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白(701—762)字太白,出身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诗人平生怀有“济苍生”、“安黎元”的宏伟政治理想,但在封建社会里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反而遭到封建权贵的排挤和打击,因此,使他从思想上产生了极端的苦闷和不满的情绪,加深了对封建社会残酷现实的深刻理解。于是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某些反抗传统、蔑视权贵的叛逆精神,揭露和批判了当时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历史局限,他找不到出路,便消极退隐,求仙访道。饮酒作  相似文献   

2.
在学术领域里,提倡一种新说,或确认一种新说,都是十分艰难的。因为旧说先出,占有先入为主的优势;有的旧说,还可能借助某种“法定”的形式广为流传,因而极难撼动。对李白的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主旨的探讨就是一例。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一部影响很大的文学史著作是这样解说的:“梦境的自由美好,更加强了他对现实中权贵人物的憎恶与反抗。”[1]另一部很有影响的文学史著作解说道:“把神仙世界当作没有权贵、没有黑暗现象的无限美好的境界来追求。”[‘1还有一部流行很广的古代文学作品选本说得更明确:“通过梦游,抒写…  相似文献   

3.
4.
《梦游天姥吟留别》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是一曲追求理想的赞歌。 这首诗是李白天宝三年离开长安后,将从东鲁再次漫游吴越时而作的记梦留别诗。此前,李白曾在长安做过三年的供奉翰林,洞察了李唐王朝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加上性格傲岸不驯,蔑视权贵,招致了高力士等人的谗言诽谤,他对一切已感到极为失望,于是自请还山,愤然离京。虽然如此,李白仍然心存希冀,乐观进取,执着追求,不改初衷。《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他这种精神境界的形象反映。  相似文献   

5.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审美价值王康艺历来人们对李白作品的美学意义认识不一,各抒己见。《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作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人们对它也还有不完全理解的地方。人们往往把作者的美感形式与伦理道德作用割裂开来加以分析,以至于各有偏...  相似文献   

6.
《梦游天姥吟留别》(简称《梦》),气魄刚健雄毅,感情深沉强烈,思想深广浑厚,展示出其思想情感多层次的丰富内涵。在对《梦》的探究中,古今学者已提出了许多宝贵见解。本文只侧重就作品中几个尚待深入考察的问题,谈谈看法,管窥蠡测,未必有当。 一、“梦境”之神 《梦》中的“梦境”神奇,开合变化惝恍莫测。关于其神,或曰:写其热烈的“寻  相似文献   

7.
<正> 高中语文第三册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首著名的古典诗歌。它通过梦游胜山幻境的具体描写,表现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烈向往,寄托了不满时政和藐视权贵的抑郁心情。在对这首诗的多次教学中使我深深感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探讨:那就是对古诗文的讲解、如果仅仅限于训诂和支离破碎地解词释句,而忽视作品的内容及其思想、艺术对学生的感染和影响、教学效果必然事倍功半。这就好比鉴尝一座楼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里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谢公宿处今尚在”句。对这个句子中的“谢公”,一股注释是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喜欢游山;在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地方住宿。谢公游天姥山宿于何处?谢公是否独独指谢灵运一  相似文献   

9.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谢公宿处今尚在”句。句中的“谢公”,一般的注释是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喜欢游山,任永嘉太守时游天姥山,曾在剡溪地方住宿,有他的诗句“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吟”作证(见谢灵运的《登临海峤诗》)。但查阅《晋书》、《南史》,并据越地传说,对此注释颇有异议:诗中的“谢公”是否就是独独指谢灵运呢?李白梦游天姥山的途径与谢灵运走的路是相同的。“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  相似文献   

10.
经过漫长的演变,前人创作的游仙诗的创作主旨,结构模式和意象类型基本确立。创作主旨又可分为两类:列仙之趣和坎壈咏怀。发展到唐代,大多文人以游仙诗的坎壈咏怀为主题,创作达到最高峰。在结构模式上,此类诗作分为求仙缘起,仙途之中所见和求仙后抒发个人感怀。在意象类型上,游仙诗多以仙人,仙兽,仙景等为创作原型进而投射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愿景。本文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从游仙诗的三个方面去剖析梦境,从展开想象、个人感受到人生的感悟三次情感变迁中体味诗仙的精神变奏,理解游仙诗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11.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留别》)是李白最具艺术魅力的代表作品之一,作于天宝四年(745),即诗人被唐玄宗“赐金还乡”,离开长安,到达东鲁的第二年。其时正是李白思想上最抑郁苦闷的时候,那种遭受谗毁的激愤,壮志难酬的哀伤以及对前途的迷惘,是那样的无可排解而又不得不伺机予以宣泄。《留别》就是这种情绪的宣泄。因此,探讨这一作品的思想意义,对于我们认识李白,理解李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一些研究者过分强调作品的政治性,又忽视对李白思想发展变化的全面考察和深入  相似文献   

