的最重要的素质,即你的独立性。归根到底,能给书规定什么法则呢?滑铁卢之役肯定是在某一天打的;可是,(哈姆雷特)是比(李尔王)更好的一部剧吗?谁也说不清楚。每一个人都必须自己来决定这个问题。让权威们——无论有多么高的学术身份和头衔——进入我…  相似文献   

3.
死亡恐惧与异己恐惧——论存在主义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亡问题,向来与哲学的发生和发展紧密联系。对死亡的思考,也许正是存在主义哲学产生的契机:死亡恐惧,既为存在主义的情感之源,又乃存在主义哲学的推动剂。死亡意识的分歧,也规定着存在主义流派内在的差异。先期存在主义,以重造死亡恐惧,强化每一个个人“我自己的死”,进而过渡到充分意识“我自己的在”。后期存在主义,以异己恐惧取代死亡恐惧;在人神分离前提下,自然界、其他人、自己,都可能成为地狱。随死亡意识的更替,“向死的自由”,也迈向了“绝对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那是我闯荡广州的第七天,经过一次次求职失败后,最初的热情与信心逐渐冷却下来。一个人走在陌生的城市街头,心情糟到了极点,我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样,更不知道自己眼下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因为生在休宁,就命中注定自己是徽州人。说来惭愧,作为一个徽州人,我对徽州文化的了解还是读大学以后的事情:从大学图书馆的资料中,或者,和那些并不一定是徽州籍的徽学专家的交流当中。我陆续地了解到有关徽州的一些知识。  相似文献   

6.
一、“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得知林向荣老师仙逝时,我在山东曲阜,心底不由涌出一股从未有过的无奈和悲凉。“西政从此永远失去了一位君子!一位君子教授!一个真正的人!”我默念着。记得是2008年9月12日,中秋前,我去给他拜节,老人家正在自己的卧室里看电视直播的奥运节目——观看体育竞赛节目是他离休后的最爱,听说我进屋了,连忙迎出来。  相似文献   

7.
婆婆是个具备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与公公结婚四十多年,从未红过脸,很是让人称羡。可是她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有意无意在我面前灌输她的治家理念,而我却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梦想,它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对未来的想像,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初的我,梦想只是玩车,驾驶着心爱的吉普驰骋平原、征服群山,以为自己拥有了全世界。但是2003年的一次看片会,给了我不小的冲击,那些优美的画面都曾经是我车窗外的风景,自己却因为太在乎目的地,而忽略了沿途的种种美好。在这之后,我开始尝试从镜头中看世界,用镜头捕捉每一次出行的点点滴滴,用镜头感受大自然的万千风情,  相似文献   

9.
王先霈 《云梦学刊》2007,28(2):22-24
学术大师们无言的示范,指引我注重理论批评联系实际。我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确立学术研究的时代意识和时代感觉,做学术研究的人,要随时明白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学术时代,这个时代要解决的核心的学科问题是什么。同时,作为教师,我在教材编撰和教学研究上投入了颇多精力。  相似文献   

10.
我和老伴吴某结婚多年来,工资及家庭所有收入一直由吴某掌管。今年初,吴某提出离婚,我同意了。在协商财产分割时,她隐瞒了自己存下的3.5万元存款。我得知后,瞒着吴某,带上户口簿、结婚证和二人身份证到某银行,将她名下的定期存款取出。  相似文献   

11.
民族的文学艺术,既贵于个性张扬,又离不开普世价值的恪守。满族作家在充满情感地状写本民族题材的同时,也通过作品极大地弘扬着时代的普世价值,并取得了世间公认的成就。该民族的作家文学长期养成了高度包容的性格。不愿收缩自己一向拥有的外向型视野。行进在世纪旅途的满族作家,因应于这样一个前所未觏的铿锵时代,精神意识领受着人类优秀思想的洗礼,更乐于以开放的文化胸怀、进取的人生眼光,全方位地观察发现生活.将融会着现代理念的艺术思考.注入笔端。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人的知识范围都是有限度的,任何人都会面临有所不知的困惑和迷惘。当面临这样的困惑时,是诚实地承认自己不知,还是闪烁其词地回避,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度量。尤其在学校里,当自己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向老师提问,没有学生会想到老师也有答不上来的时候。因为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几乎是全能、无所不知。可我却遇到过明确承认自己“有所不知”的老师。  相似文献   

13.
把门关上     
小时候,我家借住在外村别人家的一个大杂院里。院子里住着6户人家,除我家外,其余5家都是村里当时很有些头脸和身份的人。其实,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很能干的人,丢下自己的房子不住而到外借居过日子,是因为父亲成分不好。  相似文献   

14.
张冠梓(以下简称“张”):包弼德教授您好。您的一堂课我印象很深,您播放了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片段,那场面和气势确实让人震撼。您作为中国史研究专家,怎样看待中国人通过这次奥运会展示出来的对自己的文化和历史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袁新华 《家庭科技》2010,(10):31-31
著名相声表演大师姜昆是一个十足的“工作狂”。但谈到养生保健时也妙语连珠。他说:“我现在快60岁了,已经认真琢磨起健康来。我是那种不糟蹋、不耗费自己的人。请关心我的观众们。和朋友们放心,我会珍惜健康,像珍惜大家喜闻乐见的相声表演那样。”  相似文献   

16.
<正>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载于《论语·泰伯》篇,它与上下文都没什么内在的联系,所以蔡尚思先生在《孔子思想体系》一书中说:“乍看起来,这三句话有点没头没脑,因而法家有种种不同解释。”这很符合实际。但一般认为,孔子在这里是说的人完成道德修养,成为仁人君子的完善过程,诗、礼、乐就是完成这个过程的手段。这种解释应该是有根据、有道理的,符合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积极用世思想。不过我总觉得其中还有点深层的东西没挑明的,因为,只是从理性上逻辑推理地叫人承认,而不是从感性上让人领受,总让人  相似文献   

17.
“我”之追问及审美体验中“我”之存在董志强(一)人之为人在于其具有反思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使生命主体把自己领悟为一种“此一”的存在物,也就是说,把自己领悟为一个不同于和独立于任何他者的独特的、完整的、不可替代的存在物。生命活动的这种此一性,在死亡的境...  相似文献   

18.
清代地方官场病及其救治之道──陈宏谋从政箴言探要陶建平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新科进士陈宏谋告别故乡桂林的山山水水,入京任翰林院庶吉土,开始领受封建官场的风风雨雨。在以后40多年的从政生涯中,他屡任封疆大吏,仕履半天下。所到之处,他都勤廉任职,“...  相似文献   

19.
35斤的艾米     
天啊!看到电视屏幕的那一瞬间,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人,脑袋自后脑勺以下像被刀砍了一般,只剩下一半,呈现出夸张的“V”字形。  相似文献   

20.
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从王朔、刘震云、王小波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文学,就聊我们熟悉的一些当代作家以及相关的文学现象。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最近20年进展的比较好。但出现了一个突出的情况,就是几乎所有学者在做过充分的了解和研究之后,都要摇一摇头下一个结论说,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不好。其中很多学者最后都转向了,不搞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了,将自己的研究目标转移到历史、哲学。文化等等别的领域去了。 我想这些人的判断总归有他们自己的充分根据。好像不少读者也有这样的看法。有一回我在自己任课的班上搞随堂调查,问大家现在读什么书。尽管我给他们讲的课是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