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论哈代小说的神话精神姜晓梅众多的艺术家们试图在作品中唤回那种神话境界,那种自然的神秘感以及近于神灵的人类形象。英国作家哈代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自己的小说中使用了基督教与异教的种种典故,制造了一种神话氛围,构筑了自己的神话世界。这个神话世界存在于哈代所生...  相似文献   

2.
以古希腊悲剧观照哈代小说的命运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希腊悲剧的视角切入,阐述了哈代小说中命运色彩的丰富内涵。在他的小说中,命运以神秘的大自然、遗传与因果报应、偶然与巧合、本能与欲念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体现了哈代对古希腊命运观念的认同,展现了命运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又包含哈代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命运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着重研究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在西方评论界的接受历程,结合哈代研究的整体脉络,重点分析了现实主义与社会文化等各种批评视角的不同解读路径,并对这些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目的在于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哈代小说中的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为地理环境、人物语言、民俗歌舞和小说的民间故事结构等四个方面 ,而这四个方面的地方色彩的运用对哈代小说的成功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文学巨匠,其小说以其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对现实、伦理、道德、宗教等的抨击而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本文从哈代的生活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着手,结合当时英国社会背景对其作品的影响,分析了哈代作品的基调和哈代小说的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的瑰宝,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文学批评界对于哈代小说中女性人物的研究如汗牛充栋,但影响他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因素往往被忽视。纵观哈代的文学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影响其女性人物形象的社会、环境、宗教、哲学思想等许多信息,这些将为哈代小说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其小说的悲剧美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哈代本人对于悲剧创作手法的自觉运用。文章分析了哈代小说中的多种悲剧创作手法,对哈代小说的悲剧美作了一次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幻灭是哈代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成功的小说,其主人公苔丝也是一个最能体现哈代幻灭主题的女性人物形象.哈代的幻灭主题主要体现在他对苔丝被人诱奸、遭人抛弃和最后又被人勒死等方面的详细刻画上.在哈代看来,苔丝的毁灭既是她自己的悲剧,同时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哈代的小说,在形态上存在着对其他门类艺术的借鉴、兼容乃至潜移倾向。本文以威廉·阿契尔的"戏剧"理论为根据,着重探讨戏剧艺术在哈代小说结构中的运用。本文作者认为,哈代的小说在结构上存在着对戏剧艺术的借鉴,他的小说结构富有戏剧结构特点。哈代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戏剧艺术中的"冲突"、"激变"等技巧,以增加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读者由此获得视觉、听觉和感觉的多重效应。  相似文献   

10.
哈代长篇小说悲剧形式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原型学和影响比较研究方法,以哈代的五部“性格和环境小说”为例,探讨哈代长篇小说悲剧形式之源。哈代长篇小说悲剧形式主要源于古希腊悲剧、圣经文学和莎士比亚戏剧,有的则是多种悲剧形式的融汇综合使用。哈代在继承借鉴中有改造、创新,因此,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悲剧风格。  相似文献   

11.
中外哈代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研究,在欧美诸国,已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哈代长篇小说的陆续发表,英美评论界对哈代的评论即已开始。人们多从哈代小说的道德意义、悲观倾向着眼,或赞同或谴责哈代。《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发表时遇到麻烦,发表后遭到很多评论家攻击同时也有人大加称赞,已是众所周知之事。在维多利亚时代由盛而刚衰的时期,哈代小说中强烈的悲观情调、反社会的道德倾向自然是  相似文献   

12.
哈代作为英国19世纪后期的现实主义作家,其小说表现出独特的神秘风格。哈代小说神秘形态的形成与威塞克斯民间宗教有很大关系。因受到威塞克斯民间宗教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哈代在作品中描述了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充满灵性的大自然;二是鬼怪、幽灵的超现实意象;三是超现实的神秘现象。哈代小说的神秘风格中隐含着哈代对民间价值立场的坚守,表达了哈代理想的民间秩序。  相似文献   

13.
以知网文学类核心期刊上哈代小说研究文献为基础,利用BICOMB和SPSS软件绘制的热点知识图谱可帮助学者准确了解我国哈代小说研究论文中的热点和趋势:论文研究主体仍是悲剧观、人物性格等;较之小说背景研究,文本细读类别的成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作品中现代性的讨论和比较文学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从伦理批评、电影改编角度等论述还较少,关键词未入选.学者可从上述方面进行深层探究,推动哈代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  相似文献   

14.
张谷若以研究翻译哈代著称于世,他翻译了哈代的三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还乡》和《无名的裘德》,被中外文学界誉为“哈代专家”,“哈代的东方知音”。文章从方言对译、注释和翻译目的三个方面对张谷若翻译的哈代作品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哈代小说与民俗有不解之缘,民俗事象构成哈代小说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情节,规定了故事的发展方向和人物的命运轨迹,在时间上规定了情节发展的节奏,在空间上限定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民俗事象也是作者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环节;此外,民俗事象还构成小说细节,深入到小说肌理,发挥润滑链接的作用。民俗化叙事是哈代小说鲜明的艺术风格,民俗文化内涵是哈代小说重要的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学是一种最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英国作家哈代素以乡土小说而闻名,乡土情结贯穿了其作品的始终。哈代小说中的深厚乡土根源和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哈代的乡土精神和小说中所呈现的乡土风貌,展示了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质。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朵不朽奇葩,他在乡土文学创作方面也成绩斐然。基于两位作家所处时代的不同、成长经历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别,对其作品和创作风格进行对比研究意义非凡,尤其是在倡导生态文明、践行绿色意识的今天,既可为当下的绿色写作提供借鉴,也可为增强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态意识做点贡献。  相似文献   

17.
谈哈代小说的地域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显松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4):80-81,95
文章阐述了哈代小说地域风格的具体体现、形成因素、审美价值,强调了哈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及其小说 的地域性所蕴含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哈代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界的泰斗,他的小说一直以来都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而他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深入人心。他笔下的很多女性人物被认为极具进步意义,本文通过小说中女性的天性善变、自以为是、待人庇护三个方面,来揭示父权意识在托马斯·哈代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语料库哈代其他类小说语料库和哈代同时期作家小说语料库,对这几个语料库进行关键词数据提取和对比分析,发现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用词较为灵活但词汇长度较短。这类小说有如下几个特点:1故事多发生在英国的乡村,多为贴近生活的场景且农民在小说中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对乡村生活的描写丰富、形象;3对环境的描写尤其是树木的描写极为丰富;4此类小说中的动物具有人的情感,而人类对于动物也怀有关爱、同情之心;5故事情节倾向于围绕三个时间点展开,即tonight、today和Sunday。以关键词为切入点,得到的名词中描写乡村环境、自然环境的占了近1/3的比例,这类小说中的"环境"特征可以得到证实,但"性格"这一特征并不能从得到的关键词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20.
在古希腊悲剧和哈代悲剧小说的比较研究中,较常见的是以命运观和人物性格为中心进行对比。可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古希腊悲剧的核心是情节;哈代也认为对小说而言,情节或者说结构的重要性胜于人物。因此,以情节为中心进行比较研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亚里土多德看来,好的悲剧情节必须要有发现或突转,二者是引发观众怜悯或恐惧的关键要素。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众多的偶然或巧合与其说是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的反映,不如说是哈代巧妙地运用了古希腊悲剧情节中的发现或突转。通过对哈代短篇小说《同乡人》的分析,可以印证此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