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对高龄患者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6例高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在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尿潴留发生率更低,住院费用更低,二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腹股沟疝患者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适应症更宽泛、手术时间短、可尽早下床运动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并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TAPP)技术治疗老年人股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行TAPP手术治疗的36例老年人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血清肿发生率为8.3%(3/36),排尿困难发生率为5.6%(2/36)。出现术后深静脉血栓2例。无局部异物感、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36例患者均随访6~20个月,无复发,无补片感染及慢性疼痛。结论对于老年人股疝的治疗,TAPP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局部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6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局部阻滞麻醉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疼痛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8±11.7分钟,术中发生中重度疼痛(VAS级评分≥4)6例,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8±1.2小时,术后发生切口浆液肿8例,阴囊积液2例,尿潴留1例,无切口感染发生,平均住院时间5.5±2.9天,术后随访6月~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局部阻滞麻醉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高效的,但应注意加强术中监护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复发腹股沟疝治疗的理想手术术式。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苏尼特右旗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58例复发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n=29)与治疗组(无张力疝修补术,n=29),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显著缩短复发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并发症少,预后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3D-MAX补片在老年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斜疝14例,直疝8例,双侧斜疝2例,直疝+斜疝1例,双侧直疝+单侧股疝1例;均应用3D-MAX补片实施TAPP手术。结果全部26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7±21)min,平均放置补片时间(186±47)Secs,平均住院时间(8±3.7)d。术后均顺利恢复,随访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3D-MAX补片用于老年患者TAPP手术安全可靠、疗效肯定,同时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观察组)行超早期(7小时内)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35例行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情况、术后再出血与术后1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0%以上者52例(92.9%),血肿清除率60%~89%者4例(7.1%),对照组血肿清除率90%以上26例(74.3%),血肿清除率60%~89%者9例(2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2天再出血率(8.9%)低于对照组(25.7%)(P0.05)。观察组术后1月患者的痊愈率(53.6%)高于对照组(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高,可预防术后再出血发生情况,促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于手术切皮前15分钟给予对照组皮下注射2ml 0.9%氯化钠注射液,给予观察组皮下注射2mg盐酸氢吗啡酮,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各个时间点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拔管时、拔管后10分钟及拔管后30分钟MAP与HR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可有效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使用多抹棒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80例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使用多抹棒关闭切口,对照组使用可吸收线关闭切口,观两组术后切口疼痛,切口愈合情况和患者对切口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患者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抹棒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做好健康宣教和术后切口观察是护理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我科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以相同方法术前准备,开通静脉通道,术中监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微泵恒速泵入,对照组注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同样方法全麻诱导、麻醉维持、术中肌松间断静注,手术结束后送PACU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血压、心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后5分钟、拔管30分钟纪录的血压和心率情况比较,两组间心率在术后5分钟即有显著差异,在拔管30分钟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明显较对照组稳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Ramsa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为主,无呼吸抑制,观察组中10.2%(5/49)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中36.7%(18/49)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好、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腹腔镜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消化外科行腹腔镜根治手术的124例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阻滞进行麻醉。比较麻醉前(T_1)、插管后5分钟(T_2)、气腹后15分钟(T_3)、拔管后5分钟(T_4)、术后2小时(T_5)时,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1天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T_1,T_2时,两组患者MAP与HR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T_4,T_5时,联合组患者MAP与HR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内,两组患者各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腔镜根治手术患者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方案效果较为满意,安全性良好,有利于其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液体加温联合充气保温毯保温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保温,试验组行液体加温+充气保温毯保温护理。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时间为(92.08±11.98)分钟、手术时间为(91.39±12.25)分钟、苏醒时间分别为(14.29±3.10)分钟,均短于对照组。术中输液量为(921.65±52.18)ml、术后24h引流量为(299.32±23.78)ml、术中冲洗量为(428.32±33.65)ml、尿量为(241.65±21.98)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5℃≤体温36℃、外感发热反应、寒战、体温35℃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前实施液体加温+充气保温毯保温护理可有效缩短麻醉复苏时间、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输液量、术后24h引流量、术中冲洗量、尿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对照组(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和嗜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在气管插管后5分钟、手术开始后5分钟、15分钟时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也要慢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36%和28%,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4%和8%,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是一种安全、见效快、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麻醉方法,值得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平片式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手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640例(681侧例)老年人Lichtenstein手术,观察手术指征、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活动时间、伤口疼痛、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术后尿潴留6例,阴囊积液6例,血清肿4例,本组病例全部痊愈出院.随诊6个月~53个月,未见疝复发.无手术切口的慢性疼痛和异物感,腹壁活动不受限制.结论 就疝修补术而言,目前有多种无张力疝修补术式,但从手术对老年机体的创伤性、安全性和易操作性等方面来比较,现在还没有其它术式可以代替Lichtenstein手术,Lichtenstein手术仍为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应用超薄轻质聚丙烯网片,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4例肝胆切除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肝血管瘤患者44例,胆囊结石患者36例,肝囊肿患者24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104例患者分为行腹腔镜手术60例为观察组以及行传统开腹手术44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行肝胆手术的患者经腹腔镜下进行手术,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心胸外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0例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则行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7.3±30.6分钟,高于对照组的121.2±25.3分钟(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211.7±50.9ml,胸腔引流量911.1±206.8ml,术后住院时间11.2±2.6天,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治治疗后第1天、3天、5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共有1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27.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45%(χ2=3.9286,P=0.04740.05)。结论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5分钟给予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30m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等量0.9NaCl。结果两组患者的躁动评分,对照组患者躁动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结束前15分钟给予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30mg,可预防或减少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材料补片进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差异。方法回顾分析70例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行轻质量型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33例,行传统的聚丙烯重质量型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37例,比较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情况、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疗效及慢性疼痛和异物感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质量型补片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3.0%(1/33)低于重质量型补片组的10.8%(4/3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质量型补片组术后异物感发生率15.2%(5/33)低于重质量型补片组的45.9%(17/37),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轻质量型补片进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可靠的,能有效地减少术后慢性疼痛和异物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NEIHE)与血肿穿刺引流术(HPD)治疗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8例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的炎性因子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48小时血肿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的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血肿穿刺引流术比较,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较少、预后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术式与传统开腹术在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老年胃肠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试验组28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行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治愈率、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无显著差别,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较开腹术对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手术时间少、恢复快、感染率低等优势,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围术期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天、3天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白细胞介素-6及皮质醇恢复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23. 3%,观察组则为6. 7%。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