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六大的灵魂,也是我们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所必须牢牢抓住的中心环节。面对新世纪、新任务,我们抢抓机遇整合资源,以庆祝“湘西剿匪”胜利50周年为契机,全力打造“湘西剿匪”特色文化品牌,通过筹建“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和成功举办“湘西剿匪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实践了“三个代表”的要求。整合资源,弘扬了独具特色的先进文化湘西剿匪是发生在五十多年前的我国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我国解放战争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辰溪作为当年湘西匪患的重灾区,是…  相似文献   

2.
1983年11月成立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川东南边缘,与湘西和黔东北毗邻,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历来是三省边区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总面积2462平方公里,下辖8区1镇,47个乡。秀山,因境西有巍峨的“高秀山”而得名,始建于1736年,历来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方。现有的47万多人口中,土家族占33.26%,苗族占12.62%。长久以来繁衍生息,扎根在境内的各族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125146”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12]72号),批准实施《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构建大湘西“125146”的旅游空间发展新格局,即“一个龙头、两个中心、五大支撑城市、一条廊道、四条精品旅游带、六大旅游板块”,着力建设张家界旅游龙头、凤凰和良山两大旅游中心,依托张家界、常德、吉首、怀化、邵阳五大区域中心城市,构建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黄金走廊,形成大湘西世界遗产旅游带、沅水山水民俗景观带、沪昆高速民俗生态旅游带、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带四条精品旅游带,打造张家界奇山异水遗产、大桃花源山水田园休闲度假、湘西文化生态风情、怀化古城古镇古村、大赵山原生态文化、中华瑶乡民俗文化等六大旅游板块。  相似文献   

4.
我们世代生活的湘西,山水如画。这里的张家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天子山被称为“当代人类艺术的迷宫”。猛洞河是罕见的“水上画廊”。美国一气象考察团的学者说,湘西的空气“如果在美国呼吸一小时,它的价值起码是3美元。”日本一知名画家到了湘西后坦率地说:“过去,我们认为中国的国画是虚构的,现在我认为这里就是大型的国画。”朋友们说我们土家人是“画中人”。翻开史籍,可以看到我们土家族人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为创造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公元16世纪中叶,海外倭寇侵扰我国江浙沿海一  相似文献   

5.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湖南省西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和张家界市境内,集中居住了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瑶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由于该区域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分布特点,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历代封建王朝在这里实行了有别于内地民族的羁縻政策“土司制度”,因而,该区域民族民俗风情浓郁,原始古朴。民俗旅游资源是“大湘西”旅游的明珠,系统地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合力,是构筑“大湘西”黄金旅游区的基石和旅游发展的最大卖点。一、“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及其特征“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中最具特色的是土家族风情、…  相似文献   

6.
显圣物是神圣空间神圣性的自我表征和核心来源,湘西苗族祭“滚年”仪式中的三个神圣空间,其神圣属性源自不同的显圣物.仪式中神圣空间的生成及其神圣属性的强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万物有灵”观念、禁忌观念、巫术观念、祖灵观念等原始宗教观念的投射,其中,以祖灵观念的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祭“滚年”是湘西苗族自然崇拜的典型形态,也是湘西苗族祖先崇拜的隐蔽形式.  相似文献   

7.
符云亮是近年走上文坛的又一位湘西青年作家。四五年前,我就读过他的文章,如他的《天无绝人之路》、《告别水牛》等。从那时候起,我就喜欢他的散文,并对这位朴实无华的湘西文学青年将来的作为充满信心和希望。这次读到他的《秘境诱惑》,证明了我对他的信心和希望是有道理的。《秘境诱惑》散发着湘西地域文化和人文色彩的灵光,称得上一卷表现湘西风土人情和历史名物的精彩画卷。全书分为描写湘西历史和地域名胜的“天孕湘西”,描写家庭故事及湘西人情风俗的“阳光不锈”和描写他个人生活情感的“命里村落”三大板块,而其中最动人的是“阳光不…  相似文献   

8.
<正> 1949年春爆发的“湘西事变”,是解放前夕我国民族地区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变乱。它不仅波及湘西各县,而且震动省内外,影响很大,是值得认真分析研究的一个历史事件。本文就这次事变发生的原因、性质及其影响做些初步探讨。有人认为,湘西事变是国民党当局内部的派系斗争、争权夺利引起的。其实,这只不过是问题的一方面。从近代湘西社会的特点看,这次事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湘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近代以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和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湘西南一个自然聚落“枫木林”的调查,试图探讨湘西南、桂西北一带山地民族地区自然聚落称谓“团”的起源、发展和特征.本文认为,在这一带的自然聚落称谓“团”已经成为民俗概念,具有地域区分单位和血缘归属单位两层含义.  相似文献   

