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借喻”、“借代”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春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4)
借喻和借代,是汉语修辞学中性质不同的两种修辞格式。由于它们在形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比如,都不出现本体,而以喻体或借体替代之,所以往往易被混淆,即使在国内较有影响的《现代汉语》教材,也不例外。因此有加以辨析之必要。请看下列各例: 相似文献
2.
韩东屏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许多人习惯于不加区分、不加限制地使用“同一”和“统一”或“同一性”和“统一性”等概念。因为列宁和毛泽东都说过:同一和统一是一个意思。但是,正是列宁和毛泽东本人,又常常在同一篇文章、甚至是同一段话中同时使用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概念。这说明,唯物辩证法中的同一和统一两个概念是有差异的。 “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哲学上旷日持久的关于同一性含义之争之所以难见分晓,未必不是同一和统一之相似所致。 相似文献
3.
张亚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建安时代“俊才云蒸”,邺下聚集了“盖将百计”的文学之士,其中以三曹、七子、蔡琰最为特出,三曹更是处于领袖群英的地位。然自六朝迄于明清,被文学史家频频称引者,却大抵是曹植、王粲、刘桢三人。三人时被并称,但在多数情况下却是以“曹王”、“曹刘”的组合形式出现,且往往被分别视作建安文坛的代表。如《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云:“曹、王、陈、阮……斯并高视当世,连衡孔门。”《隋书·文学 相似文献
4.
杨卫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50-152
近代汉语里,程度副词“大、忒、特”的用法有同有异,本文追本溯源,通过比较试图说明其流变及分合并着重阐明“太”与“忒”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义理”、“考据”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44-151
"义理"、"考据"二词原非一对范畴,造成其在几个向度上的区别并不具有无条件的一致性。"考据"指利用文献资料所做的专题研究,"义理"起初泛指各种社会行为准则和观念,虽可以简驭繁,但比天人性命具体。二者转为一对范畴是初始涵义、经学逻辑以及认知策略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在文本诠释领域,"义理"原与"文章"、"章句"相对,后者接近于经书本文。经书"本文"而非经书中适合考据的内容,代表着经学诠释中"殊相"、"部分"的一极;"义理"、"考据"都围绕本文展开,考据活动的共相性取向由此彰显。在一个五要素的文本诠释理论模型中,考据活动足以与阅读活动等价,所以存在"关于义理问题的考据"。 相似文献
6.
吴祺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65-68
甲骨文“来”和“翌”是卜辞中用来表示将来时间的两个词,二者为近义词,有相似之处。但细分之,二者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即在表示将来时间远近上的不同。通过详细地搜索相关卜辞材料,用数据说明了二者的区别,得出“来”是远指将来某一时间,且主要是指从占卜日起第二旬的期间内;“翌”则是近指将来某一时间,且主要是指从占卜日起的一旬期间内。 相似文献
7.
朱正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
体裁被抬得大高了文言文统治文坛到了后期,尤其是到了桐城派高举义法大纛的时代,文章的体裁被抬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些封建文人接过“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的口号,对文章的内容创立神理气味、阴阳刚柔之说,强调声光色象,对各体文章定了调子,对各种体裁设下规矩准绳,摆出“文体既定,则行文之得失,自当依体为断,每体各有一定的格律,凛然不可侵犯”的架势,文章如和条分缕析的体制差别一点儿,就被斥为违背义法。 相似文献
8.
程国煜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启事”和“公告”在使用上常会用错,情况有二:一是将“启事”误写为“启示”;二是将“启事”,“公告”混同。其实,“启示”并不等于“启事”;“公告”也并非公开告知之意,启事的内容切不可冠以“公告”之名。 相似文献
9.
朱惠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56-58
"哭、泣、啼、号"是一组常见的同义词,但并非浑然无别,而是同中有异,古往今来都有人对他们进行过辨析,但众说纷纭,讫无确说。通过考察,可以认为"哭"是哭泣的通称,古今皆然;"泣"是多泪之哭,多指小声或无声流泪之哭;"啼"是大声之哭;"号"是声言交杂之哭。 相似文献
10.
11.
