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变文校勘零札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各地刊物上相继发表了一批补校《敦煌变文集》(以下简称《变文集》)的文稿,足见学术界对于此项工作的重视,也是对于修订重版《变文集》的呼吁的积极响应和有力支持。笔者在完成拙稿《“亡空便额”校释质疑》(发表于《中国语文通讯》1983年第5期)、《敦煌变文校勘零札》(《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以下简称《零札》)和《敦煌变文校勘零拾》(《中国语文》1984年第1期,以下简称《零拾》)之后,又有机会重新研读《变文集》和诸家校订著作,复得有关校勘的笔记若干则,爰作《敦煌变文校勘零札补记》,以供《变文集》修订的参考,并继续向海内外专家们求教。  相似文献   

2.
王重民等六位先生整理校订的《敦煌变文集》,①迄今为止仍是研究敦煌变文的最好的校印本。该书出版以后,徐震堮、蒋礼鸿等多位先生先后加以补校辨正,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是,由于变文的校堪工作具有特殊的复杂性,留下来有待解决的问题仍属不少。笔者读《变文集》和诸家校订著作,在获益受教的同时,也发现一些应校而失校或  相似文献   

3.
回忆1954年底~1955年初,经过向达、王重民、周一良,启功诸位先生和我共同商讨后,决定采用一百八十七卷写本,即现在《敦煌变文集》内有卷号的目录。当时我们计划将敦煌俗讲、变文和通俗文学等资料出版一部“校印本”,一部“影印本”和一部“选注本”。关于“影印本”,后来因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认为出版“影印本”耗费太大,没有同意,此事遂作罢论。关于“选注本”,我记得,在1956年底将《敦煌变文集》“校印本”交去排版后,即筹备出版《敦煌变文选注》本。1957年春,我还特约和组织了对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开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罗振玉《敦煌零拾》(1924年)、刘复《敦煌掇琐》(1925年)、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1933年)、许国霖《敦煌杂录》(1936年)等率先辑录、整理韵书、变文、曲词、诗歌等敦煌残卷佚篇。王国维、刘师培、缪荃孙、陈垣、郑振铎、向达、王重民等又陆续撰写题跋、考镜源流、积极评介敦煌语言文学作品,为敦煌语言文学研究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全国解放以后,敦煌语言文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先后出版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1950年)、周绍良《敦煌变文汇录》(1954年)、任二北《敦煌曲校录》(1955年),姜亮夫《瀛涯敦煌韵辑》(1955年)、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1957年)、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1959年)等,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经过“文化革命”的十年停顿之后,从1979  相似文献   

5.
由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六位著名敦煌学家合校的《敦煌变文集》,自1957年出版以来(1984年又曾重印),已经满三十周年了。此书是历来变文辑本中最丰富的一部,对国内外学术界都有重要影响。由于原卷存在严重的误、脱、衍、例等情况和大量的俗字、俗语词,加上校录者当时条件所限,许多卷子是靠传录或摄成照片用放大镜放大才录下的,因此在校录过程中难免有许多疏漏。鉴于这种情况,著名学者徐震堮、蒋礼鸿率先进行了补校研究,尤其是蒋著《敦煌变  相似文献   

6.
《伍子胥变文》,由王重民先生等根据四个敦煌写本校录,收为《敦煌变文集》首卷首篇。该文演春秋伍子胥故事,写作时间约在唐末,是敦煌俗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但文中讹字疑义较多,郑振铎先生《中国俗文学史》在给此文以高度评价的同时,又感叹它“为了脱漏的过多,读起来也颇不易”。《敦煌变文集》在校勘方面作了初步工作。该书出版后,国内学者又续有校释,发明甚多,但遗留问题仍然不少。本文拟步时贤后尘,摭拾其阙漏,诸家校释偶有可议者,亦出以己见。限于学力,臆断妄说之处当所不免,谨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O.从《敦煌变文集》(简称《文集》,成文于公元4世纪末到10世纪末)和《老乞大》《扑通事》(简称为《老》《朴》,成书于公元14世纪期间)等文献中可以看出着曾有过助动词和介词两种词性。 《文集》采用了接近口语的文字,集了一些口语辞汇,大体反映了唐时口语形式。《老》《朴》是元、明时朝鲜人学习汉语的口语用书,真实反映了当时的  相似文献   

8.
张伯伟 《中国学术》2000,(4):269-279
即将出版的《程千帆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收录了先师的论著、创作及回忆录,兹列目如下。  相似文献   

9.
《兰州学刊》1986年第3期刊载的《试议拓展敦煌学研究的思维空间》(作者林家平)一文,指出了敦煌学研究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敦煌学的概念界定看法不一致,致  相似文献   

10.
一宗"当代精神文物" 杨煦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自徐梵澄先生2000年春谢世以来,经过整整五年的辛劳,《徐梵澄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编者)终于出版了.  相似文献   

