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达军 《领导科学》2006,(11):50-51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对我们党惩治和预防腐败、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修身治家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官德修养与家风培育密不可分,官德决定家风,家风影响官德。因此,领导干部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还须高度重视良好家风的培养,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领导干部修身治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宗旨和纲领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除了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任何一党之私。清除腐败,实现廉政,既是政治文明的要求,也是衡量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在大力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下,要树立优良党风,建设一支有思想、有力量的党员队伍,切实做好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要件,是一个人精神建设的第一环境,对个人道德修养与高尚人格的培养产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力度,构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长效机制,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风文化,赋予党员家风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设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3.
4月19日,党中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穿活动的全过程,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收到实际效果。党中央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实质上是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树立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好家风是一个家族的宝贵财富,是子女正"三观"的重要基石、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好家风出好干部。然而现实中,一些家庭特别是领导干部家庭,在培树家风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提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如何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在党政机关和社会舆论中引发热议。举家贪腐为家贪腐今年年初,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广东省纪委公布的两组数据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贪腐官员家风问题的关注。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统计,2015年2月13日至12月31日,中央纪委共发布34份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其中21  相似文献   

7.
问题27:谈谈树立良好家风的经验体会。时限:6分钟。出题思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齐治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能治家,怎能治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家风,决非小事,它既集中反映家长的真实品格,又涉及执政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直接而强烈地净化或毒化社会风气。因此,家风欠佳且未能切实改正者只能下台。本  相似文献   

8.
<正>胡锦涛同志1月12日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做重要讲话强调,要着力在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中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就是放不下"面子",特别讲究"脸面""体面""场面""表面"。究其原因,主要是"面子"的利益效应诱惑一些领导干部跟风追求,心系"面子"使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从业之根本,社会不正之风极大地助长了"面子"的发展势头。消除领导干部好"面子"现象的危害,应做到消除腐朽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根除不良嗜好,培育扎实稳健的好作风;消除"权老大"思想,做守规矩的人;消除监督死角,树正气新风。  相似文献   

10.
<正>《三字经》云:"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五常",即,仁,仁者爱人也;义,义者宜也;礼,礼者体也;智,智者睿也;信,信者诚也。笔者认为,这"五常"可以给女性领导者在提升自身素养方面以有益的启示。一、仁者爱人也"仁"是儒家官德思想的灵魂,在这里的意思是树立公仆意识,不忘公仆本色,用博大的情怀爱民、爱才。当前,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部分领导干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  相似文献   

11.
<正>策划人语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力量,是家庭为子女们树立的价值准则,更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良好的家风是可以与人相伴一生的正能量,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的作用。他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  相似文献   

12.
换届工作涉及一大批领导干部的进退留转,历来被看做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的一次重大考验。领导干部是换届的当事人,能否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关系到换届风气和党的形象,考验着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和胸襟气度。当前,换届风气总体上是好的,  相似文献   

13.
廉,立国之要;清,为政之根。但要做到清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也不是一个人的事。元朝张养浩曾说:“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这一判断,尽管有失偏颇,但其中点明家风与官风的相互关系,尤其值得当今领导干部深思琢磨。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涵育民风、官风的基本单位。古人还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这正是打通“国”与“家”、打通“官风”与“家风”的最凝练概括。如果有好的家风,家人就是清白为官的第一道屏障:相反,如果家风败坏的话,家人就是清白为官的第一道障碍。  相似文献   

14.
<正>坚定的组织观和牢固的群众观,历来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因为领导干部在党的执政体系和工作链条中,一头连接着上级组织,一头连接着人民群众,对上,要"观天气",与上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对下,要"接地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观天气"与"接地气",实质就是组织观与群众观,这是领导干部为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解决的两个前提问题。如何观天气、怎么接地气,切实做到组织观与群众观相统一、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一致,需要研究和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家风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深厚文化积淀,是中华文明家庭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厚重感,闪烁着文明的印记与时代的光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不同的场合,对家庭、家风、家教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围绕家风建设发表的讲话,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认真梳理与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涵养优良的家风,率先垂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权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权力空间将进一步受到约束,领导干部的权力进一步受限,也势必对政府的运转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领导干部如何在权力受限的情况下,用好手中权力,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合理运用权力,适当下放权力,擅长借用权力,敢于晒出权力,统筹配置资源,努力做到"限权而不限能"。  相似文献   

17.
<正>领导干部要通过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着力搞好家庭建设。一要注重家庭。在家庭生活中,领导干部要注重自身的家庭美德修养,正确处理夫妻关系、子女关系、兄弟和妯娌关系等,在家庭中树立一个有责任心、注重亲情、  相似文献   

18.
<正>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采访多位知名人士、企业家、作家和普通民众,引发公众对"家风"的关注与热议。"家风"的内涵是什么?现代家庭如何培养和传承优良的家风?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记当年,吓腐鼠,叹冥鸿。衣冠神武门外,惊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从党的形象的角度,深刻指出了改进党的作风的必要性,值得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思考。 党的形象的好坏,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而党的形象的树立,靠的又是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的行动。人民群众看待我们党,不仅是看党的纲领和宣言,看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更重要的是看他们身边和周围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看他们是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贾晶 《办公室业务》2022,(20):188-19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红色家风文化,又注重赋予时代内涵以新意。这要求我们要在守正创新中把握习近平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观的哲学意蕴,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析习近平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观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