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显得弥足珍贵。各种各样威胁着小学生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容忽视,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问题也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存在的误区,并以建水县第四小学为例,分析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希望生命教育在普通教育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保护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漠沙 《老年世界》2006,(22):24-24
人的一生,年龄上的划分并不是惟一的标准,而幸福和快乐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有幸福感并时时创造幸福的人,在他的生命跑场上永无终点。许多老年人总在探讨这样的问题:老年人,如何创造人生的幸福,并保持这种幸福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3.
你值多少钱?     
当我提出"你值多少钱"这个问题时,卫道士的骂声会立刻扑面而来: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你问人值多少钱,难道人是商品吗? 每个人都有市场价格 市场是买卖双方交易的地方,任何东西要进行交易都必须有价格.当我们拿着自己的简历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的时候,就是想到市场上去推销自己,就是让自己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这时候,每个人就不是平等的了,也不是无价的了,每个人都必须被赋予精确的价格,才能够进行交易.  相似文献   

4.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而当前很多青少年对生命没有敬畏意识和保护意识。近年来,新闻上时有一些校园暴力、欺凌现象以及学生因学业压力或情感问题而作出轻生行为的报道,加强对青少年生命教育已然成为当务之急。正由童年时期向青年时期过渡的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生命的认识易产生偏差。从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教学这一角度来探讨对初中生的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生和死的客观规律性,引导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更好地利用生命。  相似文献   

5.
顾勤 《现代交际》2002,(7):52-53
今日的服装,早已进化为一种张扬个性,演绎生命,与外部世界进行无声对话的心情语言。都市需要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灵魂,可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梦想和躁动。如何化解这样的矛盾?这一季的时装设计师似乎都成了心理问题专家,鼓励人们在衣服上尽情撒野。这种“野”其实很有审美价  相似文献   

6.
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清醒过来,固然晚,但也总算醒了。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但又往往被各种欲望牵引着走向罪恶的深渊……  相似文献   

7.
真实的高贵     
海明威 《金色年华》2008,(12):62-62
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人生为例——它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麻线。丧亲之痛和幸福祝愿彼此相接,使我们一会儿伤心,一会儿高兴,甚至死亡本身也会使生命更加可亲.  相似文献   

8.
真实的片刻     
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说到真实的片刻,却似乎人人的感受都颇不一样。 其实在物理上,每个片刻都是真实的。云在飘荡,你看到了。花在盛开,你嗅到了。人们叙述,你听到了。蜜被酿出来,你尝到了。甚至你的触觉,冷的,热的,刺痛的……你都感觉到了。这些真实的片刻,都在一丝一毫慢慢积累成整个生命的感觉过程。  相似文献   

9.
赵镛 《老年世界》2014,(8):15-16
船,因为有舵而能远渡重洋;雏鹰,因为有翅膀而能在蓝天自由翱翔;人,因为有梦而铸就生命的辉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希望,作为一名80多岁的老人,从我的人生经历中,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梦想的实现,一定离不开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1 安妮说,其实在这世上,真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安妮说,宿命其实就是生命中某一瞬间偶然的选择和决定。安妮还说,每个女人都是条游在海中的鱼儿。安 妮其实说了很多的话,我记不起了。后来证明,安妮说的这些话都是对的。 认识牧童安妮的那天,我说自己是个杀手。我说,我每天都行走在各种大中小  相似文献   

11.
正无论你如何使用你的生命符号,大地只是轻轻一笑,接住你这个老苹果——不太圆润的句号。每个人都会变老,变得老态龙钟。纵然身体健康,感觉良好,年龄不饶人,这可不是数字游戏,岁数在增加,可是未来在做减法。每个女人到后来都会变成老太婆,英文叫carline old w om an。每个男人到后来也会变成一  相似文献   

12.
我的2007     
2007年,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众不同。有人失去亲人朋友,有人在酒吧买醉;有人炒股发财,有人找工作四处碰壁;有人贷款供房,有人为了工作疲于奔命;有人赶着结婚生子,有人忙着网恋和离婚……  相似文献   

13.
胡春涛 《老年人》2003,(9):55-55
各种“养生经验”、“长寿秘诀”中,常有“忘记年龄”一条。有人干脆自称“忘年人”。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老是记着自己上了年纪,就会背上“老字号”的包袱,活得不自在。只有“忘记年龄”,才能胸怀舒展,欢度晚年。老朽年逾七旬,从来没有忘记过今年是多少岁,也从来没有担心过鬼勾魂。事实上,只要未患痴呆症,每个老人都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忘记自己的年龄。年龄是生命标尺的刻度,是生命之树的年轮。年龄对于每个人绝对公平,决不会过了70岁又变成69岁。由出生到衰老以至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只有记住年龄,把握年龄,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  相似文献   

14.
真实的高贵     
周国平 《金色年华》2008,(11):55-55
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人生为例——它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麻线。丧亲之痛和幸福祝愿彼此相接,使我们一会儿伤心,一会儿高兴,甚至死亡本身也会使生命更加可亲。在人生的清醒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与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奇迹,永远不是我们所谓的"理性"能够度量的。在小希望生命濒危的每一个关键细节,都出现了神奇的转折。而这背后推力,如今细想起来,是从每个人心窝里迸发出的善良与爱,因共同的指向,凝结成无数个不可能的巧合,最后汇聚成了可以战胜死神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蔡成 《中外书摘》2007,(8):29-29
我曾向一位从事哲学研究的中山大学老教授提了个很俗气的问题:“何为幸福之道?”老人没回答我,却递给我这句话:“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将遇到三种人。”  相似文献   

17.
医生问答     
《女性天地》2010,(3):55-55
问:打120时该怎么说? 答:谁都知道遇到突发疾病或遭遇意外伤害时要打120,可拿起电话后,如何用最简洁的话语让急救人员准确了解各种信息,为挽救生命争取更多时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8.
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喜与忧,幸福的关键不是我们正拥有着什么,而在于如何看待自己的拥有。悲哀和烦恼遍布于每个人的生命,学会遗忘和忽略是美好生活的基石,沉湎于其中则是最大的不幸。  相似文献   

19.
临终关怀,让生命活得有尊严。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不可逃避的现实,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追求,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现在逐渐步入的老龄化社会,推动着临终关怀事业的不断发展。本文介绍了临终关怀服务现阶段在我国发展的状况,并分析出阻碍其发展的原因,针对不足之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幸福与伤痛     
这世上不曾受伤的人是没有的,每个生命都是与伤痕结伴而生的。那根维系弱小生命与母体的脐带被锋利的剪刀剪断的时候,历经炼狱般阵痛的母亲首先体味到一条新生命诞生时的那种幸福的晕眩。此后,生命便带着一个与之同在的真实的伤疤上路了。“这伤痕是上帝的签证,说,你来自一个女人的身体,你曾与她有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