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一个孩子是没有说过谎的,就是我们做孩子的时候,也一样。有个西方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统计,每人每天说谎25次。虽然这有点夸张,但孩子说谎确有其事。问题是我们如何去面对,如  相似文献   

2.
善意的谎言     
从小,爸爸就教育我,不要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可为什么爸爸自己有时也会说谎呢?  相似文献   

3.
《北方人》2007,(4)
去年,八岁去美的表妹还乡,还带了一个中学好友,在中国吃得不亦乐乎。为了让这个在美国南加州长大的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味,我也加入其请客行列。有次去吃夜上海,点心叫了酒酿圆子,表妹竟然没有吃过。我告诉她,你看这小小一碗有米的三种形式,做成酒的米做成圆子的  相似文献   

4.
一、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即使有人说过,也许会是如“棒头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长期在生活中流传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对不对则需要我们去反思.我们都知道,要想驾驶车辆,尚需要到驾校学习三个月并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拿到执照,而要做人父母,“驾驶“着家庭之舟远航恐怕不是三个月能学会的,何况连婚检都懒得做的现代人,根本没有可能去进行三个月的专业培训,便糊里糊涂地做了父母,似乎全然不顾自己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什么样的烙印.……  相似文献   

5.
林立公 《21世纪》2000,(5):59-59
如何让孩子多活动,让妈妈多一点休息──办法就是让孩子们多做点家务活。 我们家经常讨论到哪里去吃午餐。其实是我的女儿们喜欢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休。有趣的是,如果没有争取到多数赞成去吃奶酪牛排,我的丈夫同样会噘嘴抗议。或许这些家庭小纠纷应该让我感觉到家庭生活的温馨、快乐,然而,医学专家们正在全国发表巡回演讲,警告我们:当今的儿童是美国历史上运动最少的一代人;每4个儿童当中就有一个体重超常。 天气晴朗的时候,我就会提议走出家门去登山、去郊游,但是家人的反应总是令我失望、无奈──他们更想出去大吃一顿。我11…  相似文献   

6.
反复的心     
正每次在两个孩子把我吵得受不了的时候,我就渴望能有和丈夫单独出游的机会。很怀念新婚后的那些周末假日,我们两个人总是手拉手去看电影,然后在布鲁塞尔的街头闲逛一阵,再去买些零食带回家,在灯下对坐,可以聊上一个晚上。回台以后,孩子来了,在初为人母的那几年里,心理和眼里都是孩子,从来没想到过要出去玩的事,有五六年都没进过电影院,更别提去爬山或者划船了。  相似文献   

7.
《人生与伴侣》2011,(8):4-4
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警察可以根据犯人的肢体动作判断出是否在说谎。其实我们也可以学会,只要了解人说谎时最爱做的几个肢体动作,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8.
孩子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堕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白眼:“爸爸是看报的!”  相似文献   

9.
在背后我常听到时间的翅膀像战车一样飞逝的声音,而在前面却是延伸着荒废了的永恒沙漠。——题记大家都称我们现在这群人为“80后”,意思是出生于80年代后的孩子。这群孩子有着比以往好的生活条件,而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格外宠爱。我们从来也没有想过,也不会去想以前的人们生活得怎样,过得辛苦不辛苦。我们只觉得自己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就够了。我想,也不会有太多的父母会向孩子提以前的生活,偶尔提起过的,也大多是略微带过,很少会有父母和孩子坐下来细心地讨论这个话题。他们大概觉得,以前过得苦些,现在只要让孩子过得好些就足够…  相似文献   

10.
从1+1=2开始,我们一生都在做着无数的算术题。上学时,算术题是必须完成的作业和考试;工作后,开始算计收入,算计开销;结婚后,算计存多少钱可以买一套房,或是养一个孩子。可你有没有算过,自己还能陪父母多久?那么,不妨来做做这道最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亲情计算题——假设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  相似文献   

