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鲁迅与五四文学传统的最重要之点,是以人文精神与启蒙主义所构成的价值取向和创作风范;“反传统”与之构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新传统尽管经历了三四十年代及建国后十七年漫长时间的断裂,但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从“伤痕文学”到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几乎都是沿着五四传统演进的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不幸的家庭生活及乱世战争的人生体验,使她笔下的人物皆处于孤独、隔膜的状态中。作品中镜子、月亮等传统意象的运用,更细微逼真地传达出人物虚无与绝望的生存困境及特定的心理状态,以此建构出她笔下的“苍凉”世界。  相似文献   

3.
茅盾“五四”文学理论与“五四”文学的关系,是一个颇有现实深长意味的话题.“五四”新文学运动能够健康运作,向前发展,就与茅盾的“五四”文学理论建树作成相关。1.茅盾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发展到关键时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倡导建设新文学的理论体系.2,茅盾提出了当时最切实可行的“为人生”的”进化的文学”观。3.茅盾在如何创建新文学这一重要问题上.持有当时最先进的态度与方法。4.茅盾是“五四”新文学创作的最早扶植者和宣传者之一,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拓荒者。  相似文献   

4.
建安文学和五四文学都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异数,两个时代文学发展的背景大体相同,作家的创新意识以及因此而出现的文体变革也有某些相似,但作家队伍构成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形成的自由主义倾向也有很大差异,建安文学倾向于个人主义,带有浪漫主义性质,五四文学则是爱国主义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5.
大庆文学中普遍存在篝火意象叙事。这些意象文化内涵丰富,具有神话原型的意义,由于北方作家多受萨满文化的浸润,因此,其篝火意象也主要源于萨满神话原型。篝火原型表征着石油工人恶劣的生态环境,象征了石油工人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了石油工人对光明的向往,昭示了人性的善恶。  相似文献   

6.
文学意象的创造不是孤立的,它深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以“太阳”意象为例,分析了文学意象的蕴涵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在创新过程中的转变,并从接受美学角度指出,读者的文化修养是影响文学意象理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五四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林凌长期以来,对于五四文学的评论和研究,都强调其广泛向西方学习、与传统决裂的一面,即充分阐述五四文学现代性的特质,这个研究思路和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但是,任何外来文学思想、审美意识和文体风格的影响,都不...  相似文献   

8.
“五四”是中国新文学走向自觉而独立的时期.在“五四”文学传统中,文学成为超越一切价值形态的存在。因而解决文学的归属问题和发展方向及描写内容成为这一传统的基本内核。而且某种重理论设计,重译介而轻创作,重写实主义等传统不仅制约了当时的创作,而且影响着日后中国文学的发展,表现出极强功利性,而忽视审美功能。在这种氛围中,鲁迅传统的独特价值和其最终断裂,为中国文学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尽管这一传统本身与五四文学传统又并非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母爱,作为天地“往来精神”中之最大者,不但源发了一切的生命,且以最具包容的关怀维持着生命。母爱实质上早已潜化入人类的心底,以象征、譬喻或类比等方式,经意地或不经意地成为众多文学艺术、哲学作品中的“母题”。《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与母爱极为相似,或者更进一步,“道”简直就是对母爱的描摹。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学初潮中的象征主义并不仅仅是西方象征主义舶进后的翻版,“宽泛的象征主义”的近代文学传统,外来各路象征主义的多向度逼入,“五四”时代突出的批判要求和表现要求,是象征主义在中国文坛初步兴起的历史的、世界的和时代的三重依据,也是决定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文学特性的三方面基本因素。新诗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端,特别是直白化、散文化,又构成了象征主义诗学建设的现实要求。对穆木天、王独清的“纯诗”理论价值的忽略是现代文学研究界历史的失误,应将其放在与闻一多、徐志摩的新诗格律论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行价值审定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人的语言观念中,明晰性一直被视为对语言的本质规定。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本世纪的英美理想语言学派,始终遵循的是对语言的明晰性的科学主义诉求,体现了西方人对科学理性孜孜以求的西叙福斯情结。与之相对应的是,汉语言十分强调语言及其言说方式的暗示性特征,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轮扁意象充分体现了汉民族语言的诗性智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阐释郭沫若“五四”时期文化、文学观念、文化思想史研究、文学创作实践的一些特点,说明他在当时对于融化传统文化、文学有价值成份问题已有自觉的理性思考。这种思考与复古派、东方文化派固守传统文化封建主义旧质的保守主义态度绝然不同,而对早期《新青年》派不无偏激的建设新文化观则是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3.
“五四”思想的民粹主义因子是温和而潜隐的,但从后来它的极端化引发的历史文化进程的灾难性后果来看,对民粹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早期所呈现出的面貌做一些本质性的梳理是非常必要的,它会帮助我们理解本世纪历史叙事中的主能指及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文学创作和相应的文学观念是“五四”民粹主义思想渗透的一个独特又重要的纬度,也是民粹主义在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体现,从“五四”文学这一视角入手,做这样的梳理将有助于许多观念的澄清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坛,现实主义文学贯穿始终,并且日渐发展,终成为主体的文学流派,而“五四”期间曾与异峰并峙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所经历的时间虽相对短暂,但它却以粗豪奔放、恢奇诡异的风姿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彩。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先进中国人的注意中心从政治革命转向思想革命,从社会解放转向个性解放,这种汹涌的社会思潮对直抒胸臆,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起了催生作用。胡适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说:“《新  相似文献   

15.
五四儿童文学的发生受助于外国资源的译介与引入。儿童文学先驱并非生吞活剥地"横向移植"外国资源,而是基于本土文化的立场,对其进行了中国式的接受。这主要表现为:以"启蒙儿童"为诉求,译介教育儿童的文本资源;以中国想象为基点,扩容"儿童本位"的社会效应。外来他者的引入制导着中国传统儿童文学资源的开掘,而注重思想显效性的取向则限制了五四儿童文学的审美性的艺术传达。  相似文献   

16.
美人幻梦文学中的女主角作为爱与美女神的置换变形,随着叙事文学的成熟而发展起新的神话体系,弥补了文学发生期女性神话的缺失所造成的文化空白。从原型批评的"置换变形"(displacement)原理着眼,美人幻梦文学的千变万化,归根到底主要是男女主人公身份的改变和性格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文学中的"茅盾传统",主要是指文学创作反映宏阔社会面及突出文学社会价值取向的"史诗传统"而言,这种传统萌于"五四",又在30年代有所延伸与发展。由此证明:体现"五四精神",在其后又有所发展的茅盾创作传统有着无可漠视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五四”传统就是高扬“自主意识”,积极地面对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变革,而不是离开社会和时代的“个人自由”。“自主意识”包括作为社会群体的“人”的自主意识和民族的自主意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高扬人的自主意识和民族的自主意识仍然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20.
"五四"时期,"海洋"作为一个承载着现代意识、世界想象和生命觉悟的特殊意象大量涌入中国文学,深刻改变了现代中国人的文化想象和世界认识,持续生发出一种新的生命气质和文化精神。在"五四"文学的海洋书写中,海洋成为现代理想灌注的新自然,成为凝结着世界图景崭新体验的异时空,其中洋溢着自我生命表达的"动"的精神。而对这现代文明转型中生发的海洋精神的深层读解,却长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