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哲学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翻译游戏"是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中"语言游戏"理论的延展和具体化,本文把翻译目的论视为"翻译游戏"总则,以解释性翻译策略作为"翻译游戏"有效技巧,达到"翻译游戏"的预期目的,通过将语言哲学与德国翻译功能目的论的有机结合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2.
胡维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3):111-112
本文尝试结合具体电影译名实例,归纳出电影片名翻译普遍采用的直译、音译、直译意译结合法和另译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标志着翻译研究逐渐摆脱了静态的语言学分类,其中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认为,翻译策略的选择应当视译文目的而定,即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该理论对广告的翻译有着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探讨其翻译的原则和策略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在此对目的论进行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深入地阐述了目的论对广告翻译的指导意义,更加突出了译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掌握运用广告翻译的方法和法则。  相似文献   

4.
对林语堂的Moment in Peking中的文化传输运用目的论进行个案研究。功能学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并决定翻译方法。林语堂的代表作Moment in Peking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传统称谓、风俗习惯、食物服饰、道家思想等。将目的论与Moment in Peking及其中译本中的文化实例相结合,探讨翻译策略的选择及目的论在文化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希望借此能够给中国文化翻译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5.
首先简述我国字幕翻译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浅析字幕翻译的特点,以美剧《绝望主妇》为例,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浅析影视字幕的相关问题及其策略,详细阐述了译者以译本功能及目的作为根本原则来指导其翻译策略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浅谈目的论对徽文化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军  褚艳艳 《江淮论坛》2011,(2):187-191
徽州以其特有的人文特色闻名于世,要将徽文化推广出去,翻译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兼顾文化效益又要兼顾经济效益。翻译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本文旨在翻译目的论的原则指导下,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方面选择体现徽文化特色的概念阐述并进行翻译,从而达到双方兼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信于本,传以真——论理雅各的儒经翻译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理雅各《中国经典》翻译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世人对其一以贯之的"信本"原则褒贬不一,对其内涵丰富的翻译观不甚了了。文章将理氏儒经翻译观概括为"信于本,传以真",即:立足(原文)文本,探求本义,揭示本真;诚待作者、读者和译事,以实现文化传真。在此翻译观指导下,理氏采用"绪论、注释文外导读,显化、异化文内传真"的翻译策略,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理氏译经理念及成就对我国典籍英译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英文影片名翻译的可行之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大量英文电影的引入 ,西方影片在中国有了日益庞大的观众群体。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如何给西方影片冠以一个精彩贴切的中文片名 ,就成了吸引观众视线 ,取得票房利润的先决所在。片名的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本文以基本的翻译原则为指导 ,详细分析了直译、意译、编译这三种片名翻译的方法并辅以大量例证 ,展示了西片名翻译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9.
作为诗人,郭沫若不但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而且在中外诗论的影响下结合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提出了一系列诗歌创作的见解。作为诗歌翻译家,他就诗歌翻译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在理论上提出了“风韵译”、“创作论”、“共鸣说”和“以诗译诗”等诗歌翻译理论;在实践上有感而译,作译并举,译诗形式丰富多彩,译诗的音乐性特别强。因此,郭沫若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具有诗人译诗、知行合一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0.
民歌翻译是一项有目的性的活动。在此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以宋祖英的民歌为例,探讨中国民歌英译的原则和策略,用于指导中国民歌英译实践。同时通过分析例句提醒译者避免在今后的翻译中犯类似错误,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民歌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Hans Vermeer认为翻译的"方法"应该由翻译的"目的"来决定。本文从Vermeer的目的论的角度对诗型广告翻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从目的论角度来翻译诗型广告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理论.主要理论有赖斯的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理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威密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其核心是翻译目的或译文功能.该理论体系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为西方翻译理论界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它对中国译学的理论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目的论指导下,探讨隐喻在"呼唤型"功能为主的广告文本中对隐喻的翻译所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许渊冲提出的译诗“三美论”被广泛地认为是指导诗歌翻译的较佳原则,而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也对诗歌翻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许渊冲的“三美论”实际上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理论本质上是相通的,也就是说,诗歌翻译要达到“三美”,需力求原诗与译诗在意、音、形三方面的审美效应对等.由此,本文试将“三美论”和“功能对等”理论相结合,衍生出“三美对等”这一视角,并以许渊冲的一些经典古诗英译作品为例,阐释这一视角在古诗英译实践中所体现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依据,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并参考译语文化中的平行文本,举例分析了我国城市公共场所标识用语英译中存在的语言性、功能性翻译失误现象,并指出产生这些失误的根源在于译者缺乏翻译的目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论"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产生、发展及概念的外延均不相同。"目的论"产生发展于古希腊,属于西方哲学的一个研究范畴,其纵向演进历史悠远,属母项,即"目的论"还衍出"刑罚目的论"、"教育目的论"等;"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是子项,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弗米尔从古希腊学者"目的论"中获取了灵感,将这一概念移植于翻译学中与"功能主义"相结合首创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其演进历程现代。就价值层面上来说,"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与"目的论"具有同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词在美国的英译可以概括为两类:汉学英译与创意英译。许芥昱、叶维廉、欧阳桢等学者的译文是汉学英译的经典,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的译本则被誉为创意英译的典范。前者以汉学研究的学术性为出发点,追求原作与译文之间信息转换的完整性;后者以传递原作的精神情感为导向,在翻译过程中添加创作的成分。这两种翻译方法都成功地在美国传播了李清照词。毋庸置疑,总结二者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策略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揭示了语码转换的本质。在语码转换的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联理论对于以实现AIDA功能为目的的广告翻译的翻译原则和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语篇重构作为一种对原文的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动的翻译方法,是实现广告功能对等,使译出语符合译入语市场消费行为和译入语行文习惯,从而实现外来广告的本土化的主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电影片名的翻译应重点强调译名对观众的影响,为此翻译时要考虑到观众的思维习惯、审美特点、情感因素、知识背景等,以动态对等和顺应理论为指导,做到译文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文化心理。优秀的汉译名一般具有能高度概括全局内容的特点,在遣词造句上多用四字词组且好用比喻。在大众消费文化的影响下,译名适当地追求夸张,套用旧有译名以增加对观众的吸引力亦无可厚非,但要避免陷入庸俗化的泥潭。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反映我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该书的两个英译本,由于翻译方法不同,引起一场归结于处理原文文化因素方法的讨论。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根据,通过对两个英译本中译例的分析,探讨了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并得出目的决定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