11.
苏藏敦煌写本 王梵志诗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敦煌学界对王梵志诗的研究,大都限于伯希和、斯坦因劫藏的二十多种敦煌写本王梵志诗,至于沙俄时代劫藏的敦煌遗书内王梵志诗的情况,一直毫无所闻。及至一九六三年莫斯科出版《亚洲民族研究所敦煌特藏汉文写本解说目录》(以下简称《解说目录》)第一册问世以后,才向外界透露劫藏敦煌遗书的内幕,其中恰恰包括苏一四五六敦煌写本王梵志诗,卷末题有“大历六年五月日抄王梵志诗一百一十首”,它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王梵志诗写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学文献价值。但是,这样珍贵的唐人写本怎么会变成苏联亚洲民族研究所的“敦煌特藏”呢?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史语所购藏甲骨集》(以下简称《史语所》)释文的校读,共32条。笔者在通读该书并进行逐条释读的基础上,结合该书著录拓片、摹本、照片及现有成果,结合卜辞文例,核查释文里存在的漏释、误识等问题进行了一一纠正。在校对释文的过程中,校出9版与《甲骨文合集》(以下简称《合集》)重片,并遥缀卜骨一版。  相似文献   

13.
张锡厚同志编著的《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十月出版,以下简称《校辑》),根据二十八种敦煌写卷,并从唐宋诗话、笔记小说里钩沈辑佚,整理出王梵志诗六卷(另补遗一卷),共三三六首,向广大读者较全面地展示了这位唐初民间诗人的诗作原貌,显然是唐代诗歌和敦煌遗书整理研究工作的新的重要成果。编著者化了大量功夫,对所收入的作品作了认真、谨慎的校勘和注释,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敦煌写卷本身的情况十分复杂,如夹杂着许多俗体字、通假字和讹别字,夺衍误倒和字  相似文献   

14.
解梅 《西域研究》2003,(1):100-102
朱雷先生《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 (以下简称《论丛》)一书 ,已于 2 0 0 0年 4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论丛》共 2 6万余字 ,收入了朱先生在不同时期撰写的多篇重要论文。它们涵盖了作者对晋唐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典制、社会阶级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认识魏晋至隋唐历史许多方面的细节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论文视角新颖、观点精当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政治方面 :共 4篇。《出土石刻及文书中北凉沮渠氏不见于史籍的年号》一文 ,探讨了史籍漏载的“承阳”、“建平”两年号之归属。《敦煌藏经洞所出两种麴氏…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出版了。学习毛泽东同志进行社会调查的思想方法,其中包括如何研究家庭,从家庭认识社会的方法,它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中国今天的家庭和社会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以下简称“长兴讲经文”)原卷编号伯3808。由文中“适来都讲所唱经题,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序品”,卷末题“仁王般若经抄”知,此文叙讲之经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和《敦煌变文集》均视为变文之一种。“长兴讲经文”开首即由法师以一段骈文与一段韵文“颂圣”,并表明讲经的目的:“愿赞金言资呈寿,永固金石唱将  相似文献   

17.
陈烁 《兰州学刊》2014,(1):49-56
历史故事是敦煌变文的重要题材来源,其中如《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舜子变》《前汉刘家太子传(变)》等,在历史事实和史籍记载的基础上,大量融合民间传说而形成自己的故事结构与情节。仔细考察上述敦煌讲史类变文故事的核心要素,可以发现其与上古神话和古史传说的密切关系,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仪式文化内涵,既反映了古代成人仪式文化对敦煌变文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仪式文化在敦煌变文传播中的潜在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德辉 《云梦学刊》2005,26(1):141-142
新时期以来,古籍整理工作受到重视,刘禹锡文集整理成果叠出,先后出版了点校本《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以下简称中华本)、《刘禹锡集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以下简称上古本)、《刘禹锡诗集编年笺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及《增订注释全唐诗》之注释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简称《全诗》本)。以上著作固然在刘集整理笺释方面取得了多方面成就,但留下的缺憾也不少:只收诗文或诗歌而不及其他,笺注上重诗轻文,在校点、辑佚、辨重、辨伪、系年、笺释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使人们迫切期待文献收录更全备、校考笺释更精…  相似文献   

19.
张小平 《西域研究》2003,(2):105-108
本文对《敦煌愿文集》中的《亡考妣文范本等》、《东都发愿文》、《消灭念往生发愿文》、《尸陀林发愿文》、《比丘法坚发愿文》、《愿文》数篇对照《敦煌宝藏》、《英藏敦煌文献》,对其中的录文、校释作点校补。  相似文献   

20.
王重民先生整理校订的《敦煌曲子词集》问世之后,不少学者补缺正误,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但笔者学习《敦煌曲子词集》和诸家校订,间亦发现若干已校而误校或应校而失校或校订不误而举证不足的地方,兹择要整理如下,向方家与广大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