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作为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统战历史资源,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着力打造西柏坡统战文化名片,对于深刻把握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由来,对于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的重要法宝作用,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百年来,统战和安全两种价值导向形塑了中国共产党社会组织政策的变迁图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与社会组织结成了共存共强关系,社会组织政策的基调是全面统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组织发展问题等同于安全问题,社会组织政策的基调是安全至上;自改革开放至新时代,统战因素渗入社会组织政策目标之中,社会组织政策的基调是安全为主、统战为辅;新时代,党对社会组织的"放"和"管"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均衡,社会组织政策的基调是强安全、强统战。党的社会组织政策百年变迁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社会组织政策变迁的政党主导性、保持社会组织政策与政治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坚定对社会组织政策框架的自信、实现统战与安全之间的动态平衡等。  相似文献   

3.
"西柏坡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创造性地运用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的一系列有效做法与宝贵经验的综合与提炼,具有"决胜""转型""辉煌"三个方面的特点。其核心内涵包括:"全面从严,加强党建"的党建经验、"善抓机遇,勇于担当"的军事经验、"动员协商,惠民为民"的统战经验。"西柏坡经验"既是理解中国共产党西柏坡时期成功之道的钥匙,也是对"新中国从西柏坡走来"的内在逻辑阐释。它启示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中,要以加强纪律为"中心一环"推动全面治党,以勇于担当为前提干事创业,以确保群众利益为赢得人心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从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从陕北来到西柏坡,到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以及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由陕北东渡黄河到达西柏坡,再到1949年3月党中央迁往北平,两年多的时间,使西柏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最关键阶段的战略指挥中心。一段特殊的历史使得西柏坡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西柏坡精神。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5.
西柏坡是毛主席、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实现了中国社会从战争转向和平、从革命转向建设、从农村转向城市的伟大转折,奠定了共和国大厦的基础。这个时期铸就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永远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再创辉煌。 毛泽东:“进京赶考” 自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到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总共1年零10个月的时间。这一时期,党中央、毛主席组织  相似文献   

6.
正考察"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惊人变革,可以生动地看到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先进文化的选择使我们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为人类的现代化进程增添了辉煌的范例;先进文化的选择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壮大,开创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崭新篇章;先进文化的选择使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上审视世界,以改革开  相似文献   

7.
正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太行山东麓。西柏坡始建于唐代,原名柏卜,民国时始称西柏坡。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58年,因修建水库、革命遗址搬迁。1970年开始,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进行复原建设,复原总面积  相似文献   

8.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课题。2012年新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上专门就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西柏坡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革命文化,对保持党的纯洁性具有重要价值。弘扬西柏坡精神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精神动力,是巩固党的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牢记“两个务必”,弘扬西柏坡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
"政策试点"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智慧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创新的重要模式。基于经验事实和理论逻辑分析,"政策试点"具有四维功能,即有助于把控改革创新风险、降低改革创新成本、化解改革创新阻力和提高改革创新概率。  相似文献   

11.
<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中央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立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的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新的战略思想、战略要求和战略部署。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党立党之魂与强国兴国之魂的有机统一体,也是一个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的精神体系。深化西柏坡精神研究,拓展西柏坡精神的研究领域,需要站在"四个全面"的视野下,从以下六个方面着眼用力: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党员干部践行自我革命的实质,就是在自我批判的同时不忘初心使命,充分吸收一切有益因素,积极创新,实现自我超越。具体而言,可从生成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等内在机理进行分析。中国共产党对管党治党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是其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我革命的基本观点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党员干部自我革命的探索拓展是其理论逻辑,新时代党员干部践行自我革命面临的新挑战、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需求以及增强党的凝聚力引领力的重要支撑是其现实逻辑,自我批判精神、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是其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3.
刘立军 《领导科学》2013,(14):33-35
在"政党—国家—社会"的逻辑中,执政党对社会实施有效管理,既包括秉持社会公正的宗旨运用政策工具,也包括适应市场经济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方式和手段。在新形势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当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经验和优势,整合各方利益要求,多路径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探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新模式、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1947年5月,中央工委决定入驻西柏坡;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宣告成立。11天之后,毛泽东即在党内首次宣布:要用5年左右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蒋介石。而在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仅用1年零10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任务。这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军事上的胜利。其实,战后许多国民党将领提及这一时期国民党政权和军队的土崩瓦解时,几乎没有一个服  相似文献   

15.
张豪 《办公室业务》2023,(23):24-26
文章探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理论、历史、实践三重逻辑出发加以分析。理论逻辑是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史使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历史逻辑是指党在历史使命的百年探索中实现了国家繁荣、民族富强的历史任务;实践逻辑是党确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路线。对历史使命的逻辑阐述,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讨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全会作出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党中央以文化为主题召开中央全会,就是为了使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一致、相协调,实现我国各个建设领域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但要担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责任,也要把赓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是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等,大力弘扬和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芬 《领导之友》2012,(7):43-44
"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独特文化———党史文化。大力弘扬党史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促进科学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需要科学完善的政策来保障。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政府和中国社会而言,要保持经济社会科学永续发展和政治稳定有序运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好的政策连同塑造它们的理性、行为和制度的渊源——民主与科学须臾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0.
城市接管是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石家庄最早用鲜活的实践经验,回答了进城后建设什么样的政权,如何建立政权,新政权如何在群众中扎根等问题。其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走过弯路的教训。石家庄城市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破解了中国共产党执掌城市政权面临的历史性新课题,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做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