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方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负性情绪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因子评价无显著性差异;出院6个月,观察组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日常生活因子、社会活动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评价为(72.02±3.25)分,观察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评价为(91.10±4.01)分(t=21.8687,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到家庭连续护理方案可显著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负性情绪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手术室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HAMA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HAMA与HAMD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HAMA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术后康复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3201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左室射血分数、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后LVEF,SDS评分,SAS评分较护理前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 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 9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 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 0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结肠透析治疗患者中应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行结肠透析的患者90例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6%,远高于对照组的82.22%,χ~2=4.050,P0.05;透析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为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治疗患者术后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老年心力衰竭行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行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7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5.69±0.52)天、住院时间为(12.28±2.26)天,短于对照组的通气时间(7.23±1.02)天、住院时间(15.34±2.43)天。干预后APACHEⅡ评分观察组为(14.23±2.10)分,低于对照组的(17.56±2.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用于老年心力衰竭行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利于降低VAP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已确诊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12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焦虑、抑郁测评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内科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抑郁症状,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胃癌化疗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HAMA评分、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化疗患者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运用在老年患者急诊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诊手术老年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下降,并且患者满意度评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优质护理运用在老年患者急诊手术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的配合度提高,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分析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30例,根据单盲、平行设计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联合完善的术前访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4.2±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8±5.3分,观察组患者术前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7.6±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6±5.5分,P0.05。结论在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完善的术前访视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身心都保持良好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0例ICU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观察组首先对患者进行早期预警评分,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30%)显著低于对照组(33.85%),护理工作满意度达86.1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能够对患者的风险状况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ICU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意外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介入治疗,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双心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双心组患者采用双心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双心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且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心组干预后情绪管理(17.58±2.68分)、症状管理(18.43±1.58分)、疾病认知(19.29±2.05分)、用药依从性(17.09±1.01分)、药物管理(18.77±1.14分)等5方面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常规组(15.28±2.56分、11.02±1.63分、12.57±1.93分、11.69±1.05分、13.71±1.11分),且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心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8.33%vs 25.00%,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双心护理模式护理,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自我效能,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可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观察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选择12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分值及SDS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分值及SDS分值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状态,采用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进行健康宣教和饮食方面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及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血压控制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对老年骨伤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4月至12月收治的134例骨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一般组67例与观察组67例,为一般组患者提供院内一般治疗措施及院内护理流程,为观察组患者在基础住院护理过程中提供人文关怀服务,总结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对比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一般组患者满意度为80.60%,观察组为94.0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一般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接受焦虑评分,结果均显示为重度焦虑;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低于一般组,P0.05。一般组患者自我照顾行为、护患沟通、遵医行为、家庭融入度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为老年骨伤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护理,大部分患者对护理措施表示满意,且焦虑情绪得到良好改善,生活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本院接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对90例入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和对照两组各45例。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期间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比较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为45.06±5.91分,SDS评分为46.15±5.42分,均明显比对照组的67.15±8.26分、67.82±7.13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比对照组的84.44%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用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好,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明显,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7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Ba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D、HAMA、SPB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4.31%(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诊治的22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12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操作,观察组的112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伤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伤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1.07%,对照组为62.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多在4~12周内愈合,而对照组患者愈合时间多超过8周,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比对照组快,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的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28.6%,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对照组为43.42%,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为82.14%,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护理措施能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出现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肿瘤患者的放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老年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接受放射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个体化护理模式,可显著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中实施安全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肾内科患者12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安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3.58±2.59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4.11±5.63天;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67%。结论安全护理措施应用在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中能够提升护理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92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肿瘤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