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结合日语教学 ,对日语中助词的功能、种类等进行了阐述 ,通过对助词的意义、类别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用词搭配和接续关系的归纳和介绍 ,使得学生对日语中助词的使用和理解更加明晰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  相似文献   

2.
瑞金方言的四个体助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客家方言瑞金话中的四个体助词“挑”、“掉”、“里”、“休”在句中的分布作了详细描述,从中总结出这四个体助词的语法功能,并与普通话中的“了”作了对比分析,总结出瑞金方言中的这四个体助词与普通话的一些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复合格助词在日语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复合格助词的研究对象应该突破<日语教育事典>认定的范畴,即复合结构所含动词部分丧失了实质性意义,且具有与单一格助词同样的功能就可以认定.通过是否能与单一格助词替换使用可将复合格助词分为两大类,这样可以把有关复合格助词的研究从对单个词的意思和用法的零散解释提高到句法高度,即在语法结构中观察总结复合格助词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4.
普米语自主助词及其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助词主要加在不自主动词后,使本来没有自主性的动词获得一定的自主性,从而能够取得与自主动词同等的句法地位。普米语自主助词p■55源自动词p■55"做"。演变为自主助词的p■55仍处于进一步的语法化过程之中,目前还具有语用上的强调功能,兼有结构助词的功能和用法。  相似文献   

5.
瑞金方言的助词“去”、“却”和“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的角度详细描述了客家方言瑞金话中三个动态助词“去”、“却”和“来” ,并将它们和近代汉语的相应助词作了对比 ,指出它们正是近代汉语助词在瑞金方言中的存留。  相似文献   

6.
《老乞大》里的助词研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乞大》是我国元明时期朝鲜人学习汉语的会话书,作者试图通过对该书中助词的研究,反映近代汉语里助词承上启下的演变轨迹。该文只是此系列研究中的一部分,主要考察结构助词新旧因素互为消长的规律,重点剖析“的”字的多种句法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7.
从汉语史的发展来看,助词"的"在明代使用情况最为复杂。代表明代中后期北方话的文学著作《金瓶梅词话》一书中的"的"主要有这样一些功能:(一)用作结构助词。(二)用作动态助词。(三)用作表可能的助词。(四)用作语气助词。这些功能有的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下来,有的则消失了。  相似文献   

8.
彝语是分析性语言 ,虚词是其重要的语法手段。其中结构助词是虚词中起句法组织作用的部分 ,它不仅在功能上相当重要 ,而且数量比较多。而以往的虚词系统的框架受汉语的影响 ,因此有些分类不太符合彝语本身的特点。比如介词的设立 ,又如助词分为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和时态助词三个小类。在本文中 ,彝语虚词系统分为 :结构助词、情貌词、语气词和叹词四类。鉴于结构助词在虚词系统中的重要性和笔者做过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 ,本文除了提出虚词的新构架外 ,着重对结构助词的定义、分类和范围进行界定。其他类的虚词将另文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举例分析了彝语与其他同语支语言结构助词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如结构助词的丰富性、多功能性、多义性、后起性和发展过程的相似性 ,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 ,以及表现在结构助词次类中的诸多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歧路灯》中出现了的、之、个、得、者、哩、价、是共计八个结构助词,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角度考察,统计书中每个结构助词的用法用例及频率,并对结果分析归纳得出数据结论。在结论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十八世纪结构助词的用法,并将其与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的用法以及功能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构助词的发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1.
居延汉简助词有"之、者、所、是、第、以来、等、云云"8个,大多承袭先秦汉语而来。根据用法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结构助词、表数助词、列举助词3个小类,其中"所"既有结构助词的用法,也有表数助词的用法。结构助词"者"与先秦时期的用法基本一致,"所"和介词"为"构成被动句的用法得到了发展,"之"、"是"使用数量很少,用法衰落,与汉语史上这两个词的发展趋势吻合。表数助词"第"虽然产生于汉代,但在居延汉简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用法灵活多样;助词"以来"容易与和它同形的短语"以来"相混;"所"表概数的用法较为简单。列举助词"等"在有的简文中连续出现,用法得到了很大发展,使用数量多、使用范围广;"云云"汉代产生,具有书面语色彩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は’和‘が’在日语中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助词,副助词‘は’标示主题,格助词‘が’标示主语。单句中的‘は“が’的区别在于:(1)是一般性陈述还是一次性陈述;(2)是表示事物的状态、性质还是表示事态的发生;(3)是否眼前发生的;(4)是已知信息还是未知信息;(5)是否表示对比含义。副助词‘は’的主要用法是:(1)提示主题(2)表示限定否定范围。格助词‘が’的主要用法为:(1)表示存现句的主语(2)表示新信息(3)表示从句中的主语。  相似文献   

