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经过考释论证,汤显祖所写<潮音洞>等7首有关普陀山的律绝,当为诗人亲临所作,各诗叙及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景物、佛事,均与当地人文自然景观一一吻合.  相似文献   

2.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柳亚子诗选》有《赠邓小平》诗一首:嘘寒问暖费经营,泰气能消邓小平。出入车鱼宁有憾?播迁吴粤岂无名;狂奴肝胆吾轻剖,琐事眠餐汝总成。自是人间美男子,翻疑母性太多情。此诗系于1949年,前后标明写作日期的待分别为4月16日和4月23日所作,并加了笺和注释。笺云:作者当时因参加会议住北京六国饭店,对于党中央给予的照顾非常满意,写此诗致谢。注释云:“豪气”句:谓邓小平同志细致深入的关怀能令人豪气消释。“琐事”句:调小平同志宗自安排好诗人的生活。“翻疑”句:谓小平同志待人热情深挚,有若慈…  相似文献   

3.
魏源的<诗古微>是其今文<诗>学的代表作.魏氏治<诗>的指导思想是区分作诗者之心、采诗编诗者之心、说诗者之义、赋诗引诗者之义等数者.这实际上是承认了文本的多义性,且文本信息的解码是无法由作者来确定的,而取决于接受的各种具体环境.在这一总体思想指导下,魏源探求齐、鲁、韩三家<诗>的传承关系,通过辨章源流而发挥三家<诗>的微言大义,以求诗人作诗之义.这些都为后世的<诗经>研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5.
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在薛涛现存的91 首诗词中有44 首是酬赠诗。对薛涛酬赠诗英译的研究对加强译文读 者了解薛涛本人和薛涛的诗词创作都有着重要意义。关联理论翻译观是德国翻译家Gutt 将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领域中 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关联理论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明示到推理的交际活动,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交际的成功。文章 结合关联理论翻译观,对薛涛酬赠诗的英译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薛涛诗词及中国典籍的英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陆凯《赠范晔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早期五言诗中的妙品。它表达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怀念和深情厚谊。构思新颖,意趣横生,感情真挚,而又高雅出俗,读起来活泼亲切。一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诗中说的“一枝春”,已成为梅花的代称,也常作咏梅或别后相思的典故,而且成为词牌名。《辞源》、《辞海》中就有“一枝春”,“梅花使”等有关此诗的词条,可见此诗影响之深广。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权德舆写给妻子的诗不仅数量众多,引人注目,而且内容也有独特意义。从李白、杜甫以降,唐代诗人的赠内诗都是以男性中心主义的态度,着重描写妻子对自己的眷恋,而权德舆却是站在平等的立场,将妻子作为读者,表达各种情境中的对妻子的爱情,真切感人。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权德舆是“赠内诗”这一诗歌类型的确立者  相似文献   

8.
薛涛是唐代著名的乐妓,同时也是位出色的女诗人。由于她名媛、乐妓、女冠于一身的特殊身份,加之对诗歌不懈的追求,使其诗歌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考察她的诗作,大部分为酬赠诗,这些酬赠诗意象选取精工,情韵丰赡精彩。  相似文献   

9.
《诗》这古籍,肇于周初,形于歌舞,便与礼乐配合。溯其源流,周室的制礼作乐,配之以诗,乃自原始社会的巫术仪礼和原始歌舞衍变发展和改造而来的。浸而成为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使之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移风易俗,形成习惯势力,为巩固奴隶主统治阶级政权,和安定社会秩序服务。中经春秋战国,社会不断发展,制度随着变革,礼坏乐崩。逮及秦火,《诗》与礼乐脱节、分家,几成书面读物。然民间还是讽  相似文献   

