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官箴》是古代汉族居官格言的著作,主要记载做官的规诫。南宋诗人吕本中(1084-1145)所撰《官箴》可谓古代《官箴》之最,其一卷首条开头即云:"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清乾隆年代四库馆臣称赞此三字"千古不可易,固有官者之龟鉴"。梁启超在《新民说·论公德》中说:"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其  相似文献   

2.
南宋官员吕本中,在所著《官箴》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对此,后人石渎子有着一番深刻的阐释。石渎子说:“清、慎、勤三字乃居官之真修。不清,则我取一也下取百焉;我取十也,下取千焉。我以之适口,民以之浚血。我以之华体,民以之剥肤。我以之纳交游,民以之卖妻子。我以之遗子孙,民以之损田庐。我以之恣歌舞,民以之啼饥寒。伤哉!以此思清,清其有不至乎?不慎,则一出令之误也,而跖盗之弊生。一听言之误也,而雍敝之奸作。一用人之误也,而狐鼠之妖兴。一役使之误也,而劳怨之声起。一听断之误也,而劝惩之道塞…  相似文献   

3.
官廉     
高公树判南安,独标一“廉”字。尝问州吏曰:“为官清、勤、慎,何者当为先?”吏有言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用典》一书共分"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劝学、任贤、天下、廉政、信念、创新、法治、辩证"等13个篇章。其中,多个典故都来自河南内乡县衙的楹联或官箴。该书在"立德"篇中引用"廉不言贫,勤不道苦",并注明原典为"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  相似文献   

5.
“清、慎、勤”三个字,在清代出现的频率应该是最高的,它实际上就是清朝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的为官之道,也就是清代官吏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6.
正座右铭,指古人把格言警句铭刻在座位右边常见之处,以此激励与警诫自己。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有所作为的官吏都有座右铭,比如,清朝廉吏牛运震。据《清史稿·循吏》记载:牛运震,山东滋阳(今属济宁)人,雍正进士,乾隆三年(1738),曾任甘肃省秦安等县之知县,常以三字诀作为座右铭,即:"一曰俭,二曰简,三曰检。"此三字,音同义异,言简意赅,是其为官从政之经验总结,亦是其为官准则。一曰:俭  相似文献   

7.
正要想知道"年"的来源,首先要弄清"年"的构造,摸清"年"的本质,看清"年"的长相,掌握"年"的范围。从甲骨文上看"年"的字形,上"禾"下"人",表示"人种禾,禾养人,人禾互相赖以为生"。《说文解字》曰:"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从小篆字形上看,"年"也是"从禾,从千,千亦声"。禾,指五谷,千字从人从一。黄现璠在《古书解读初探》中说道:"必先有禾之种植,而后有年字之发生。""年"就是从谷禾中诞生的。《榖梁传·桓公三年》说:"五谷皆熟为有年。"《榖梁传·宣公十六年》也说:"五谷大熟为  相似文献   

8.
正慎是中国古代人们修身处世的一种智慧。读懂慎的智慧,人生自然从容不迫。我国传统的道德修养,强调道德自律,看重一个"慎"字,其方法凝结于慎染、慎终、慎友、慎好等之中。谨慎、慎重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慎染。《墨子·所染》记载:"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相似文献   

9.
正古代官场不是没有规矩,不是没有准则。如唐太宗就要求官员做到公正,他说:"为政莫若至公。"清康熙帝要求官员做到"清、勤、慎"。从宋仁宗时起,各地官府就树立了刻有对官员诫勉之词的石碑(戒石铭),但仍有不少官员不守规矩。  相似文献   

10.
刘典 《办公室业务》2012,(16):59-60
<正>关于上班迟到,在现在很常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员工的迟到,各大公司都有相关的惩罚规定,而在古代同样如此。各个朝代对于官员的迟到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今天读来颇有趣味。"早出早归"的作息时间古代官员以"清、慎、勤"为原则,"勤"的起码要求便是按时上下班,不得有迟到早退、缺勤等行为,这是古代做官的基本原则之一。古代官员的工作时间与现在"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工作制不同,整体来说是上班上得早,下班也下得早。  相似文献   

11.
作为领导干部,交友应该慎之又慎,自觉做到门无杂宾。所谓"门无杂宾",指的是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做客,后多用来形容交友谨慎。领导干部要做到门无杂宾,必须牢记"慎"、"间"、"道"这"三字诀"。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的《秘书工作的风范》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习总书记结合办公室与秘书工作特性,从办公室工作"重、苦、杂、难"谈起,对办公室工作提出了高度的责任感、高效的工作效率、高水平的服务质量"三高"要求,对秘书这一特殊岗位提出了"清、慎、勤"基本要求,激发秘书工作者赶学比超,跨越发展。习总书记的讲话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提升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党政机关高效运转指明了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对指导办公室工作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正>《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战略思想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它仍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战略思想产生着深刻影响,在古今中外的战略学界被奉为圭臬。修道保法思想,更是《孙子兵法》最珍贵的闪光点,是孙子提出的道法规范体系的使用原则。《孙子兵法·计篇》曰:"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这里的"道、天、地、将、法"五事即孙子提出的道法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孙子曰:"善用兵者,修道而  相似文献   

14.
作为领导干部,交友应该慎之又慎,自觉做到门无杂宾.所谓"门无杂宾",指的是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做客,后多用来形容交友谨慎.领导干部要做到门无杂宾,必须牢记"慎"、"间"、"道"这"三字诀".  相似文献   

15.
正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讨论时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三年前,同样是"两会时间",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就曾谆谆告诫: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数次提到"规矩"二字。上任伊始,他便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一文,提出了规矩的问题,并指出,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从基层做起,从政为官履历丰富,对"规矩"二字的强调来自于他对历史经验、对国情现状、对发展趋势的深刻思考。规矩是人们应该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规矩在约  相似文献   

17.
正古代官场不是没有规矩,不是没有准则。如唐太宗就要求官员做到公正,他说:"为政莫若至公。"清康熙帝要求官员做到"清、勤、慎"。从宋仁宗时起,各地官府就树立了刻有对官员诫勉之词的石碑(戒石铭)。但仍有不少官员不守规矩。他们或者本来就是混迹于官场的品行不端之人;或者进入官场后受到不良影响被"染黑"了,投机、钻营,无所不为。但是他们在唐太宗那样清醒的皇帝面前,就常常施展不了自己的伎俩。  相似文献   

18.
时事政策     
《领导决策信息》2013,(27):10-11
作者:宫玉振著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2月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集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文学家于一身。在他的提议下,清王朝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办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北大国际MBA教授宫玉振的新书《大道至拙》将曾国藩的处事为人之道,归纳为"重、耐、浑、明、辣、慎、暇、裕、强、恕、勤、实"12个字,并围绕着这12个字展开论述,从领导力的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把"新思维作文"理论的"12344工程"转化为具体的训练内容."1"指写作能力;"2"指两种表现:写作,思想;"3"指三种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第一个"4"指四个渠道:勤观察、会观察,勤读书、会读书,勤思考、会思考,勤写作、会写作;第二个"4"指四个步骤:"策略感悟","策略尝试","策略反思","策略迁移".  相似文献   

20.
<正>办公室工作纷繁复杂,如何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是办公室工作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需要从"勤"字入手,以"善"字提升。"勤"能补拙,加强平日积累,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善"自为谋,主动总结反思,提高处理同类事务的工作效率。一、勤于观察,善于学习办公室人员在平日工作中要勤于观察,树立服务意识。仔细观察,看到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