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程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动态血压检测符合血压晨峰标准的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对照组给予口服吲达帕胺和替米沙坦;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与疗程期满时晨峰血压下降的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经药物治疗后均可有效的降低血压,服药后各组SBP、脉压、晨峰血压均明显低于服药前;且在服药后降低24小时平均SBP、脉压、晨峰血压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能够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晨峰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针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随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均接受缬沙坦治疗,研究组60例均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相对较高且相互接近(P0.05)。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完成相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的10.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实施治疗,可以产生明显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治疗,研究组给予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水平、24h动态血压平滑指数(SI-SBP和SI-DBP),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 33%VS 70%)(χ~2=12. 085,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t=7. 298,10. 328,P 0. 05)。两组治疗后SI-SBP和SI-DBP水平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降压效果平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为134.34±7.43mm Hg,舒张压为84.02±5.65mm Hg。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为147.34±7.98mm Hg,舒张压为92.22±5.88mm Hg。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组(A组)和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福辛普利片组(B组),治疗1个疗程,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疗程,显示B组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福辛普利片血压下降水平明显优于A组单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联合用药易取得较佳疗效,其中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福辛普利有较高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2级高血压)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将150例受试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分别为单服坎地沙坦组(A组),口服坎地沙坦酯片,8mg,1次/日;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B组),口服坎地沙坦酯片8mg,1次/日,同时联合服用氢氯噻嗪片12.5mg,1片/次;坎地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组(C组),服用坎地沙坦酯片8mg,1次/日,同时加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早晚各1次。一共治疗8周。结果①治疗8周后,B组和C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之间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②B组和C组降压幅度较A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间降压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三组治疗前后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三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或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比单用坎地沙坦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64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5mg/次,日1次;同时服用卡托普利12.5mg/次,日3次,治疗4周。结果①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0.63%。(参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3)前后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4)三组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是老年性高血压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70例确诊为高血压病老年患者,给予替米沙坦(40-80)mg/d,治疗8N,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动态血压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结果替米沙坦治疗后患者24h平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血及尿β2-MG明显减少(P〈0.01)。结论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仅有良好的平稳降压效果,而且对其肾功能亦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八段锦锻炼对1级高血压病患者的辅助疗效,以期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的辅助治疗方法。方法 55例1级高血压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进行八段锦锻炼,对照组应用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两组观察时间均为12周。结果 12周后血压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降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19%和89.29%,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降压幅度与对照组服用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日的效果相当(P〉0.05)。结论八段锦锻炼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服阿米替林及阿普唑仑治疗中老年女性无菌性尿道综合征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门诊及病房符合诊断标准的无菌性尿道综合征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每次口服阿米替林25mg,每日2次,阿普唑仑0.4mg,睡前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每次口服谷维素10mg,每日2次。两组均1月为1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1%,对照组总有效率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阿米替林及阿普唑仑是治疗无菌性尿道综合征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缓解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副作用可以被大多数患者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接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患者者11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试验组联合应用坎地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单用左旋氨氯地平。观察两组用药后血压的改善情况,比较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10.1±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8±2.1)%、空腹血糖水平为6.8±1.9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4.7mmol/L,(8.6±2.4)%,7.7±2.3mmol/L,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用药后血尿酸等肾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积极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患者施以坎地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显著降低血压与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促进病情康复,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字母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43/4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21%(33/4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6.8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C反应蛋白以及IL-6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炎症水平,且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于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150mg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治疗,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150mg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有效率、血压和血尿酸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90.00%(36/40)],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显著,能够较好地控制血压、血尿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危险分层分为中危组29例和高危组21例。结合临床资料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药物联合非药物干预控制血压。观察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舒张压(SBP)和舒张压(DBP)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两组SBP和DB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3个月后评价疗效,中危组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6%(26/29);高危组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1.0%(17/21)。随访期间,患者血压控制良好[SBP/DPB控制范围(130~140)/(85~90)mm Hg]。结论老年高血压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药物,同时制定非药物治疗方案平稳降压,以达到改善症状、保护靶器官、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金水宝胶囊对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替米沙坦组),治疗组40例(替米沙坦联合金水宝胶囊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UALB)、尿白蛋白/肌酐(ACR)、血清肌酐(CRE)、血清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Lipids)。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对照组的CRE,UA无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UALB,ACR,β2微球蛋白均有下降(P0.05),且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的TG,TC,HDL-C,LDL-C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组的TG,TC,LDL-C明显下降,HDL-C上升,且LDL-C与治疗后的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金水宝胶囊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排泄,可以延缓甚至阻止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展,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替米沙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对中老年高血压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16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8例.一组接受正规降压治疗(单纯降压组),另一组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联合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组),治疗时间为14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的变化.结果 单纯降压组治疗前后比较,C1、C2均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1、C2均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精确放疗同时联合替吉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评价毒副反应。方法 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放组50例,放疗联合化疗组(联合治疗组)52例。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化疗药物:替吉奥60mg/m2d1-14,Po;休息1周,替吉奥从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直到放疗结束。结果放疗结束后单放组有效率为52%,放化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78.85%。其中单放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4例,稳定16例,进展8例;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5例,稳定7例,进展4例,两组疗效相比,P〈0.05。单放组中位TTP 7.5个月,1年生存率48%。放化联合治疗组中位TTP 10.5个月,1年生存率75%。该方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结论替吉奥联合精确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氟康唑与达克宁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口服氟康唑150mg/d,1天1次,连用3天后,改为每周1次,每次150mg,连用三周;对照组达克宁乳膏外涂患处,一天两次,连用七天,三周后对患者临床疗效和真菌学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94例,显效6例,好转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痊愈60例,显效26例,好转1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86%。结论口服氟康唑治疗足癣经济、便捷、安全、有效,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胃癌的效果。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26例术后复发转移晚期胃癌患者,观察组12例予奥沙利铂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替吉奥按体表面积选择40mg~60mg/次,2次/日,口服,第1~14天。对照组予奥沙利铂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培他滨1500mg/次,2次/日,口服,第1~14天。以上均为21天为1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并随访病情进展。结果 26例病例均可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RR)分别为50%和42·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及严重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替吉奥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胃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