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宋派”是现行文学史标称的一个明代作家流派,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主要成员。此种观点自1947年被郭绍虞正式提出后,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对明清相关文献进行考证、辨析可以发现,明代文学史上确实存在一个以“王、唐、茅、归”为核心成员的文学流派,然以“唐宋派”名之欠妥。原因有三:一是推崇唐宋文是明前中期一种普遍现象,“王、唐、茅、归”仅是其中持论者;二是“王、唐、茅、归”不仅推崇唐宋文,同时也推崇其他时代符合他们审美标准的散文;三是“王、唐、茅、归”推崇散文的标准不是以时代论,而是以是否符合他们所倡导的“本色论”而定。深入辨析考察“王、唐、茅、归”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思想,可知他们交往密切,同声应气反对“前七子”文学拟古主义,共倡“本色论”文艺观,故将他们称为“本色派”更符合文学史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3.
4.
5.
同生和同产指的都是兄弟姊妹关系,但又不能混同为一。春秋时期的同生泛指亲兄弟姊妹,有表示同母所生的意义。战国以后至于秦汉时期同生依然泛指亲兄弟姊妹,用例较少,原因是同产被确定为秦的官方及法律用语,广泛使用。这一时期同产与同生的相同之处是都泛指亲兄弟姊妹,差别是前者可以用来表示若干兄弟姊妹之中的同父者。同产在法律上既是从坐的对象,同时也是因亲入官、袭爵、封侯、置后、代户、分割财产等利益的获得者。两晋南北朝时期同生在文献中多了起来,并且同产与同生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表示若干兄弟姊妹之中的同母者,当然,同生也有强调同父的一例。古代典籍注疏者对同产解释不同是由于随文作注,后人却据之以同父同母的判断片面、绝对地理解其含义。实际上,从先秦至清代同生的意义没有大的变化,泛指亲兄弟姊妹的同时更多地有强调同母者的意义。战国至秦汉时期未见其强调同父者的突出例证,而是表示同父和同母的史料并存。而同产则较为明显地由秦汉时期主体表示同父者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向区分同母者。这两个称谓的使用与当时社会的婚姻形式和家庭模式密切相关,父权、多妻和再嫁、再娶行为的发生是同产词义有所不同的原因,是社会变化和用语习惯的自然选择,非人为规定。时至北宋同产一词依旧作为法律用语而被使用。 相似文献
6.
7.
9.
10.
11.
12.
1978年3期《历史研究》发表了《火长》一文,认为:火长就是舟师,仅是海船上的导航人员。《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4期《“火历”初探》一文,又认为:海船上的火长.就是古代的火正。我认为这些说法都值得商榷,需要进一步探讨。搞清关于火长的问题,对于弄清我国古代军事上的基层组织,和海运上航行人员的组织情况,以及古人对火的管理,均有密切关系。火长一词的正式出现,可以肯定是在汉代,而它的渊源,我们完全有理由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一点,不能把它看作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周礼·夏官司马》中,提到军事组织的情况,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五人为伍,伍皆有长。这个伍长,实际上就是火长,古代的军事组织系统,往往和民政组织系统是相互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把通俗小说基本上等同于白话小说 ;一是视通俗小说囊括全部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这就带来了概念和研究上的混乱。考察白话小说的文人化和文言小说的通俗化轨迹则发现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既不等同于白话小说 ,也非涵盖所有古代小说。判定小说的雅俗分野应考虑到作家的创作动机、作品的传播范围、读者的文化审美水平等综合因素。通俗小说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以娱人为目的 ,审美上追求世俗化 ,传播方式的商业化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近年,葑田在一些地方的再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许多学者对其都作了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及观点。学者们的相关论述虽然广泛涉及了葑田的特征、性质、流行区域和历史发展等方面,但对于某些重要结论的论证在理论层面上却不够深入,值得商榷。具体而言,商榷之处主要有三:一是对葑田的产生时代疏证过晚,且意见不一,有的学者认为产生于晋代,有的学者认为产生于唐代,也有学者认为产生于宋代;二是普遍把葑田的流行范围局限于江南水乡,较少与其他有水利资源的地区相联系;三是对葑田与架田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有的学者认为葑田与架田完全等同,有的学者却认为二者完全不同。然而,葑田至迟在晋代以前便已产生,且流行范围较广,不止限于江南水乡;葑田与架田应属同一类别不同形式的水田制度,葑田属于自然葑田,而架田属于人造葑田。 相似文献
18.
19.
李定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神道设教是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观念.这一观念最早见于易经<彖传>对观卦的解释,其原始含义是圣人的教化之道,十分神妙,达到了"天下服"的境界.但是,后人对这一观念的诠释可谓五花八门,笔者把它们概括为神妙无形说、自然无为说、至诚如一说、礼乐刑政说、祭祀礼仪说、巫筮鬼神说等六种观点.从目的和手段以及思想要素的视角分析对神道设教观念的各种诠释,不仅可以梳理出神道设教观念流变的线索,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儒道各家,以及民间社会政治话语言说方式的多样性,进而深刻地理解不同诠释视角反映出来的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