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澳门近400年来的历史,产生了一个澳门土生葡人族群。19世纪就有人收集过他们的歌谣。20世纪40年代起陆续出现了一批澳门全生作家,并创作和出版了一批颇有影响的诗歌和小说。本文试图从澳门土生对自身的身份和文化认同的焦虑情结入手,探讨澳门土生文学中澳门土生的边缘心态,让人们了解在中葡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产生了怎样的土生文学。  相似文献   

2.
澳门土生族群是一个由血缘和文化交融组合起来的族群.这一族群的诞生和发展折射了澳门近代史的一个方面.澳门土生作家也以深厚的情感描绘这一族群的演变.这部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长篇小说,<大辫子的诱惑>讲述了一个独特族群的诞生过程,从艺术文化学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可以对这个族群诞生的历史与中西文化的交融史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粤语为正宗汉语”的观点在港澳有相当大的市场。这有认识上的原因,也有既得利益的局限。特别是在澳门,土生葡人大多兼通葡语和粤语,自推行中葡双方官方语言的政策以来,精通粤语口语的土生葡人当然会争取加人双语人的行列,以便在两种语言的传译中起中介作用,同时也就显示了  相似文献   

4.
论1999年前后澳门文化特征之保留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1999年前后澳门文化特征之保留及发展(澳门)魏美昌一、保留及发展澳门文化特征之需要在最近三年的澳门过渡期间,人们似乎注重加速解决政治问题,诸如公务员本地化、现存法律的清理和翻译、中文作为行政当局官方语言的扩大使用、甚至土生葡人的国籍等。在经济方...  相似文献   

5.
读《爱情与小脚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上的一点问题要是想从小说中更深入地窥探土生葡人的文化特性,必须先梳理一下翻译所带来的阅读上的不便,因为我们不懂葡文的话,就必须倚靠澳门文化司署与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译本。书中一些地名与专有名词的翻译,就算不是误译也略嫌不够地道,有些甚至有前...  相似文献   

6.
澳门近四百年社会发展的历史和它所处的地理环境,使它在汉语粤方言区形成了一个多语并存的社会语言环境.这种语言环境是与澳门人口的人种结构密切相关的.正如安瑞志先生《“澳门人口及发展”内容简介》所说:“澳门本地人可分三类:土生葡人——即一般人所指操葡语的中葡混血儿、中国人、及葡萄牙人.过去四百  相似文献   

7.
澳门土生葡人汉学家玛吉士所撰《新释地理备考》,是鸦片战争后第一部由外人撰写的西方地理学著述,也是晚清最著名的两种清人地理著述《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宗教与族群认同是人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在云南石林一个彝汉杂居村落中,长期以来宗教都是当地族群区分的重要文化机制,不同时期宗教与族群认同呈现出不同状态.在市场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资本化导致宗教的族群区分功能强化,村落中的汉族与彝族撒尼人族群分化由此加剧.为申明其文化产权,与汉族进行资源竞争,撒尼人极力强调村落宗教的“民族”性而淡化其社区性,以此切断汉族与之共享的文化纽带,导致新的族群隔离形成.  相似文献   

9.
一、《文化杂志》与澳门土生文学纵观《文化杂志》(中文版)文学栏目录,属于澳门本地所产的葡语作家主要有庇山耶、飞历奇、马若龙、晴兰等,较有关系的还可追溯到费雷拉(阿德)、布拉加、高美士……甚至卡蒙斯,然而亦缺乏专题系统的评介和讨论。像飞历奇这位著名的大律师又是澳门著名的土生葡人“大作家”,他的代表作《爱情和小脚趾》、《大辫子的诱惑》(还有《南湾》)已由澳门文化司署与大陆花山出版社合作出版汉译本,但《文化杂志》只介绍过《延虫家妹阿张》一个短篇,不能不说是一个盲点。据我们观察所得,澳门的葡语作家和诗人对中国文学(主…  相似文献   

10.
韩国裔美籍作家李昌瑞被誉为亚裔美国文学新星,美国文学评论界对其代表作<说母语的人>有很高的评价.族群认同和多元文化思想是李昌瑞的成名作<说母语的人>里的两大重要思想.本文以巴特的族群认同与族群理论等为理论视角,解读主人公派克从主流文化追随者、亚裔族群认同者到多元文化支持者的角色转换.角色转换分析映射出小说丰富的政治和文化张力,彰显了多元文化思想是亚裔美国人摆脱认同危机、走出边缘化,治疗"失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