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从那时起,家风就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八条对党员领导干部明确提出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要求。毋庸置疑,加强家风建设,有助于党风建设;加强党风建设,亦不能  相似文献   

2.
继“正能量”之后,又一个时代热词--家风,正风行神州。如旖旎的春风拂过亿万人民的心田,正释放着巨大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3.
<正>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采访多位知名人士、企业家、作家和普通民众,引发公众对"家风"的关注与热议。"家风"的内涵是什么?现代家庭如何培养和传承优良的家风?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记当年,吓腐鼠,叹冥鸿。衣冠神武门外,惊  相似文献   

4.
<正>家风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深厚文化积淀,是中华文明家庭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厚重感,闪烁着文明的印记与时代的光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不同的场合,对家庭、家风、家教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围绕家风建设发表的讲话,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认真梳理与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涵养优良的家风,率先垂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在大力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下,要树立优良党风,建设一支有思想、有力量的党员队伍,切实做好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要件,是一个人精神建设的第一环境,对个人道德修养与高尚人格的培养产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力度,构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长效机制,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风文化,赋予党员家风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设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面对私情与公理的矛盾和冲突,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处理好公与私、情与理的关系,做到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一代伟人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一、一枝一叶总关情:大人物的小细节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家训巷帙浩繁,蕴含丰富的家庭德育思想精华。新时期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可从中汲取的现代启示可以概括为“四个重视”:一是重视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封建皇帝亲自撰训教家;二是重视家庭德育,传统家训文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教科书;三是重视家庭子弟自立精神培养,培养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自立;四是重视朴素、内敛、谦和的家风培育,避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心性的荼毒。  相似文献   

8.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组成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衡量一个家庭幸福的指标很多,其中家风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家风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对子女教育的一种方法。中国的家风文化源远流长,上至西周的"周公训子"、春秋时期的孔子"庭训"、五代十国的《钱氏家训》,延伸至明清的《朱子家训》《曾子家训》,再到近现代的《傅雷家书》等。关于家风的称谓也很多,如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好家风是一个家族的宝贵财富,是子女正"三观"的重要基石、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好家风出好干部。然而现实中,一些家庭特别是领导干部家庭,在培树家风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领导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是核心人物,应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从严治家,从细管家,形成守德、守纪、守法的家庭风气。无数事实说明,良好家风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是做人为官的"保险栓"。(1)培育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纵览历史圣贤,无不看重家风建  相似文献   

11.
家风,是指家庭一贯的作风.领导干部的家风状况,不是普通意义上家庭中的小事,它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的好坏.首先,在人们心目中,领导干部家风的状况反映了党风、政风的状况.人们总是认为,领导干部及其家人在家庭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与领导干部行使公共权力是联系在一起的,领导干部的形象与党和政府的形象是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  相似文献   

13.
<正>古语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风正,则民风淳。何谓"家风",它是指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对个人、对社会都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中指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  相似文献   

14.
董必武的红色家风,是董必武在齐家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吸收借鉴祖辈世代相传的家庭美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内容为:立志勤学、诗书相继的学习观;朴诚勇毅、勤俭持家的生活观;淡泊名利、谦虚低调的做人观;勤劳务本、服务人民的事业观;寓爱于严、不搞特殊的治家观。这一红色家风呈现出了理想引领的崇高性、言传身教的示范性、家风与党风政风的关联性、继承和超越的创新性、个性与共性的相容性等显著特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学习和发扬董必武的红色家风,对于推进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红色家风是优秀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形成的具有家国情怀的齐家智慧结晶,是红色文化精神在优秀共产党人家庭中的微观体现。本文通过对红色家风文化溯源的阐述,从立人、治家、处世等方面探讨红色家风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下厚植人民的家国情怀、提高中国家庭文明程度、推动党的廉政建设等不可取代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领导干部要通过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着力搞好家庭建设。一要注重家庭。在家庭生活中,领导干部要注重自身的家庭美德修养,正确处理夫妻关系、子女关系、兄弟和妯娌关系等,在家庭中树立一个有责任心、注重亲情、  相似文献   

17.
<正>家风乃秉政之基。"常沐清正家风,杜绝枕边邪气。"在这方面,很多古人给我们做了表率。那么,古人是如何正家风的呢?拒贿杖妻侯鸣珂,湖南澧州人,自道光年间中第后,在陕西为官多年,先后任孝义厅同知和韩城、兴平、咸阳等地的知县。同治二年,孝义厅阴雨两月,洪水肆虐,庄稼腐烂,收获不足一成。同治三年,又遇蝗灾,食尽田禾。此时,孝义厅户户断炊,很多人外出乞讨。就在百姓生活步履维艰之时,同治四  相似文献   

18.
正秘书在干部、家庭之间扮演着"双重角色",秘书及其家风折射党风,关乎政风,引领民风,抵制歪风,倡导新风,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秘书应有一个清廉的好家风。(一)欲治其国,必先治家。秘书树立好的家风,就必须坚持从严治家。我们秘书一刻也不能忘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绝不能去干那种为了"家财"而以权谋私的事。当今社会处于快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强化家风建设,必须以家庭为基础,齐家而后治国;以个人为重点,修身而后领导;以至亲为基本,克己而后治人;以亲情为界限,约束而后图治;以私事为底线,忘私而后为公。应爱家有度、管家有方、治家有则、明晰界限、严守底线、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20.
正丰泽区妇联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作为落实推进家庭建设的行动指南,立足家庭这个最有优势、最富特色的工作阵地,深入群众日常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文明创建活动。美德立家,倡行向上向善。注重以培养良好家风为重点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延伸拓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近3万个家庭参与"创、评、议、晒、讲、展"各类活动,由各地、各阶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