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我们每每惊叹于写作圣手的匠心独运。一些看似平庸的素材,一旦到了他们的笔下,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为我们送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气息。花开花谢,潮涨潮落。生活在变,世界在变,而看似不变的却是我们"水波不兴、岁月无痕"的平静工作。我们每每慨叹于年年"炒冷饭"的无奈,常常自卑于岁岁"倒旧酒"的枯涩。我们的写作如何才能获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转机?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作《望  相似文献   

2.
<正>无论是画中国画,还是西洋画,在有了构图之后,我们都要先行勾边打底,再分层着色,最终完成一幅画稿的绘制。完成的这幅画能否赢来一片叫好之声,一是看构图是否别出心裁;二是看着色组合是否不落窠臼,显现画家鲜明的个人倾向。实践证明,画廊里的诸多作品,也只有那些打破陈规、推陈出新的作品最能亮人眼球。  相似文献   

3.
公文是我国各级机关履行职能、实施管理的有效工具和重要手段,其制发、办理和管理必须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如行政机关遵循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党的机关和军队机关遵循的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中国人民懈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这些法规性文件对公文处理所作的种种硬性规定,是公文处理法定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公文是党政机关施政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传达政令、指导工作、管理社会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机关的对外形象,反映了机关的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机关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积极探索公文的体例格式、语言特征,把握其写作特点,对于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党政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以文辅政的作用,实现公文写作与处理规范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结合多年来从事公文审核工作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行政机关公文的写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在公文修改中,修改立意的情况相对少见,因为立意的修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动作"。但有些情况下,必须对公文的立意做相应的调整或修改,主要原因有:一是偏差。文章的立意和领导要求、相关文件精神有明显不符,根据领导要求必须做相应的修正。二是脱轨。作者的写作一开始是在"正道上",但写到后来就偏离了方向,产生了文不对题,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三是无骨。通篇看来,文章只是一堆文字的"散放",没有因注入"立意"而获得新的生命。四是平  相似文献   

6.
我在教公文写作时,根据实际抓了三个环节,采取了八种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个环节抓讲解知识,采用“求同方法”和“求异方法”。讲解公文知识时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采用“求同方法”把公文中相同的特点找出来,讲清楚,如公文的政  相似文献   

7.
<正>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行使管理职能、处理日常事务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一般来说公文具有由法定作者制发、履行法定的程序、具有规范的格式和法定的执行效用等特点。因此,在公文的写作方面也有一些具体的处理规则。一、行文应确有必要公文是一种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和处理公务的媒介工具,其发文主体是党  相似文献   

8.
正一串珠链的各个珠子,之所以能攒在一起,是因为有一根贯穿始终的线绳。这根线绳,使它们成了既各具情态,又相互勾连的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相得益彰、美轮美奂的统一风格。一篇公文正如一串珠链。各部分的内容宛如一个个的"珠子",要致密地连在一起,也必须要有一根统摄全篇的"线绳"。这根"线绳",不论明或暗,粗或细,长或短,整或散,浅或深,都不可或缺;缺之,文章将一盘散沙。这根"线绳",关乎文章的逻辑,影响文章的  相似文献   

9.
<正>平时,我们常听见有写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项工作我都没参与过,这篇稿子该如何写?稿子要得这么急,该如何是好?这样的体裁我都没接触过,怎么写?领导都不讲,到底该写什么呢?类似的问题,常常让一些写作者愁肠百结。然而,对一个身经百战的老手来说,这都不成问题。他们在面对各种急难繁重的写作任务时,都能气定神闲,游刃有余。这离不开经过千锤百炼而获得的过人技艺。对一名志向高远的公文写作者来说,我们不只要掌握好公文写作的"看家  相似文献   

10.
正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作为公文反映对象的"事理",也概莫能外。一篇公文,其写作的要求有很多,而"合理"是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就公文的反映对象来说,"事"为基础,"理"是标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公文无论叙"事"还是说"理",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入之于文,要符合逻辑,见之于举措,要合乎事  相似文献   

