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纾论     
一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人。出身于一个小商人家庭,幼年贫苦,曾寄食于外祖母家。但极好学,十八岁婚于刘氏,岳父刘有棻,即以传统的程朱理学来教导他,让他读《呻吟语》,《五种遗规》,并同他讲道学源流,及立身安命之道。这是他接触程朱派理学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3.
文如其人:林纾的侠义书写小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坛泰斗林纾不仅在他的"聊斋体"小说中刻画了为数不少的侠士,而且本人具有极其鲜明、可敬可佩的侠义风范.其人其文,无异于书写了晚清民国又一段"文如其人"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4.
林纾与台湾     
近代福建名人林纾曾先后三次到过台湾,台湾的经历给林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梳理林纾的寓台经历和其涉及台湾的文献资料,除了对林纾生平事迹的考证有一定价值外,其中也包含着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重评林纾     
有一个历史人物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长期受委曲,他就是林纾。林纾生活在中华民族屈辱的年代,他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担忧愤慨。1884年8月的中法马尾海战,法国军舰击沉中国军舰十多艘,林纾闻讯,与林松祁在大街上抱头痛哭,十一月左宗棠来福州,林纾拦马控告主持军务者谎报军情。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后,林纾与陈衍、高凤歧、卓孝复等上书反对,后“每议论中外事,慨叹不能自  相似文献   

6.
近代福州三巨人的林纾与林则徐、严复,都是心系国家,深明民族大义的名家。五四时期,由于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将新青年同路人和先驱者变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敌人。以致后来将他视为反对新文化运动的玩固的守旧派。这是严重的历史歪曲。其实无论他早年的维新主张,中年后大量翻译外国小说,还是晚年为传统文化辩护,都是秉承了华夏赤子保种爱国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立场。精神脉络是统一的,而不是互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7.
从鸦片战争以后到五四运动以前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的萌芽期,其中翻译文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林纾一生翻译的一百多部文学作品中,有十四部是儿童文学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芽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林纾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其与现在不同的儿童观、翻译观和文学观.  相似文献   

8.
在域外文学的参照下,林纾较早地开始思考中国的国民性。他对国民性的剖析,甚至触及到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林纾并没有停留在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上,他还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目标和途径。林纾的国民性改造方案充满着矛盾,注定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的翻译家林纾开创了外国小说评介的先河,但其译作不尽完美,受到了鲁迅、刘半农等人的批评,钱锺书也撰文指出林纾的翻译是讹译的代表。正因为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后人对林纾的印象贬大于褒。使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来描述林译作品所呈现的特征,可引导人们对林纾进行合理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及客观的研究。通过对概念的系统论证和对现象产生根源的探究,指出了运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发展,守旧派反对的声浪也渐渐猛烈起来。因为当时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和指挥中心,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都是北京大学教授。而这一切都与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的积极支持与保护分不开.于是守旧派的代表林纾在1919年3月18日北京的《公言报》上发表致蔡元培公开信,妄图通过蔡元培之手来阻挠新文化、新文学的发展.蔡元培亦公开作答,这就是当时有名的《致蔡鹤卿书》和《答林君琴南函》,林书主要向蔡提出两点责难.其一是蔡氏所掌北京大学容许新文学的倡导,其教学内容之一是“覆孔孟,铲伦常”;其二是尽废古书,用方言  相似文献   

11.
林纾的文体论是其古文论的重要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之前及同时代的文体研究,直接承继《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传统。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之初,既有着对中国古典文体论的撷精取宏,又不乏顺应时变的更新迹象。在对古文体的分类释名,各类文体的创作方法,以及文体的风格和修辞,他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理解和作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西方文学翻译的第一人,林纾所要承担的重任是如何沟通东西方不同的伦理道德,使普通中国读 者也能接受西方文学作品中所透露的迥异于当时的异域文化。他对许多西方名著进行了有意识的中国化道德解 读,把西方的情性成功地转化为国人熟悉的伦理情感模式。这样,在叙事姿态和接受心理两个层面上,有效地践行 了对西方小说伦理观的转移和置换。这种有意识的误译现象,可以说是林纾为缓解西方小说中蕴含的中西文化价 值观念差异的一种努力。作者就林纾的文学翻译特点作一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3.
解释学认为,林纾误译是由译者理解的历史性引起的.林纾的理解和他前理解构成了解释循环,林纾的创造是受到目的语文化视域和源语文本视域等前理解影响,使得林纾的翻译会有意无意地误译原作。理解的有限性同时也让林纾视域与目的语视域和源语文本视域等产生距离,因此林纾的误译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翻译史上,林纾是一位争议较大的翻译家。不懂外文的林纾利用良好的文学功底,与他人合作先后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引人入胜,风靡一时。他把自己的翻译事业与国家实业相结合,通过翻译外国作品开启民智,宣传实业救国思想。另外,林纾对于翻译的目的、功效以及翻译时的具体问题、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当时译坛引起极大反响。  相似文献   

15.
林纾的成就除了众所周知的古文创作与文学翻译之外,尚有二十余部文史类选本存世,且皆有评注。就编选动因而言,林纾系列选本除了力延古文之一线以外,也有清末出版业尤其是商务印书馆的商业考量,以及新式教育下教材热的积极推动;就选本批评而言,独特的文本呈现、古文观念的显化以及评点实践的多元是其主要特征。显然,在清末民初的选本热潮中,林纾凭借大量的编选实践又为自己塑造了一个选评家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自号冷红生,晚称蠡翁,践卓翁,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壬午(1882)年举人。曾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著有《畏庐文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畏庐诗存》等。其《畏庐论文》19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原名《春觉斋论文》,1916年北京都门印书局出版。本书内容曾以《春觉生论文》为题连载于平报,据说是  相似文献   

17.
林纾的文体论是其古文论的重要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之前及同时代的文体研究,直接承继《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传统。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之初,既有着对中国古典文体论的撷精取宏,又不乏顺应时变的更新迹象。在对古文体的分类释名,各类文体的创作方法,以及文体的风格和修辞,他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理解和作法。  相似文献   

18.
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阐述了严复与林纾的译作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他们的译作着力宣传西方独立、民主和自由的理念,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了挑战,大大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与经济变革.同时,他们译介的作品丰富了文学主题和人称叙述,提高了小说的地位,使近代中国人对当时中国文学的现状有了清醒的认识,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纾以180多部“林译小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国人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域外艺术园地,第一次实现了中外文学大规模交流,而且以其译作的序、跋等形式,阐发自己在西方文学启发下所形成的新的文学观念,成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先声。本文试图通过对他的具体小说理论分析,阐述他的文学业绩对我国五四新文学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评品人物,儒家留给后世的传统方法和原则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桐城派”是应清朝国运而生的一大散文流派,自创始以来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文学理论由“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奠定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初期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清乾嘉年间,由于进步思想家和考据家、骈文家的抵制和排斥,影响不大,主要限于师友相传,但在“姚门四弟子”方东树、管同、姚莹、梅曾亮等的大力提倡下,尤其是因为他们倡导序事有体,行文简练的艺术形式,加之梅、管二人在当时的散文实践上成就较大,因而师法“桐城派”的人逐渐增多.清末,封建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