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财政分权改革的深化,在地方政府事权、财权分配不规范、地方政府举债约束弱化的背景下,地方债务呈明显的增长态势。尽管我国现行的《预算法》等有关法律中,严格禁止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但是事实上,我国各地区、各层级的地方政府大都在不同程度上举债或负债经营,在地方金融机构治理机构不规范、金融活动的行政干预较强的情况下,地方债务会发展为区域性的金融风险。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已成为进一步改革、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
正作者:魏加宁等著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0月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暴露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开始重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法(修正案)》已经允许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但要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该书是在十多年来有关地方政府债务和城市化融资的多个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  相似文献   

3.
正花样翻新的违法违规举债行为背后,折射的是不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因此,必须引导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执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法律制度,强化地方债的预算约束,落实预算法关于违法举债  相似文献   

4.
李永友  张帆 《管理世界》2019,35(7):43-59
文章基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这一重要事实,利用地方层级政府数据和GMM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地方政府平台举债行为的激励效应。结论表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垂直不平衡固然有1994年体制选择的原因,但除此之外,预算软约束也是垂直财政不平衡不断加深的重要机制,并且这一机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作用更强。尽管晋升竞争机制也一直被认为会加深财政体制的垂直不平衡,但本文实证结果并没有显示这一机制在发挥作用。在预算法的约束下,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对地方政府在预算法框架外的举债融资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差异显著,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体制垂直不平衡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产生了显著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5.
趋势     
《领导文萃》2012,(17):134-136
我国拟禁止地方政府举债近些年地方政府债务急剧上升达十万多亿元,带来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认为,地方应严格遵循编制预算不列赤字的原则,对地方债务应从严规范。只有法律或国务院规定,才可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代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中国新闻周刊》)中央单位严禁配备超标高档办公用品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加强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管理。《通知》明确  相似文献   

6.
考察地图     
朱杨 《决策》2014,(8):12-12
城投转型改制大幕开启 多年来,由于地方政府不具备举债权限,带有政府背景、冠名"城投公司"的全国上万家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替身",成为政府借债的主要渠道。 今年5月20日,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高风险问题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一些地方政府存在举债的随意性与过度举债,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甚至经济社会的稳定。这种现实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团体的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就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以及债务风险的现状、形成原因以及恶劣影响进行分析,并就化解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出建设性意见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乱象反映出《预算法》规定中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本文通过对有关现象、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预算法》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适当举借债务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缓解地方财政资金压力,但过度举债势必造成财政风险。本文探讨了如何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主动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积极建立偿债准备金,使政府债务的举借、偿还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促进地方经济发碾。  相似文献   

10.
何睿 《决策与信息》2010,(7):172-173
本文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选择举债的融资方式有哪些益处,同时又易引发哪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举债融资易引发的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激发市场活力,自2002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多次以国务院的名义颁布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指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 "截至2014年年底, 新一届中央政府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达600多项. 近年来,各地根据国务院"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要求也对本地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 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或下放,地方行政审批事项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近日发特急明电,要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本次全国性审计工作于8月1日起全面展开,全国审计机关将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本次审计是继2011年后,审计署第二次全面"摸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专家称正在制定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在地方政府能否发债券问题上陷入"两难"。按照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9,(21):14-15
案例背景 近年来.云南省努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围绕打造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制度。2007年,云南省出台了《省属企业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制度》、《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审批制度》、《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和核准制度》、《重大决策通报制度》、《全省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制度》、《重大经济政策的审批制度》、《省级财政追加预算支出审批制度》、《省政府办公厅公文审签制度》8项工作制度.努力规范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4.
杨敏 《决策》2013,(9):3
8月1日起,审计署全面摸底地方债,意在时隔两年之后再将这笔糊涂账理理清楚。与此相关的两则新闻也意味深长。一是扛着600亿债务规模的曹妃甸建设举步维艰,甚至被坊间称为一个"大烂尾";二是万众瞩目的《预算法》修订"8月三审"承诺再次打了水漂。2003年,曹妃甸建设起步,同样是在2003年,《预算法》修订开始动议,旨在突破"禁止地方政府发债"的法律铜墙,引导市政债开闸放水。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正式实施。作为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手段,互联网目前已被地方政府广泛采用,如泉州行政服务中心全程网上审批、南京创建"网上政府"、成都网上问需等等,借助网络改进政府服务已成为地方政府政务公开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6.
在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双重倒逼及地方政府官员机会主义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官员通过融资平台、PPP"马甲"等形式进行违规举债,造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不断提升。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难以治理,就在于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隐匿性,而区块链技术公开、透明的特征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治理提供了积极的技术支撑。应增强预算部门数据统计能力,有效控制隐性债务规模;强化监督部门财政监督能力,促进多元监督局面形成;优化政府与社会合作,保持社会资本的良性运转;提升地方政府税收征管能力,完善地方政府财政体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最大的潜在风险在于:地方政府债务不透明,不规范,是一本糊涂账.虽然2011年国家审计署进行了拉网式的审计,也只是掌握了大致债务规模,地方债务规模到底多大没有准确的数据,这也是引起国内外争论的原因. 有两方面原因导致债务规模不清:一方面是统计口径不统一.由于地方政府债务不是通过政府直接举债,而都是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进行举债,哪些债务属于政府性债务,没有统一标准,统计数据随意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和演进不仅给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提醒各主权国家应该对政府债务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警惕。中国中央政府债务虽然远在警戒线之下,但是庞大的隐形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容忽视,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首要因素。因此有必要从严控地方政府原始举债规模、降低地方债务违约率、加强逾期债务清偿能力三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08,(17):12-13
日前,《成都市2008年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工作要点》正式出炉。根据《要点》,今年,成都市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工作将在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流程再造、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等方  相似文献   

20.
陈序 《经营管理者》2011,(11):108-108
发债计划对信贷有正面影响,因为这会提高地方政府在债务管理方面的纪律性和透明度,更将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而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就坚持认为并非所有地方政府举债都不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