10.
魏源的<诗古微>不仅是晚清今文经学的重要著作之一,而且通过对毛序说诗的质疑,通过对<诗经>意义层次的分析,极大地动摇了传统文学阐释模式的理论基础,打破了经学话语在文论中的垄断,恢复了文学的审美意义,在晚清文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的《游悟真寺诗》记述了“写经僧”即法诚的事迹以及“舌根不坏”的灵异传说 ,反映了唐代群众性《法华》信仰的痴迷程度以及作者本人的宗教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2.
马祖常的题赠道士诗以元代包容的宗教政策为背景,记录了道士的日常生活、斋醮科仪,以及其与道士的交往活动,并从这一独特角度展现了元代文人与道士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马祖常诗对“仙”意象的自觉追求,营造出了澹泊空灵与奇幻瑰丽的意境,在元代涉道诗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薛涛一生创作了500余首诗,是中国古代作诗最多的女诗人。薛涛一生赋诗四十余年,留存诗作92首,其中有酬唱赠寄诗35首。薛涛的酬赠诗,虽然不乏酬谢赞颂之辞,但并非都是官样文章,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后辈文人的关怀与鼓励,也有送别友人的愁绪,还有对远方友人的怀念与思念之情,更道出了薛涛归隐山林的心声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向往等丰富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寄陆补阙》诗中的陆某 ,文学界一直以为“名不详”。其实 ,这位陆补阙 ,就是与白居易、元稹同登贞元十九年吏部科目选科的陆复礼。由于元稹《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注将其姓名误作“李复礼”,于是后人对陆补阙是谁也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15.
瞿秋白同志曾将自作旧体无题诗两首书赠鲁迅。其中的一首是:不向刀丛向舞楼摩登风气遍神州旧书摊畔新名士正为西门说自由近读《申报·自由谈》,见有人说真正快乐的情死,却是《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此外,尚有“冷摊负手对残书”之类的情调,实在“可敬”。欧化白话文艺占领《自由谈》,正象国民革命军进北京城。欲知后事如何,只要看前回分解可也。因此打油一首。  相似文献   

16.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把这首诗作为抒情小品来举例的,有人认为这是李白“信手拈来”之作,窃不敢贸然赞同。 如所周知,诗是社会的产物。而抒情诗的特点又在于,它所抒发的虽是满腔的激情,却又是为一种特定的因素所触发的感情的涟漪,是那一刹那间思想火花的闪现。因此,我们要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就必须首先弄清楚作者写这首诗的客观因素,然后才能找出诗人的主观情愫,由表及里地去探讨诗人是怎样在诗里把他的主观情愫和客观感受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司马彪《赠山涛诗》"苕苕椅桐树"一诗的作时与主题,历来看法不一。文章运用史诗互证的方法,从司马彪与山涛二人的生平仕历出发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细致考察,认为两首《赠山涛诗》均当作于晋武帝泰始初,当时司马彪因品行问题未得仕,故赠诗于山涛以求荐举。  相似文献   

18.
19.
赠答诗是一种古老诗歌样式,如果说楚汉时期项羽作绝命诗其妻虞姬和之还不算赠答诗的话,那么汉桓帝时秦嘉的《赠妇诗》三首以及其妻徐淑所作《答秦嘉诗》;可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赠答诗。在此以后,文人以诗赠答互述友志,便屡见不鲜,成为一种专门的诗歌形式。以往文人赠答,在内容上虽也多少流露一些对现实生活以及政治的不满,但其主要的部分,还是叙说友情,应酬答对之类,属文人诗歌创作中较为闲适的部分。并且,赠答的彼此双方,或朋友,或君臣,象东坡与子由兄弟间以诗赠答的实在是  相似文献   

20.
岳飞(1103—1142)诗《过张溪赠张完》,载于《岳氏宗谱》,此诗写于建炎四年(1130年)春,一般人认为这首诗是岳飞登门拜访其在世友人张完时所作,又说岳飞偕张完长兄遵道之子大年,访张完墓时纪念张完之作。诗中"高人"是指张完。其实张完、张安国、张大年并非一人,且岳飞从未见过此三人。事实上,是张安国之子张充代兄张祟(礼部尚书)和诗一首,被他人误认为由张完和诗,而误传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