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超越社会决定论--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再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也最具争议的一个分析概念.笔者认为,文化资本不只是一个能把握文化的"被形塑结构作用"的静态的、具有社会决定论色彩的实体性概念.它同时也是一个能充分理解行动者"形塑结构的作用"、并反映各种变化的动态的运动体.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这一认识,尝试对作为一个把握行动者个人能动作用的"文化资本"概念作一个较为详尽的社会学考察.  相似文献   

2.
"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朱伟珏 《社会科学》2005,(6):117-123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从象征支配角度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进行非经济学解读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布迪厄指出"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一样,也可以投资于各种市场并获取相应的回报.由于"文化资本"的再生产主要是以一种"继承"方式进行的,所以它同样凝结着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并体现着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  相似文献   

3.
布迪厄资本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布迪厄资本论概述 在法国社会学大家布迪厄(P·Bourdieu)眼里,资本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政治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符号资本、社会资本、法律资本等等,其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是三类基本的资本形式。布迪厄批评古典经济学的资本概念只关注了经济资本而没有关注另外一些重要的资本形式。他认为,一种关于社会实践的总体理论,如果不把自己局限于经济,就应当全面地把握资本,充分考虑资本的各种形态,不同形式,并且努力发现不同的资本形  相似文献   

4.
社会空间与社会阶级:布迪厄阶级理论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集中讨论了布迪厄的阶级理论。在指出布迪厄对经典阶级理论进行了关系主义改造 ,以及其理论的经验基础来源于法国资源的特点之后 ,作者梳理了布迪厄阶级理论及马克思与韦伯的师承关系 ,认为布迪厄把阶级理论安置于其社会空间理论之中 ,并根据资本的构成和数量来判别行动者的阶级性情 ,而阶级斗争也变成了争夺对于社会世界表征政权的符号斗争。最后一部分结合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与中国语境 ,对布迪厄的阶级理论进行了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5.
布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概念,将家庭教育作为与经济投资并重的影响子女教育表现的主因。关注核心素养教育,不仅是教育机构的任务,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使命。从家庭文化教育资本视阈下,通过对家庭文化资本理论、核心素养内涵的诠释,来梳理影响子女核心素养的家庭文化资本要素,进而提出发挥政府的教育文化引导作用,加强学校文化教育建设,优化家庭文化环境等建议,来促进家庭文化资本在提升子女核心素养中的获得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论提出以来已有半个世纪,但对于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其与资本及劳动力的相互关系,目前仍无定论.在人力资本文献中,常常可见把资本与劳动力相对立,又把人力资本从劳动力全体中区别开来并于资本的现象,以至于人力资本、资本、劳动力概念模糊不清.必须从人力资本论开创者的人力资本定义出发,重新定义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本范畴进行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文化消费在社会结构与重构中的作用愈发明显。布迪厄充分关注到这一点,按照"结构产生惯习,惯习决定实践,实践再生结构"分析框架,构建了其文化消费理论,本文则主要对此理论进行研究探讨。在该理论中,布迪厄充分探讨了文化消费行为同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资本总量、资本构成比例以及资本的时间延续三个维度考量的社会空间位置,在消费者主观能动的长期实践下,内化成不同阶级独特的阶级惯习,并产生了不同阶级特有的文化消费行为与品味;而不同阶级文化消费行为则进一步实现了阶级之间的区隔与融合,改变了消费者的社会空间位置。布迪厄的从阶级与阶层角度出发、揭示隐藏在消费现象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力关系的文化消费理论为我们了解贫富分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特征提供了独特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5,(6):223-228
布迪厄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在国际范围内也是非常有影响的一位学者。他从研究教育资源分配得出的文化资本、场域、惯习和社会分层等基本理论,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深远。在中国关于家庭背景和文化资本的研究中,也有一些学者引用布迪厄的理论作为理论结构框架。然而,中国是一个东方国家,离法国社会和西方资本主义传统相去甚远。中国与法国相比,其社会主流价值和传统艺术形式有明显的不同。而且,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与西方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文化资本的理论在中国是适用的,虽然可能会通过另一种机制来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舒尔茨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两种.强调"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具有更大作用.如果撇开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影响不谈,单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看,舒尔茨这种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提高要素生产率的突出作用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首先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和实物,但不是任何货币和实物都可成为资本,而只有具有价值的劳动产品才可能成为资本.更重要的是,资本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因此,资本的本质是剥削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就是资本.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虽然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有其积极的理论意义,但却是与马克思科学的资本理论相悖的不科学的资产阶级庸俗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和评述了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流动农民社会经济地位关系的研究文献,在厘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概念,梳理国外学者对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研究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国内学者对流动农民社会经济地位获得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最后指出该领域理论争辩的焦点和尚待研究的问题:(1)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孰轻孰重;(2)强关系与弱关系孰轻孰重;(3)“原始社会资本”与“新型社会资本”孰轻孰重。  相似文献   