11.
我家住在美国达科他州的一个叫做摩特的小镇上。爸爸有—个属于自己的五金用品店,我们家的七个孩子,每个人都在爸爸的店里工作过。刚开始我们只是做打扫灰尘、整理货架和包装货品一类的简单零活。后来,慢慢熟练了,爸爸就锻炼我们去接待顾客。我们一边工作一边观察周围的事物,逐渐发现爸爸工作并不只是单纯为了谋生。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06,(1)
已经晚了一个多星期了,月儿的例假还没有来,我们俩都有些担心。早孕试纸显示两条红线,让我们心里都"扑通"一声,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我们在这个城市打拼没多久,还没有能力也没有心理准备去迎接一个小生命。很快,我和月儿取得了一致意见:拿掉这个孩子。月儿有点哀伤,毕竟是我们共同孕育的生命,现在却没有见到阳光的机会。小诊所是不敢去的,看过太多的负面报道,万一因此留下后遗症,甚至导  相似文献   

13.
三道门     
远远地看见那道铁门,我想起母亲的话:"去吧,孩子。大胆地去吧。"走近铁门,老板问:"你是来应聘的吧?"我点点头。老板说:"年轻人,来这儿应聘必须先过三道门。第一道就是这铁门。"老板做个"请"的姿势。我轻轻地推了推,门没有开。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虽然没有从理论的层面上对实践的意义作过阐述,但是,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并按照实践优先的原则,去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一、坚持勇于实践,大胆试验的原则──看准了的,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告诫全党:‘俄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①他在深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着重揭示了创造性、探索…  相似文献   

15.
金伟  吴彦 《今日南国》2013,(10):27-27
很多年轻的朋友,都苦于没有人脉而焦虑。如何认识成功人士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想接触谁就去做谁的忠实读者,看他的文字,思考他的道理。从一个学习者开始,有步骤、有策略地接近他;,如果能帮助这个人做一个周围人的看法、分析之类的文件发送过去,那就更完美了。大部分成功人士很关注自己在某一个群体中的影响力。俞敏洪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6.
朱丽英 《新天地》2011,(9):161-161
作为一个教师要克服自己的权威思想,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平等地位的成员,对于孩子的奇思异想要给予重视和引导,千万不要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要鼓励孩子大胆去想象,鼓励孩子去做成人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11,(6):43-43
九九重阳节那天,我和老公开车去山中求子,结婚五年了,我们一直没有孩子,求医问药,花了不少钱,也被四处流窜的野郎中骗过,所谓病急乱投医,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希望。  相似文献   

18.
总感觉,自己是突然做妈妈的,常常觉得有些不知所措。自己都像一个孩子,该怎么做妈妈呢?只好以着自己的本能去照顾孩子、教育孩子了。这里所谈,也真的只是经验之谈而已。对于孩子,每一个做父母的大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但自己作为教师,我相信每一位同仁们都会希  相似文献   

19.
没有什么比教育子女的失败更令父母伤心的了。教育子女的成败,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从孩子身上找原因,但是越找越让人困惑不解。换位思维是照亮思路的一盏明灯。假如我们能换一个位置,从家长自身上找找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有许多爱孩子、教育孩子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是扼杀天性、违反规律的。世界上没有不顾天性和规律而可以实现自己愿望的事。那么,所谓天性和规律到底是什么?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办?一、对孩子也要讲人文关怀孩子的天生是什么?就是自然之性、自我发展之性、纯真之性、非功利之性。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便有…  相似文献   

20.
窦唛 《社区》2011,(17):46
孩子到了四五岁,经常会编造一些小"谎言",比如说为了不上幼儿园说"肚子疼";打碎了东西说"不是我干的"";我把饭都吃得干干净净,把好东西送给了明明",其实没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家长这时候往往开始紧张,担心孩子会养成说谎的习惯,急于教育孩子,指出他的错误,甚至严加斥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