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之友》2014,(5):63
正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接受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京津冀三地正在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是功能的规划,京津冀要统筹研究,第二是交通问题,第三个是环境治理。国家发改委也正在研究这个规划,并已征求了若干次意见,很快就要出台。"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到2030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要基本形成,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从目前看,京津冀城市群距世界级城市群还有一定落差,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形态,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通过PPP融资方式打通社会资本进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的投资渠道,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资金融通的重要改革。PPP融资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中的优势主要有:私营资本的参与能够弥补政府财政的不足;私营部门的加入促使政府更新观念,带来更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政府的风险大大降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采用PPP融资可能会出现的法律问题:跨行政区域政府行政壁垒问题,财政共同投资主体确认问题,合理确定风险分担机制问题。本文提出对策建议主要有:完善政府间协同管理机制;合理确定政府投资和回报;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及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中央重点实施的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推动和完成需要依靠强有力的领导组织机构。立足京津冀三地组织管理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出现过的组织领导管理模式,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设计四种组织领导管理模式——总督府模式、领导小组模式、华府模式、中央局模式。其各有利弊,可为京津冀区域设计组织领导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建更加合理、高效、协调的空间秩序和引导人口、产业和资源环境跨区域合理布局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京津冀空间规划》应着力解决区域发展功能落到实处、各类空间实现跨行政区统筹和空间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与雄安新区等重大战略部署落地四大问题。同时,《京津冀空间规划》要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和平台、示范性重点项目、配套政策、政府间协作、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等相关的配套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金融协同发展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京津冀区域中金融不协调现象严重,对区域协同发展形成了较大阻碍。为此,本文在考察京津冀金融不协调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金融协调的基本框架,并从金融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法规条例和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促进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将旅游业率先发展成为区域合作的先导产业和调结构、转方式的优势产业,本文从京津冀战略全局入手,客观分析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具备的政策、交通、资源等良好发展基础和条件,深入剖析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在区域合作、部门协调、产业要素、市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障碍与难点,同时结合河北实际对深化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提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已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京津冀都市圈面临着水资源缺乏、生态恶化、水污染等一系列水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策划人语京津冀,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有条件建设成为新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功能定位有四点: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在对京津冀1981年以来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进行量化处理的基础上,建立针对节能减排政策措施有效性的计量模型,分析了京津冀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演变状况,并探究京津冀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对其节能减排效果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节能减排政策颁布经历了早期各年份相对零散、缺乏连续性到新世纪以来政策颁布数量显著增多、政策总体力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但三地政策总效力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节能减排政策颁布数量增多引起的;京津冀三地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更多的是趋于实现短期目标,政策整体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人事措施、行政措施、引导措施、财税措施、金融措施等不同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对京津冀节能和减排的有效性具有明显的差异;三地对不同政策措施的使用方式、使用程度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对京津冀协同推进节能减排的治理工作提出挑战.论文还从京津冀完善单一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使用、加强市场手段的应用及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构建一体化的高速管理体系是保障区域高速路网有序通行和良性运转,实现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但是,长期以来,京津冀三省市缺乏从区域交通网络系统的角度考虑、缺乏整体认识和意识,没有形成一个高速管理的"一张图"。因此,如何构建一体化的现代高速管理系统,实现区域内的协调通行,已成为京津冀三地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京津冀高速管理体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高速管理体制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即规划一体化、政策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和技术标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正"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将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展开布局,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一体化等,旨在更好地实现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互补、产业的转移衔接和优化升级以及市场的整合统一,融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打造最具活力的经济新版图。在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下,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大机遇中,扮演好个性鲜明、优势突出、特色纷呈的受益者;融合创新、市场开放、平台搭建、信息共享、要素聚集的推动者;消除市场分割、地区封锁和行政性垄断的改革者,是"十三五"区域协同发展及一体化规划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地理位置的紧密性和环境污染的溢出性,决定了京津冀环境治理的一体化的必然性。但是,面对末端治理的巨大成本和恶性循环,变末端治理为前端生产、变治理环境为生产生态产品,就成为改善京津冀环境质量,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可持续性的必由之路。因此,建立京津冀政府购买生态服务合作模式及政策协调机制,可以解决京津冀环境治理的高成本问题,为实现京津冀环境治理一体化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可以通过市场化的途径满足北京、天津拓展生态空间、获取区域外生态服务的迫切需求,有效解决河北省特别是环京津地区环境治理成本负担过重和脱贫解困的巨大压力之间的两难选择问题;可以建设京津冀生态协同圈,有助于推动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4.
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区域发展落差较大、商业文化基础较薄弱、区域扩散仍处于初级阶段、生态环境严峻,面对这些挑战,推进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有必要采取有效举措。近期,中央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做出重要战略部署,这给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虽然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国内外近中期的大环境并不宽松,推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1.构筑环渤海区域发展的核心区环渤海是以京津冀地区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经济圈。这个经济圈有密集的城  相似文献   

15.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与以往区域规划多由地方主导、中央批准不同,此番京津冀规划从早期启动到中期协调到后期实施,中央顶层设计的意图一直贯穿始终. 需用最高位阶强力推动一个区域的发展,既说明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之重,更说明其难.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结合我国"十三五"时期的规划部署,借鉴国际经验,明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推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依托区域港口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合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协同发展"的港口产业新格局,提升区域港口群在全国乃至全球港口物流产业链的竞争力,优化京津冀、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服务环境,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京津冀港口资源丰富但统筹配置效率偏低  相似文献   

18.
农发行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需求,提出了农发行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区域合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处于高速推进之中。如何打破行政区划藩篱,突破狭隘的区域利益,构筑强有力的区域合作,从而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借鉴国内外区域合作的经验,笔者提出构筑区域合作的五部曲。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污染协同治理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紧迫和优先任务,是京津冀产业发展必须坚守的约束条件,当前仍然面临高污染产业比重大、产业发展方式落后、环境规制不同步、协调机制不完善、生活消费方式不合理等诸多障碍,亟需将污染治理导向的绿色产业体系打造成京津冀区域合作的"航空工程"。根据产业污染溢出、不同产业的污染效应、环境规制对产业技术创新和区域产业转移影响等相关理论研究,京津冀协同治污下的产业发展,必须走严格管控能源生产和工业排放的标准、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合作、打造完整绿色产业体系、激励生态环保的生活消费方式、深度协同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