12.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本作《别东鲁诸公》,《河岳英灵集》又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话公》,题目互异。对其主旨的理解亦众说纷法,颇多抵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该诗叙及梦中游历,依次呈示梦中尼是,梦中奇景,梦中所遇,因梦生意。①范德机批云:“‘梦吴越’以下,梦之源也,人次话节,梦之波澜也。其间显而晦,晦而显,至‘失向来之烟霞’,梦极而与人接矣。”②.《唐宋诗醇》卷六调此篇“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若中间梦境迷离,不过词意伟怪耳。胡应麟以为‘无首无尾,窃冥昏默’,是真不可以说梦也…  相似文献   

13.
《正纬》是《文心雕龙》全书中常被人们忽略的一篇,是“文之枢纽”研究中较为薄弱的一环.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薄弱性及其带来的后果,就愈加暴露出来了.例如在对《文心雕龙》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的讨论中,持“以佛统儒”说的马宏山同志即以其对《正纬》的分析作为论据之一.而孔繁同志主要为与马同志商榷而作的《刘勰与佛教》一文则指出:“刘勰在《正纬》篇还提出‘圣训宜广,神教宜约’,表达了儒家不提倡多言鬼神的主张”,“其反对宗教神学的意义远远超出对谶纬迷信的斗争”,“这是  相似文献   

14.
一本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的好教材———评《宗旨·核心·追求》俞佳相由刘仁学、范军和张森林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重点项目出版的《宗旨·核心·追求———为人民服务理论与实践新探》一书已经出版了。这是一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落...  相似文献   

15.
<正> 贾谊的历史论著《过秦论》上篇,从先秦儒家的仁政主张和法家关于势的学说出发,分析总结了秦王朝短期灭亡的历史教训,归结到一点,认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在西汉初期思想政治领域里具有典型的意义,而且其描写很富有文学的色彩,历来脍炙人口。《过秦论》上篇陈述并分析了秦国八世兴亡的情势和教训。文章的主要篇幅用于述  相似文献   

16.
《第七天》分为七个章节描写了"我"在死之后,回忆起生前的点滴生活。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运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社会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同时又令人感到荒凉和苦闷。但是,荒凉的背后,却是作者对于温情的渴盼。本文着重从《第七天》的叙事风格、叙事主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充分利用出土资料和传世文献二重证据法,对《周易》丰卦卦爻辞展开深入的语言考释活动,认为丰卦文本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思想内涵,而且其文本符号形式与文本语义结构融为一体,文本编纂独具匠心。《丰》文本的解释过程,在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蕴含有深刻的语言理论和解释学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十九世纪末期荷兰的一本科幻小说AD 2065(中文译名《梦游二十一世纪》,日文译名《新未来记》)以及其中文和日文译本,来比较研究中日两国知识分子的不同反应和接受,以作为一个"跨文化"翻译研究的案例。本文先从该书的英文译本和杨德森的中文译本,透过文本细读,替原作者的科学幻想的知识性内涵进行文化史的定位,并窥测其启蒙式的"欧洲本位"的现代性意图。然后进入中日译文的仔细比较,并将之置于两国不同的历史脉络:晚清的改良运动和日本的"兰学"传统。最后经由日本译者近藤真琴在译文每一章后面的详尽诠释和反应──特别关于中日两国将来在东亚对抗西方的地缘政治地位──略作现代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傅说研究,确乎是个难题.它的困难在于,因年代久远而造成的"文献不足".因此,探讨其思想,有似"缘木求鱼",几近奢求.鉴于资料的匮乏,不妨放宽傅说研究的思考视域和文献检索的视野范围,重新审视古文<尚书·说命>的文本意义.古文<尚书·说命>传流千年本身,说明它已不单纯是一个史学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其文本自有不容忽视之价值.傅说思想因古文<尚书·说命>而带来的由"形"而"神",对于认识殷人思想的关注方向,无疑是一个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主席2011年1月8日访美,并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双方确定了中美未来战略合作伙伴基调,提出加强合作、增进互信,求同存异、互利双赢共识。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接受凤凰台采访时所言:"中美合作,世界一切问题就好解决,否则就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