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Ⅲ~Ⅳ期压疮的效果观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58例Ⅲ~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使用复方桐叶烧伤油外敷治疗,对照组使用洁悠神喷洒于创面待干后再使用泡沫敷贴覆盖创面,两组换药时间根据创面情况及时换药,观察两组患者压疮显效时间和愈合时间,治疗后评价综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Ⅲ~Ⅳ期压疮效果显著,愈合时间快速,在治疗压疮方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对患者疼痛消失的时间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3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1例及对照组65例。实验组应用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涂抹溃疡表面,3次/天;对照组用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于溃疡表面,3次/天;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疼痛消失的时间实验组3.25±0.32天,对照组4.61±0.5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时间实验组5.15±0.74天,对照组6.81±0.7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以缩短疼痛和愈合时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诊治的22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12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操作,观察组的112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伤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伤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1.07%,对照组为62.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多在4~12周内愈合,而对照组患者愈合时间多超过8周,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比对照组快,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的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28.6%,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对照组为43.42%,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为82.14%,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护理措施能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出现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的早期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21例股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时机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骨折发生时间小于1周,对照组患者骨折发生时间大于1周,两组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植入PFNA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8%,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且观察组Ham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发生后,要尽早为患者开展手术,早期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良好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清肺汤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肺汤口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治疗14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常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并行胸部CT检查观察肺部炎症吸收情况,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评价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症状减轻时间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肺部感染评分(CPIS),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症状减轻时间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CRP数值及CPIS评分数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结论清肺汤对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有一定的疗效,联合抗感染治疗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针对康复科老年卧床患者的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10例老年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作2组。对照组5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内压疮发生率为3.6%,相比于对照组院内压疮发生率16.4%,观察组院内压疮发生率更低(P0.05),表明护理干预效果更明显。干预前两组2期压疮、3期压疮患者的PUSH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USH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痊愈时间为(9.55±0.12)周与对照组的(12.70±3.38)周比较,观察组压疮愈合更快,t=10.3654,P=0.001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93.2±1.1)分与对照组的(81.0±2.6)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更高,t=6.3660,P=0.011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科老年卧床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压疮治疗效果,缩短压疮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采用自2012年以来于我院诊治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9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并对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后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患者为45例,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治疗有效的患者为36例,总有效率为76.60%,两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82,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51%,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5.53%,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425,P0.01)。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顽固性鼻出血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该方法对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预后也具有显著效果,其对老年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型术治疗老年患者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以提高老年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34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照手术过程中是否需行中鼻甲切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例行鼻中甲成形术,58例行鼻中甲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治疗效果以及随访一年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und-Kennedy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手术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2.41±1.22 vs 3.59±1.73,t=4.62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的VAS评价结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访后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χ~2=20.184,P0.05);对照组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18.97%)高于观察组3(3.95%),差异显著(χ~2=3.855,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时,应尽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患者鼻中甲进行保留和重塑,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老年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硝酸银软膏和复方桐叶烧伤油(以下简称桐油)联合运用于压疮患者,观察用药后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3例压疮患者,62处压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外科常规消毒后给予局部外敷硝酸银软膏和桐油,每日换药2次;对照组外科常规消毒后给予百多邦换药每日1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23.53%,疗效有差异(P0.01)。两组患者疮面愈合时间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硝酸银软膏和桐油的联合应用于压疮溃疡能够祛腐生肌,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特色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之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共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特色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FBG,2hP,HbAlc水平,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BG,2hPG以及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测量水平(t=8.623,10.526,6.289;P=0.012,0.001,0.03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67%,差别显著(χ~2=7.086,P=0.0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评分(t=9.674,9.596;P=0.008,0.01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色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为患者树立信心,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和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CR)的对比来体现床边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对于老年患者胸部的摄影价值。方法采用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需要进行床边胸部摄影的患者78例,且均为老年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床边DR胸部摄影,对照组患者采用的传统CR胸部摄影。观察照片的质量情况,对两组照片摄影的时间、辐射剂量的统计以及出图时间的比较作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中甲级照片和废片的例数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23,P0.05;χ~2=6.835,P0.05),两组患者中乙级照片和丙级照片的例数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P0.05;χ~2=1.783,P0.05)。两组摄影的时间、出图时间以及辐射剂量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63,P0.05;t=-7.243,P0.05;t=-8.157,P0.05)。结论床边DR对于老年患者的胸部摄影效果较好,而且床边DR技术相对传统CR具有摄影时间短、出图时间较快以及辐射剂量少的优势,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老年综合评估在预防心血管患者跌倒等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194例作为试验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成两组,2017年1月至6月间9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7月至12月间的97例为观察组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MACE)、疾病应对方式以及跌倒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11.34%,对照组为25.77%,χ~2=6.685,P0.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1.03%,远低于对照组的7.22%,χ~2=4.694,P0.05。结论心血管患者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干预能够降低跌倒、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积极的影响患者应对治疗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联合丹红注射液在治疗老年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泮托拉唑联合丹红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等水平,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CO_2,PaO_2,SaO_2等指标水平均和对照组差别显著(t=8.632,-7.965,-6.623,P=0.018,0.021,0.03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09%,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67%,两者差别显著(χ~2=12.751,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两组差别不显著(χ~2=0.485,P=0.681),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中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药物的不良反应显著下降,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单纯西医及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经验方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DVT发生率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及术后1天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差异,P0.05,在治疗14天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6;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无差异,P0.05,但是在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6.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6%,P=0.047。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有效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腓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对足踝功能及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老年腓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37例患者则实施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足踝功能,分析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足踝功能优良率(94.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骨折愈合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弹性髓内针治疗有助于提高老年腓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患者足踝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心胸外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0例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则行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7.3±30.6分钟,高于对照组的121.2±25.3分钟(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211.7±50.9ml,胸腔引流量911.1±206.8ml,术后住院时间11.2±2.6天,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治治疗后第1天、3天、5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共有1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27.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45%(χ2=3.9286,P=0.04740.05)。结论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溶栓后即刻PCI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100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溶栓后即刻PCI。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心绞痛再发率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0.00%,心绞痛再发率为18.00%,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6.00%,心绞痛再发率为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对照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00%,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37)。结论溶栓后即刻PCI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路径导向目标管理干预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2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患者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路径导向目标管理干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用Barthel指数量表(ADL)对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当天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7,P=0.115),术后5天、10天、出院当天观察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导向目标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患者康复效果,加快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观察桂蜡膏辅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0)予血栓通350mg 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天,同时应用VitB1100mg VitB12500μg肌肉注射,1次/天;治疗组(n=40)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桂蜡膏足底穴位帖敷,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均行血液流变学及肌电图检查。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2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P<0.01);两组治疗后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传导速度(SCV)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快,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两项指标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桂蜡膏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单纯传统药物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老年心力衰竭行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行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7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5.69±0.52)天、住院时间为(12.28±2.26)天,短于对照组的通气时间(7.23±1.02)天、住院时间(15.34±2.43)天。干预后APACHEⅡ评分观察组为(14.23±2.10)分,低于对照组的(17.56±2.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用于老年心力衰竭行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利于降低VAP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