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论坛》2012,(17):32
<正>日前,湖南龙山、湖北来凤、重庆酉阳交通部门达成协议,同意按照"同标准、同规模、同建设"目标,加速交通对接,携手打造武陵山地区交通枢纽。据悉,龙山、来凤、酉阳一水相依,酉水河是3县共同的母亲河。近年来,酉阳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来凤、龙山多次组团到酉阳进行考察,3县交通部门建立定期会晤制度和信息交流通报共享机制,保持沟通渠道和工作平台长期有效,实时对接重点项目。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复明确设立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两县按照规划一体布局、基础设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14日,位于湖北来凤与湖南龙山两座县城之间的湘鄂情大桥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工程车来往穿梭,工人们昼夜不停地施工。来凤县委书记肖作文说:"湘鄂情大桥是连接来凤、龙山两座县城的战略性工程,工程竣工后,以酉水河为纽带,两县人民期盼已久的‘一水双城、两省一  相似文献   

3.
《民族论坛》2012,(9):32-32
日前,湖南龙山、湖北来凤、重庆酉阳交通部门达成协议,同意按照“同标准、同规模、同建设”目标,加速交通对接,携手打造武陵山地区交通枢纽。据悉,龙山、来凤、酉阳一水相依,酉水河是3县共同的母亲河。近年来,酉阳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来风、龙山多次组团到酉阳进行考察,3县交通部门建立定期会晤制度和信息交流通报共享机制,保持沟通渠道和工作平台长期有效,实时对接重点项目。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复明确设立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两县按照规划一体布局、基础设施一体对接、公共服务一体优化等“六个一体化”原则,着重交通布局。来凤、酉阳交通部门则在今年4月签订了《共同加快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出口公路规划建设协议》。3县还将携手构建鄂湘渝交界地区旅游经济圈,3县交通部门已就酉水河流域码头建设、实现水上交通航道对接等方面初步达成了共识,届时龙山以里耶古城为龙头,酉阳以酉水河湿地公园为引擎,来凤以打造仙佛寺旅游景区为重点,合力开发酉水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所谓“龙凤融城”,就是龙山、来凤两县在经济发展中,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互惠互利,使龙山、来凤两个县城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资源共享、交通共利、经济共荣、文化同辉、人民同乐的边区同城经济板块模式。  相似文献   

5.
《民族论坛》2011,(11):10-27
10月9日至23日,“穿越酉水·探秘湘西”文化科学考察队沿酉水流域对花垣、宣恩、来凤、龙山、永顺、保靖、古丈、沅陵等县进行了系统的、综合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14,(12):53-53
谋划篇 湖南武陵山片区酉水流域5县旅游联手发展大格局形成 近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龙山、保靖、永顺、古丈、沅陵5县达成共识,在沅陵县共同签署了酉水河旅游线路开发合作协议,标志着湘西酉水流域跨区域旅游联手发展大格局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7.
"冲破各自为政的保守思维,来凤、龙山携手共建酉水新城,是我国民族地区团结进步的一面旗帜。"正如国家民委所评价的这样,以早先的团结桥和如今的湘鄂情大桥为象征,来凤与龙山多年以来讲团结、求和谐,完美地展现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风采,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双子星",连续五次同时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省来凤县与湖南省龙山县同处武陵山区,两县一水相依、一桥相连,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2011年,经国务院批复,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以下简称“龙凤示范区”)设立,成为继成渝、北部湾后国家规划的第3个省际经济协作示范区,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唯一设立的跨省经济协作示范区。13年来,两县紧紧围绕“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线”,深化跨省区域协作,深入推动龙凤示范区一体化建设,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湖南的龙山县和湖北的来凤县同处武陵山腹地,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产业结构、民族构成、民风民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县县城隔酉水河相望,一水双城,全国绝无仅有。共同组成了武陵山区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10.
来凤百福司、龙山桂塘、酉阳大溪,行政区域上分属鄂湘渝三省市,地域上紧连一体,成为酉水流域带上的三个孪生兄弟,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人同宗,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80%以上。近年来,三个边镇党委政府携手编织联防联调网络体系,辐射边  相似文献   