13.
"界"是句尾助词"了"的核心意义,其功能是表示"状态的变化".对<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有关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句尾助词"了"可以翻译成目的语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这进一步证明了句尾助词"了"并非"时"的标志,翻译中"时"的选择主要依赖于时间词语和其他语境信息.  相似文献   

14.
在"教材"的语法体系内,通过比较"来着"与其它动态助词及语气词语法功能的异同,认为"来着"应归入语气词,不应是动态助词.  相似文献   

15.
功能词翻译的难点其一是很难将语气融入译入语,其二是一种语言中的功能词很难用另一种语言进行精确表达。从语用功能角度考虑翻译的表达形式的方法还不能剖析动态助词的具体语用功能和翻译形式。以英汉、汉英双向平行语料为研究材料,对动态助词"了"的英语翻译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会对英汉时体对比和双语翻译提供一些亮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赣语岳西话时体标记的基础上,着重从复句或语段层面探讨岳西话句末“了”的性质和作用。岳西话句末“了”的表意功能可以概括为“凸A因,续B果”,“了”是因果复句中的后置关联助词。唐五代时期作为背景句的“VO了”,其“了”也有关联的性质,起“终A续B”的作用。近似后置关联助词,这是“了”从动词向时态助词虚化过程中的中间过渡状态。从复句或语段层面看,唐五代时期,“VO了”用作背景小句是多数情况,用作前景小旬是少数情况。当“VO了”充当前景句逐渐增多时,“了”就逐渐失去了关联功用.进一步虚化为单纯表示已然状态的时态助词。现代汉语的时态助词“了”,经历了“完成动词〉关联助词〉完成体标记”的语法化历程。  相似文献   

17.
日语提示助词中的类义词在词义和用法上的区别,特别是日语提示助词在篇章中和实际语言运用中的特点的研究,目前在语法学界也属前沿领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并且就助词而言,也是中国人学习日语的难关,很难掌握他们的意思和用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日语提示助词的语法、语义、语用。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的"维"字除几处作动词外, 均作助词, 包括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这种助词用法与"维"字在句中的分布有关."维"字居句首, 结构上表提引, 语气上表限定; 居句中, 结构上表确认, 语气上表强调.同时,"维"字在表限定或强调语气时, 如具有排他性含义, 则形成了仅独语气.  相似文献   

19.
“的”在武安方言中可用作词缀、动态助词以及结构助词。用作词缀时,已经发展出极具地方色彩的武安方言的 “的”缀词;用作动态助词时,与普通话中的“着”在用法上存在细微差别;用作结构助词时,其往往省略或读音弱化为“诶”。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和运用日语过程中 ,格助词是比较难以准确掌握和运用的 ,人们往往习惯从格助词本身去分析其语法功能。从动词词义决定其格助词在句子中的构式的角度看 ,格助词 [と ]表示行为动作的共同主体 ,格助词[に ]表示行为动作的承受者。进一步说 [~と会う ]所表达的这一 [会う ]的行为动作是双方共同的行为动作。[~に会う ]所表达的这一 [会う ]的行为动作是单方面的行为动作 ,另一方是这一行为动作的承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