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作为传统文房四宝之一的砚(砚台),一般认为有四大名砚。近年来,独特的"中国彩砚"———苴却砚开始蜚声海内外,成为传统四大砚之外的第五大名砚。作为传统文房四宝之一的砚(砚台),一般认为有四大名砚:世所公认的为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洮砚、端砚、歙砚。清末又将河南洛阳的澄泥砚与前三砚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也有人认为可以鲁砚中的红丝石砚  相似文献   

2.
中美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1997~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中美两国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水平、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1)在此期间中美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高达0.7957,以MIIT指数(即"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衡量的中美服务贸易的增长是产业内贸易型的。(2)分部门看,"客运服务"、"旅游"、"其他运输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但"金融服务"、"教育服务"、"商务服务、专业服务和技术服务"、"建筑工程咨询服务"以及"专利权利和特许费"等部门或项目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低;产业内贸易水平上升明显的服务部门较少。(3)同时期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与MIIT指数正相关,表明对于具有相对较高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服务部门来说,其服务贸易的增长也是产业内贸易型的。(4)以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表示的中美两国需求结构的差异程度与两国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显著负相关;两国的双向FDI规模差异、市场规模差异和经济自由度差异以及两国之间的货物贸易密集度分别与两国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正相关。两国在市场规模以及经济自由化程度方面的差异并未妨碍两国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在影响两国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各因素中,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领导者》2009,(11):I0002-I0002
刘泉佑,名志强,泉城人,青年制砚家和书画家。师从我国著名制砚、篆刻名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先生,心尚义、毅、默、雄,艺重精、奇、妙、古。书画宗师以书画诗印为能造极,而泉佑求砚印书画同成至一。其笔于纸与刀于石互助,砚艺氤氲书画之审美。泉佑制砚印,参佛心法定力而运智慧,以“天人合一、道艺合人”为艺术至高境界,自家风格渐成。达其自然简朴虚实相宜,用甲骨、钟鼎、碑刻等字刻于砚印,浑然一体,使砚成为可观可赏又实用的文房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4.
华夏澄泥砚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唐、宋时期皆为贡品。砚品不大,意义深远,文人雅  相似文献   

5.
瑰宝澄泥砚     
《决策探索》2010,(18):F0003-F0003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唐、宋时期皆为贡品。澄泥砚清新淡雅,古色古吞,虽砚品不大,但意义深远,它体现了收藏者的艺术品位。历代文人学士,都对澄泥砚钟情有加,苏东坡、米芾等都曾著文赞益,乾隆皇帝也对其备加赞赏,称其“抚若石,呵生津”。  相似文献   

6.
瑰宝澄泥砚     
《决策探索》2009,(23):F0003-F0003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唐、宋时期皆为贡品。澄泥砚清新淡雅,古色古香,虽砚品不大,但意义深远,它体现了收藏者的艺术品位,清新淡雅,古色古香。历代文人学士,都对澄泥砚钟情有加,苏东坡、米芾等都曾著文赞益,乾隆皇帝也对其备加赞赏,称其“抚若石,呵生津”。  相似文献   

7.
瑰宝澄泥砚     
《决策探索》2009,(21):F0003-F0003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唐、宋时期皆为贡品。澄泥砚清新淡雅,古色古香,虽砚品不大,但意义深远,它体现了收藏者的艺术品位,清新淡雅,古色 古香。历代文人学士,都对澄泥砚钟情有加,苏东坡、米芾等都曾著文赞益,乾隆皇帝也对其备加赞赏,称其“抚若石,呵生津”。  相似文献   

8.
华夏澄泥砚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唐宋时期皆为贡品。砚品不大,但意义深远,文人雅士皆收藏观赏。它体现了一种品位、一种身份,放在案上是一种艺术、一种享受,清新淡  相似文献   

9.
华夏澄泥砚     
《决策探索》2008,(24):F0003-F0003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唐宋时期皆为贡品。砚品不大,但意义深远,文人雅士皆收藏观赏。它体现了一种品位、一种身份,放在案上是一种艺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10.
程传忠 《决策探索》2014,(14):F0004-F0004
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由王玲夫妇于1986年创办,位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金沙泥艺术的前身为黄河澄泥艺术。因其原料中含有金光颗粒和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故此被专家学者命名为黄河金沙泥艺术。黄河金沙泥艺术主要包括黄河澄泥砚、黄河澄泥砖雕、黄河金沙泥茶具三大类。黄河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相似文献   

11.
<正>中庸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中庸之道"是经过几千年历史风雨洗礼的富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被一些人曲解的诸如"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息事宁人"的处世哲学。"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过"和"不及"都不是"道"的体现,可见"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通过"和",才能  相似文献   

12.
<正>人才是发展之基。组织部门要培育出更多的"工匠人才",全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质造"。锻造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要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进取精神,始终保持一颗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的"中国之治"是迈向制度现代化的现代治理,系统地考察"中国之治"的文化根基,深入挖掘和阐发文化对"中国之治"的助推作用,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国之治"的文化根基及其内源性动力入手,从文化的三个视角,挖掘文化提升"中国之治"的战略价值,提出了新时代夯实"中国之治"文化根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缅北局势是中国周边充满不确定性的一个缩影。中国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与发展繁荣之基。出于此,中国提出了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用新视角打量缅北局势缅甸北部日前发生的军事冲突,令中国国内舆论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当地以及邻近地区有不少华人华侨,还因为交火地点  相似文献   

15.
《管理学报》2013,(6):936
"中国·实践·管理"论坛是专注并深入中国实践的管理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检阅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之成果,探讨落实"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之重大问题,深入推动中国管理实践之科学发展,不断探索具有本土特色之创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管理学报》2013,(8):1248
"中国·实践·管理"论坛是专注并深入中国实践的管理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检阅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之成果,探讨落实"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之重大问题,深入推动中国管理实践之科学发展,不断探索具有本土特色之创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宿亮 《领导文萃》2014,(3):116-120
正"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去年6月29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引用这段中国经典古籍《管子·权修》中的话开启自己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在担任总统以来第二个出访的国家,朴槿惠把汉语作为自己拉近与中国关系的"秘密武器"。对于多数外国人而言,汉字外形别致,汉语内涵深邃,他们常常把最困难的事情比作"像汉语一样难"。然而,随着中国与世  相似文献   

18.
数字交易模式的井喷助推制造业范式变革,全要素碳绩效提高是产业结构转型下绿色经济发展的使然。基于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2013-2019年中国30省市全要素碳绩效,应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偏差校正LSDV模型及结构分位数模型等,检验数字交易水平、制造业范式变革对全要素碳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全要素碳绩效水平在样本期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性明显;数字交易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升全要素碳绩效水平,其驱动效会应随分位点的上升逐渐增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的上升会削弱数字交易水平对全要素碳绩效的促进效应;当前我国制造业范式变革中存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间的不协调因素,制约着数字交易水平对碳绩效提升作用的发挥。因此,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提升制造业在二产中的份额,增强制造业的科技化效应,以提升区域全要素碳绩效,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管理学报》2012,(4):628
"中国·实践·管理"论坛是专注并深入中国实践的管理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其旨在检阅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之成果,探讨落实"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之重大问题,深入推动中国管理实践之科学发展,不断探索具有本土特色之创新成  相似文献   

20.
《管理学报》2013,(5):774
"中国.实践.管理"论坛是专注并深入中国实践的管理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检阅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之成果,探讨落实"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之重大问题,深入推动中国管理实践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