10.
陆群 《民族论坛》2006,(5):24-26
“落洞”是湘西神秘文化中一个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至今仍大量存在于湘西民间,与“放蛊”、“赶尸”同称为“湘西三大邪”。“落洞”苗语的一种叫法是“抓顶帕略”,另一种叫法是“了滚巴”。“抓顶帕略”意思是“天崩地裂”,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平地陷下去,与周围隔开;二是指心灵世界的与世隔绝,人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失去与正常人的正常交往和交流。“了滚巴”的“巴”读“bia”,意为“岩洞”,“滚”是“鬼”,“了”是“丢掉”的意思,“了滚巴”意思是把魂掉到洞里去了。无论是哪种叫法,都包含有人的精神“失去常态”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龙光齐 《民族论坛》2003,(12):63-63
中国湖南花垣排碧“金钉子”剖面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南地古研所)彭善池博士率地质科研人员历经20多年在湘西地区精心从事寒武纪地层研究,在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年代地层学、沉积学等学科取得的一项显著的科研成果。何谓“金钉子”?故名思义,“金”表示珍贵,“钉子”表示将某种物体在某个地方固定下来。它是国际标准地层单位。“金钉子”钉在湘西花垣排碧,充分体现了其极高的地学科研价值。中科院南地古研所通过对花垣排碧晚寒武世地层和中一上寒武统全球界线层型研究,已将上寒武统命名为“芙蓉统”,并将…  相似文献   

12.
湘西苗族传统社会中存在着一张权力的“文化网络”,它由民间精英、社会规约、民间仪式、民间信仰等多种文化因素组成,在历史上这些因素相互协调、配合,共同规范着苗族的礼俗秩序. 当前,面对国家现代化和乡村法治建设的推进,湘西苗族的“文化网络”进行了相应调适,仍然发挥着维护乡村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王朝在镇压乾嘉苗民起义后,起用凤皇厅同知傅鼐“总理边务”,在湘西苗族地区筑碉、均田、屯丁,设苗官、苗兵,兴“苗义学”,建立了一套军事压迫与经济剥削、“防范”与“化导”、“剿”与“抚”相结合的“苗防屯政”体制。举办“屯政”,其主观目的是在于“寓兵于农”,“以苗养苗”和“以苗制苗”,恢复并加强对湘西“苗疆”的统治。  相似文献   

14.
范保宁 《民族论坛》2002,(6):62-63,20
湖南需要一个强大的旅游龙头,建设湘西北旅游“金三角”有利于增强张家界旅游龙头的实力。建设融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湘西北旅游“金三角”,应实施创新战略、科技兴旅战略和精品特色战略,努力提升旅游文化品应。  相似文献   

15.
关注湘西开发湘西 支持湘西宣传湘西郑培民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愿湘西州明天更加美好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湘西州列入西部大开发行列之际,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大对湘西州的支持。希望湘西州认真落实朱总理视察时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迎接“入世”挑战,积极工作,开拓前进,为建设一个团结、进步、文明、繁荣的新湘西而奋斗。日出江花红胜火,祝愿湘西州明天更加美好!武吉海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加快推进湘西州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能沟经济发展握供持久的需求和动力。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16.
<正> 操办婚事攀比摆阔,常使亲友伤透脑筋,您可知道,湘西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一带的苗族地区,男女婚礼却是俭朴风趣。六亲客“六亲客”是新郎家从本房族请到新娘家迎亲的六位能歌善说又有酒量的礼客。苗族人民重感情,轻钱财。青年男女相亲恋爱,女方不会索要男方的彩礼,姑娘出嫁也只带一些生活必需品。没有繁多的嫁妆,迎亲就不必兴师动众了。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早晨,“六亲客”身穿长袍,头围包帕,手持雨伞来到女方村寨,齐声高唱《娶亲歌》、《进门歌》,新娘父母闻讯便请人将“六亲客”迎进屋  相似文献   

17.
《民族论坛》2012,(6):7-7
5月10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吉首市人民广场进行慰问演出,给湘西人民带来了一台高水准的文化大餐。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路建平、湘西州委书记何泽中等省州领导,以及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总监张晓海等到场观看演出。  相似文献   

18.
清康熙、雍正年间,包括湘西在内的原湖广的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六十余年后,湘黔苗民以湘西永绥(今花垣县)、乾州(今吉首市)、凤凰三厅和贵州松桃厅为中心,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清王朝统治的乾嘉起义。湘西苗区的“改土归流”情况如何?它对湘西苗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乾嘉起义与“改土归流”有什么联系?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 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统治中心内迁重庆,促成了湘西民族地区的特殊地位,从而在湘西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反映在教育上,“边民教育”就是当时出现的独具特色的教育形式,在整个湘西教育史上只有特殊地位。“边民教育”的出现,最早可推“民国23年(1934),桂省成立特种教育委员会,以边教为特种教育的范围,为边民边教的开始”。①次年,即“民国24年(1935)湖南省有发展苗夷文化经济建设计划书,关于边民教育方成12项”。②即湖南国民党政府以政策法令的方式,把“边教”这种形式在湖南确定下来。民国26年(1937)抗战全面  相似文献   

20.
朱总理的嘱咐 2001年4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省长储波的陪同下,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了考察。朱总理嘱咐湘西人: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改善生态环境,稳妥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彭对喜 中共湘西州委书记要走一条具有湘西特色的工业化路子 加快工业化进程已成为湘西州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利用湘西州“入西”、“入世”的良机,选准适合湘西州实际的发展路子,把坚持推进工业化与推进扶贫攻坚、推进农业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