王忠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
西汉前期的田亩制,史学界多认为是“大、小亩并行”。以晁错上书所言“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和《淮南子·主术训》“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的记载,认为前一记载产量偏低,应指“百步为亩”的小亩;后一记载产量偏高,应指“二百四十步为亩”的大亩。这种仅以亩产量的差异来推论一个时代的田亩制,显然是欠妥当的。 《盐铁论·未通篇》记载: 相似文献
12.
王湘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31-132
南宋吴文英《江南好》词“蓉兄梅弟”句,众多词集版本皆作“梅兄蓉弟”,甚至表述次序稍有变化。本文从生长习性、典源等分析,句作“馨兄梅弟”误,当为“梅兄蓉弟”。吴文英“好结梅兄馨弟”句,化用黄庭坚诗意,透露出文人亲近自然、寄情外物之情,其中高洁雅趣,了然可见。在诗词创作中,“梅兄綦弟”已成固定搭配,既简洁凝练、对仗工稳,又... 相似文献
13.
黎亦云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
《论语·子张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段语录,探其原意,实质是谈“学”与“仕”的关系。在“十年浩劫”中,把子夏这一言论指之为“集中地概括了孔丘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并上挂下联,口诛笔伐,“叫它永世不得翻身。”假令孔子有幸健在,他是要求给予平反的。当然,作为孔子的文学高徒——子夏的言论,也可能师承了孔子的思想,因为《论语·先进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里的“野人”是指在野的平民百姓, 相似文献
14.
杜汉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1):1-4,24
孔子关于“生而知之”的思想理论应该首先从认知路径的划分上去把握,应该着眼社会历史实践进行相关分析,简单悬置或虚化这一理论是不妥的。孔予重视“生而知之”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王玉波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79,(1)
制造混乱,以售其奸,是“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惯用的一种伎俩。一九七三年底到一九七四年初,资产阶级阴谋家、野心家江青,利用《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以批孔为名,刮起一股所谓批“师道尊严”的妖风,制造了种种思想上理论上的混乱,对教育战线,特别是对广大中小学校,产生了严重的恶劣的影响,而且恶果所及不仅是教育系统,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秩序也因之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今天。为了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搞好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必要在“师道尊严”问题上,澄清混乱,肃清流毒。 相似文献
16.
文达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王维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又是我国绘画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画种“南宗文人画”的开创者。对他的诗和画,北宋文坛巨星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作过这样的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那以后,人们经常用“诗中有画”来评论王维的诗,把“诗中有画”当作对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一个最准确、最精当的概括。不过,古代的诗论家们虽然经常谈到王维“诗中有画”、“无言而有画意”、“深得画中三昧”等等,但往往不加阐释;因此,所谓“画”、“画意”、“画中三昧”云云的涵义究竟如何,仍然不甚了了。近几十年来,中外学者对“诗中有画”作出了种种解释。 相似文献
17.
“不平则鸣”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福海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48-52
“不平则鸣”意为“情激则鸣”,这创作动力论可以说是韩愈创作论的核心。它与韩愈的文学或载道或娱戏的功能论并行不悖。所谓“气盛言宜”,说的是内容充实中气足则“言宜”“易好”;而“穷苦之言易好”的实质是,心愈不平愈“郁于中”愈“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则鸣得愈好。从“发愤”而作→“不平则鸣”→“穷苦之言易好”到“穷而后工”的发展看,这一历史性命题,强调的是不如意的生活遭际有助于激发艺术家创作出优秀作品,同时包含着文艺创作是一种心理宣泄,必须表现真挚强烈的情感,必须专一用工掌握艺术技巧法规,以至于包孕着必须深刻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等等涉及创作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崔富章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4)
《诗·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禾丕),维糜维芑.”《毛传》:“秬,黑黍也;(禾丕),一稃二米也;糜,赤苗也;芑,白苗也.”《说文》:“(?),黑黍也,一稃二米以酿也.秬,(?),或从禾.”“(禾丕),一稃二米,从禾丕声.”“(?),赤苗,嘉谷也,从草(?)声.”“芑,白苗,嘉谷也,从草己声.”《尔雅》:“秬,黑黍.(禾丕),一稃二米.”“(?),赤苗.芑,白苗.”《释文》:“(?),诗作糜,本亦作(?).”《楚辞 相似文献
19.
陈志椿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正确把握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审美原理。长期来,学界对该说的解释或“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或“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皆失之于片面。本文试以西方读者学之基本观点,作一新的解释,把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统一起来,强调了在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与作品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