11.
布迪厄认为,文学场从性质上来看,是一个围绕着文学的幻象组织起来的、与日常的经济逻辑相反的信念的生产场。从文学场的内部空间结构上来看,根据文化资本的构成和数量,存在着动态的具有等差的位置空间,具有较多文化资本的文学行动者占有统治位置,反之亦然。文学行动者由于其拥有资本会与社会轨迹产生相应的习性,这种习性又引导着他试图在文学场中占据与自己相适应的位置。文学行动者总是不安于自己所处的位置,总是倾向于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本,并获得垄断文学合法定义的权力,这就引起了正统与异端之间的连续不断的符号斗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结构及政府教育投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将物质资本分为私人资本和公共资本两部分,并将其与人力资本一起引入到一个AK类型的经济增长模型中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私人资本具有互补关系,而与公共资本具有替代关系。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作用是不同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政府主导型特点。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力度,适当减少公共资本投入,提高私人资本的经济份额及其产出效率,以解决我国现阶段私人投资粗放增长、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化视域中的阶级与阶层——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社会学领域内,布迪厄强调文化作用的阶级理论占据着重要且独特的位置,其观点超越了迄今为止任何阶级与阶层理论。与以经济及职业结构为主要依据的各种传统理论不同的是,他将阶级与阶层问题放在文化的视野下进行探究。他赋予文化以特殊的意义,认为它受到阶级的决定性影响并和经济资本一样,凝结着社会的不平等。布迪厄的文化阶级理论,不仅对社会学实现文化的转向做出了独特贡献,而且也对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秩序、社会等级的形成机制,揭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与文化等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过程,进而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都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个揭示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伟珏 《社会科学》2006,(5):106-117
被称为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布迪厄教育理论在社会学与教育学领域内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是一种揭示现代学校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框架。布迪厄认为学校教育不是一种铲除社会不平等的制度,相反,它以“遗传”的方式生产和再生产社会不平等,并使此类不平等正当化和永久化。此外,教育的不平等也并非仅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而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诸多因素中,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旨在知识经济和国际化的全球化新语境中考察知识分子的发展生态。在知识经济和国际化的推动下,作为文化的代理人和知识代言人的知识分子也步入两难的境遇。他们努力坚守文化传统,面对知识和文化的转型却力不从心;他们试图挖掘文化的潜在经济价值,却又遭受良心的文化谴责。通过运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叙事来考量知识分子发展中所面临的这些瓶颈问题,分析其发展的机遇,并探讨一种可行的特色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6.
后物质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理论主要是三大块 :人力资本理论、知识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知识资本理论一脉相承 ,共同组成了知识经济的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是经济学与社会学融合的一个新概念 ,它的出现解释了许多纯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难题。本文采用历史的分析方法 ,重点分析了这三种资本形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许德金 《江淮论坛》2013,(5):125-129
论文以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资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中国的文化发展现状,在评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论和奈的软实力理论为基础,提出国家文化资本的概念,并对其含义及类型学进行了深人的剖析,指出国家文化资本与文化资源及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并对国家文化资本概念的运用范畴及其功用进行了描划。  相似文献   

18.
亨利·詹姆斯(1843-1916)以其"心理现实主义"和"国际主题"作品著称于美国和欧洲世界。《黛西·米勒》是他早期的一篇短篇名作,描写独立自由率性的美国姑娘黛西,在旅欧美国侨民圈中遭遇的欧美文化冲突。文中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叙述视角开启了无数文人墨客对欧美文化冲突的深层次探讨,而历来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女性主义以及文中展现的国际主题上。在此则另辟蹊径,通过运用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中的场域和惯习理论,来解读文化资本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资本   总被引:43,自引:8,他引:35  
资本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有实物资本、货币资本、人力资本等等。在经济运作过程中 ,人力资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 ,与人力资本直接关联的道德资本 ,又影响或制约着人力资本的效益的获得。人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劳动技能的加强等等 ,有赖于人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科学道德精神与道德实践。因此 ,就经济运行过程来看 ,道德是而且必然会是投入生产过程的重要资本。一、资本与道德资本  资本是经济学范畴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由于其经济制度决定了资本是能带来利润的体现为实物和思想观…  相似文献   

20.
文化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即指文化因素的资本化,能创造新价值的价值。文化资本具有不同于物质资本的特征:身份认同——文化资本的关键;以人为本——文化资本的特质;多元共存——文化资本的基础;价值实体——文化资本的内涵。当代中国文化资本生成以传统文化为良好土壤,以先进文化指明方向,以吸收世界文化为精华,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文化资本重在营造,这是发展文化经济和建设和谐文化的需要,为此要紧紧把握营造文化资本的基本路向,构建多元化的文化资本主体和主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