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平台对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后行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8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2组,每组91例。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由住院期间的责任护士利用微信对出院患者行延伸护理,对照组按常规行出院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及3个月复查时的血压控制效果、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复查时的血压控制效果、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微信平台对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后行延伸护理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研究健康教育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48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痛苦程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延续护理组52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随访,干预组在出院后对其进行延续性护理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服药依从性、健康内容知晓情况等内容,以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延续性护理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性随访管理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随访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患者给予延续性随访管理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了预后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信对初诊糖尿病患者行出院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在我科初诊为糖尿病的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微信管理组成员利用微信对其行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在3个月复诊时焦虑程度及对糖尿病认知程度,饮食、运动、服药、血糖自我监测等的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值,餐前血糖值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情况的指标。结果试验组在3个月复查时综合性测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微信对初诊糖尿病出院患者行延续性护理效果较理想,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伦理干预在青光眼延伸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200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出院后采用常规干预法,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采用常规干预加延伸护理伦理干预法。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后眼压值、视力及再次入院率、疾病知识知晓率、点药服药的依从性、干预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点药服药的依从性、视力恢复程度及干预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眼压值、再次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伸护理伦理干预能促进青光眼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青光眼患者加深对自身疾病的系统了解,对预防青光眼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2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宣教,观察组采用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评价两组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相关知识知晓度、危险因素自控达标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相关知识得分、危险因素自控达标率、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后出院当天,观察组冠心病二级预防相关知识5个方面及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出院3个月、6个月时冠心病危险因素自控达标率及MLHF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介入患者二级预防相关知识掌握度,进而提升患者依从性和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自控能力,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期电话随访对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IL-33和e NOS基因标签SNPs与冠心病发生的关联研究"中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且处方了大于或等于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的200例患者出院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出院指导、健康教育和定期电话回访,对照组给予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随访12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所有检验均选取双侧显著性水平P0.05。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参与调查并完全收回问卷,出院后按照他汀标准剂量服药的患者比例为89%,低于标准剂量服药的患者比例为9%,停服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比例为2%,对照组以上三种情况比例分别为58%,31%,11%。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能够提高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自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用药知识了解情况以及自我护理行为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用药知识知晓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5.56%,χ~2=3.736,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其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提高了患者对用药知识的知晓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联合多样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我院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动机访谈联合多样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血糖指标水平、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动机访谈联合多样性护理干预,可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连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8年6月至12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连续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评价两组不同阶段护理问题的发生率及出院后护理结局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在生理、社会心理、健康相关行为及环境领域的护理问题在认知、行为及状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生理、社会心理、健康相关行为等领域的护理问题在认知、行为及状况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领域的住所安全在认知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为和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结局,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在骨质增生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68例骨质增生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后两组肢体运动能力(FM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MA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康复训练依从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增生患者康复训练中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出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9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评估,SF-36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SAS与SDS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可明显缓解老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入住我市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的9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状况和患者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效能、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状况和依从性得分均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增强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依从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联系卡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和干预组出院时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指导外还给予每位患者发放家庭联系卡,两组患者于出院6月后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冠心病的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健康知识完全掌握、部分掌握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知识未掌握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5)。干预组发生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联系卡使患者在家也能学习冠心病健康知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家属也能参与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3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干预组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在抑郁、恐惧、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外表、疲乏、睡眠等条目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可有效缓解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剩余54例归入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1经干预,观察组的生理、社会、情感以及总体健康指标改善明显,和干预前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有意义(P0.05)。2经干预,观察组患者的NIHSS和Barthel指数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和干预前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促进预后,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医疗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比两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6分钟步行距离(6MW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评估量表(CAT)分级、呼吸困难量表(m MRC)分级、服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和再住院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干预后FEV1%pred%明显高于对照组,6MW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CAT评分及m MRC分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失眠、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果表明: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研究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与试验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对比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以及不良嗜好改善更为显著,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小时血糖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3月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试验组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小时血糖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加强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认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微信对于老年患者出院后家中跌倒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出院的152例老年患者,采用住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跌倒管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微信管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并以问卷形式抽样调查患者对微信管理老年患者家庭病床跌倒中护士行出院随访健康教育行为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庭病床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患者对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及护士行跌倒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信平台在老年患者出院家庭病床跌倒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跌倒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并且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士行出院随访跌倒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