11.
<正>"凤翔荆楚三千里,龙腾潇湘第一关。"每当从来凤经过团结桥回到龙山境内时,桥头的对联总让人激情澎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连荆楚挽巴蜀,是湖南西北边陲的窗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隔酉水与龙山相邻,被称作湖北西大门。同属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2.
酉水又名酉溪,古楚黔中境内五溪之一。是沅水最大的一条支流。有北、中、南三条源流。北源出于湖北鹤峰县西北,南流经来凤、龙山、酉阳,折东经花垣、保靖、永顺、古丈,至沅陵县城南注入沅水,全长477公里;中源发源于秀山,到里耶与北源汇合,北源和中源在里耶汇合后始称为酉水:南源发源于贵州境内。流入湖南后叫白河,现在又叫花垣河,到保靖汇入酉水。  相似文献   

13.
在起伏连绵的武陵山脉深处,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和湖北省鄂西自治州来风县犹如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同舟共济,一道建设自己的家园。龙山引万人,来凤44.7万人,少数民族均占60%以上。两县仅一河之隔,两座县城相距7.5公里,独特的环境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独特的风景。1988年和1994年,两县双以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民族团结光进集体”殊荣,写下了一段段“龙凤旱祥、比翼齐飞”的佳话。龙凤相争比翼齐飞同是“老少边山穷”的龙山与来凤,人文环境与地理条件极为相似,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一度极为相同:拥有同样的资源,拥有同样的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14.
引子千里酉水向西倒流后,转了一个大弯,才又匆匆向东奔去. 酉水两岸座落着全国两省间距离最近的两个县.一个是湖北鄂西自治州的来凤县,一个是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龙山县.两个县城仅隔7.5公里.为了方便往来,加强交流,两县合资在酉水上建起了一座石拱桥,取名“团结桥”. 自从这桥建起后,两县土家族、苗族群众互帮互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论坛》2012,(23):38
<正>12月5日,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在一水相连的湖北省来凤县、湖南省龙山县举行。会议由湖南、湖北民(宗)委和湘西自治州、恩施自治州联合主办。国家民委和湖南、湖北两省相关部门,湘西自治州、恩施自治州政府相关部门及龙凤示范区专家顾问组参加会议。湘西州委副书记、州长叶红专主持会议,恩施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天  相似文献   

16.
"锵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5月24日,在湖北省来凤县县城的团结桥头、酉水河畔、庆凤山前,原生态摆手舞的独特韵律响彻云霄,上万名各族同胞和国内外宾客一齐翩跹摆手,踢踏起舞。为期6天的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正式拉开序幕,激情  相似文献   

17.
闪光的珍珠     
湘川边境山苍岭翠,酉水绕流.傍水有座小镇,名叫里耶. 里耶是土家语,意为拖土或开发地.1958年这里发掘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早在那时,土家人就已在此开发定居. 湘川所属龙山、保靖、花垣、酉阳、秀山等县自古盛产桐油,里耶紧傍酉水,便于交易和泊运,于是经济文化得以繁荣.历史上的里耶,桐油商号大小数百家,码头油船频往,桐油装桶加封,远销沅陵、常德、武汉、长沙.再运来土家人紧缺的棉纱、  相似文献   

18.
田志波 《民族论坛》2011,(12):40-42
11月15日,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湖南省吉首市召开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上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务院已批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明确在武陵山片区内设立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标志着龙山来观一体化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熊晓辉 《民族论坛》2003,(11):30-30
酉水是湖南沅水的支流,河谷峡窄,滩多水急,河道曲折。自古以来,行驶在酉水河上的船工们都有喊号子的习俗,他们坚强、勇敢,他们的号子生动、激昂,形象地刻画了船工们与急流恶浪激烈搏斗的过程。酉水河的号子是古老的,酉水河的旋律是悲壮的。一酉水发源于湖北省鹤峰西北部,蜿蜒流经湘西自治州龙山、保靖、古丈、永顺等县,汇入沅水,是湘西土著文化的发源地。千年来,酉水号子传唱于酉水河畔,孕育着古老的湘西民族文化,传流出优美神奇的传说故事,是一种最朴实的民歌体裁,它能指挥劳动,因为船工们在喊号子时统一了动作节奏,在演唱中鼓舞了大家的情…  相似文献   

20.
正从谷歌地球上逐渐朝龙山拉近,从北到南,有几条像龙脊一样的大山,其他各山就像这龙脊上生长出的"鳞",各个龙脊纵横交错,蔚为壮观。深入龙山,所能见到的,除了山,还是山。蜿蜒的大山,不仅雄伟,而且带有无数神秘和神奇的色彩。龙山的山多,山大,连绵起伏,雄壮而美丽。有山必有溪,有溪必有河,山河相依,相得益彰,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流经龙山的酉水河,也有人将其称为白河。过去的酉水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