11.
所谓段首句,即通常居于文章一段之首的句子,也就是文章段落的第一句话。本文所谈的段首句,并非一切文章的段首句,而主要是指公文材料的段首句,也即公文材料每一部分或每一段落的第一句话。这是一段文章的"起笔"句,具有奠基性、定调子的意味。一、段首句的作用其一,打开场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则材料、一个讲话,第一句话如何写,能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吸引读者,抓住听众,赢得认同,至关重要,写得好就能抓住读者和听众,给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字工作的处理变得越来越简单。人们不愿意静心思索,认真写些有深度、有见解的文章,一旦离开电脑,离开网络,需要亲自动笔写的时候,就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对于工作开展和个人成长都非常不利。从事机关工作的人员需要转变思想,勤学苦练,把写作公文当作一种修行,提高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在党政机关工作,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前途和发展,本文从写作前的准备到写作构思及把握公文写作的特点等方面谈一些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四、矫正者,既改且修矫正,即匡正,纠正,正曲使直之义。对公文送审件的矫正,为领导职责所在,不可委与他人,有失职守。修改公文送审稿,领导者当独具慧眼。慧眼,佛教指能看到过去和未来的眼力,今泛指敏锐的洞察力。对待文稿,领导者要有头脑,有眼光,运用脑髓,放开眼  相似文献   

15.
<正>过去在农村生活,看见老乡们每年都要干不少移栽的活儿。比如说插秧,要提前几十天把稻种撒播在专门压平的苗田里,等插秧季节来临,便把已经长高的秧苗一棵棵地移栽到大的田块上。其实,不仅是粮农,菜农和果农也是如此。移栽是农业生产和园艺栽培中常用的方法。经过移栽的庄稼往往容易长高、长壮,收成也要高许多。这种"移花接木"的方法在公文写作中也很  相似文献   

16.
应命性(也叫受命性),是公文写作有别于其他文体写作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公文写作的应命性呢?从机关领导对公文内容的控制程度来看,”应命性”大体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由此秘书人员在受命起草公文时也应相应地采取三种不同的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公文作为社会政治集团表达意志的文书,其撰写和处理必须遵从特定的规范。它的这种规范包括诸多方面内容,诸如文种使用规范、格式拟制规范、行文规范、管理利用规范以及语言麦达规范等等。然而在现实的使用当中,公文写作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包括格式错误、文种使用错误等,究其原因,在于对公文不够熟悉,能力达不到,对公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在策略上,本文提出了应引起应有的重视、要掌握规范化的特点、注意严肃性、认识规范的作用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古今中外经典名作的产生,都离不开作家对相关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离开了"生活的真实",是谈不上"艺术的真实"的,遑论成为传世的精品名作了。屈原有了和楚怀王的矛盾与亡国的忧患,就有了《离骚》;杜甫有了安史之乱中的痛苦流离,就有了《北征》、"三吏三别";施耐庵深入崇山峻岭攀树观虎多日,就有了"武松打虎"的精彩篇章;曹雪芹有了大家族的破败之痛,就有了《红楼梦》;鲁迅请人讲"押牌宝""推牌九",  相似文献   

19.
正标题者,文之机杼也。一篇公文的各级标题,正如房屋的窗牖和梁柱,支起了整个构架。好的公文标题,不仅使文章的内容串珠成链,环环相扣,也使文章气韵贯通,纲举目张,赋零散的原初材料以生命。因此,精美的各级标题,犹如一盏盏明灯,能够照亮全篇,使公文写作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五把标尺"——拟好标题的要求语言要惹眼。公文的标题不一定要追新逐异,极尽辞藻堆砌之能事,但一定得字敲句打,精雕细琢,正如房屋的梁、椽、柱一样亮堂、簇  相似文献   

20.
<正>公文固然是因公务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定文书,但它同样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写作活动的"个人主义",使得公文写作在规范之外,必不可免地"染"上一些新气象、新元素,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创造。无数个"个人主义"的叠加,就使公文写作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获得新的发展力量,并由此不断吸收时代精华,持续向前发展,逐步实现表达效果的最优化,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