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宪华 《中国劳动》2012,(10):52-53
案情简介2008年4月10日,赵、钱、孙、李与某公司签订为期3年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终止前,某公司人事管理人员吴某2011年3月8日单独交给四人已盖章、与原劳动合同条件相同的新劳动合同各一份,但四人提出带回宿舍考虑。4月15日,四人将签好字的劳动合同交该公司。7月5日,四人以某公司为被申请人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赔偿其续订而未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双倍工资(3000元/月)和经济补偿金共计78000元整。某公司同意与四人解除劳动关系,但认为续签劳动合同未成立的责任不在己,不应承担双倍工资赔偿责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审理后认为,四人之劳动合同签名均非本人签字、劳动合同不成立,某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四份劳动合同签名系劳动者伪造,故应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之规定支付四人赔偿款、补偿金共计78000元整。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苍溪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阳光灯饰城一名职工的投诉,称2008年1月份以来该店一直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对这起《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的首例追讨双倍工资案,县监察大队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在取得充分证据后,办案人员以“柔性化”的处理方式耐心向用工单位宣传《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3.
李某2008年4月进入某礼品公司工作,2008年5月双方解除劳动关系。李某称双方没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要求赔偿双倍工资。而该公司却称有书面合同,但遗失了,只同意补偿一个月工资。法院作出裁判——  相似文献   

4.
2003年8月,李某与成都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终止时间为2013年8月23日。2009年3月18日,公司被成都市劳动保障局审定为困难企业,其困难(停工、歇工)企业审定起止时间时限为2008年12月15日至2009年12月15日。2010年5月19日,公司在没  相似文献   

5.
案情简介万某于2007年12月进入某科技公司工作,口头约定岗位为销售部业务员,每月工资2000元另加销售提成。双方直至2008年7月1日签订了1年期劳动合同,期限从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1日止,并对相关权利义务进行了约定。2009年6月10日,某科技公司书面通知万某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劳  相似文献   

6.
正【案例】:2013年3月11日,张女士被聘至天津市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从事教育咨询顾问工作,入职之初双方口头约定张女士试用期为一个月,待次月转正后,该公司再与张女士签订正式书面劳动合同。入职后张女士在该公司积极工作,因其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被该公司负责人给予表扬。在签订劳动合同问题上,该公司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无故拖延,始终未与张女士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014年4月  相似文献   

7.
正咨询台:2003年7月1日,我进入某公司工作,如今在该公司连续工作已满11年。我与公司最近一期的劳动合同是2010年6月底签订的5年期固定劳动合同,合同将于2015年6月底到期。按照有关规定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就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我可否要求公司把我和其签订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即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呢?读者丁晋勇丁晋勇读者:谢谢你对本刊的支持和信任。根据劳动法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没有履行完毕,中途即行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无依据的。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张某自2001年12月起进入某公司担任驾驶员。双方于2006年11月1日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于2007年8月31日届满,此后双方未再签订书面合同。2008年4月,双方协商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资数额较先前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9.
咨询台:我于2010年7月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2年11月底我离职。请问我可以提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按我月工资标准支付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部分吗?读者杭安闻杭安闻读者:感谢你对本刊的支持。经查阅相关法规政策,现就你咨询的问题答复如下,供你参考。根据你所述的情况,你的诉求不能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咨询台:我于2007年7月入职某股份公司,劳动合同签至2012年6月底。2012年7月续签劳动合同至2013年6月底,合同期1年。但此次合同签订后,公司未将续签劳动合同原件返还给我。2013年6月底劳动合同约定期限届满后,双方未再续签过劳动合同,我仍在该公司工作至2014年1月底。2014年2月,我向公司提出解除双方劳动关系,要求公司返还自己与公司签订的最后一期劳动合同原件,支付2013年7月底后未  相似文献   

11.
葛飞 《中国劳动》2012,(9):55-56
案情简介■杨某生于1996年11月。2011年9月,杨某被某餐饮公司招录,从事服务员工作。招录杨某时,该公司没有对其身份证件进行审查,双方也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1年10月11日,杨某在下班途中摔伤,致右腿骨折。因杨某系童工,又是意外摔伤,无法进行工伤认定。2012年3月,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杨某的伤  相似文献   

12.
加班工资的计算一直是令很多员工头疼的问题,自己的工资明明很高,但是公司在计算加班工资的时候却只按照基本薪资来计算加班费,而许多企业的加班时间往往很长,一年累计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员工应该掌握一些此类方面的法律法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何斌 《中国劳动》2014,(4):46-47
<正>案情简介江苏某公司为其职工参加了包括工伤保险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险。2013年3月以后,公司因经营困难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同年7月份,职工张某因工受伤并认定为工伤。9月,张某要求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享受工伤待遇。公司即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补缴了3月至9月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及滞纳金,并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支付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4.
<正>案情简介2008年3月,张某经应聘到某广告公司,双方签订了为期2年的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张某工作岗位为广告销售,月工资8000元。由于张某有较好的人脉关系和非常强的业务能力,2009年下半年,张某被提升为公司的销售主任,月基本工资保底20000元,此外,还可按照销售业绩提取5%的奖金。为此,双方重新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9年7月1日到2012年6月30日。该劳动合同第4条约定,提成奖金的支付要受到合同签单、客户资料收集、广告制作、广告刊登、收款等一系列工作环节的制约,否则不能获  相似文献   

15.
林岩峰 《中国劳动》2012,(10):50-51
职工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性工作属于与履行职务有关的行为,无须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前提为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即受害人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与职务无关,行为人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或者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行为与职务有关则其无须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6.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份某全球企业离职高管揭秘的企业变相裁员10招,其实这10招并非此企业一家所为,在不景气的经济大气候下,部分企业会采取一些类似于此的方法,进行变相裁员。下面的提示希望能给劳动者合理合法维权带来些许帮助。但法律毕竟是把双刃剑,如果遭遇裁员还需冷静对待。  相似文献   

17.
正咨询台:我是某企业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2014年2月我们从社会招聘了一位分厂的副厂长。到2014年7月因发现该招聘人员所提供的身份证、学历证书、工作经历均系造假,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撤销了他的副厂长职务,并解除劳动关系。该人员被辞退后,却要求公司支付其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并为其补办在岗期间的社会保险。请问,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拒绝上述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按规定,工人的工龄一般从用人单位用工时开始计算。劳动者工龄和带薪年休假、医疗期、病假工资、经济补偿金待遇息息相关。然而,现实中存在六种企业"黑"掉工龄的现象,需要依法杜绝。主体"变脸"法【案例】:韩某在总公司的分公司工作,分公司经常分分合合,重新注册。虽然工作内容不变,可合同二年重新签一次,工龄二年一个新起点。不但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望,带薪年休假、医疗期等也  相似文献   

19.
正用人单位在完成招聘工作后,通常会向应聘者发放录用通知书。然而,对录用通知书法律效力过大或过小的误读,既会让用人单位滥用权力,也会使应聘者因蒙住双眼而觉得无从维权。录用通知书不得擅自违约撤销【案例】:一家公司因需要财务人员,通过媒体发布了招聘广告,李小姐脱颖而  相似文献   

20.
陈艳 《劳动世界》2016,(10):62-62
【案情简介】
  曹某通过熟人介绍,于2014年10月21日进入上海某机械制作有限公司工作,担任生产车间副主任,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作一段时间后,曹某感觉遇到职业发展瓶颈,打算回老家工作,于2015年7月31日向被申请人提出辞职。2015年8月20日,曹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被申请人支付2014年11月21日至2015年7月31日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在庭审中,曹某称曾向总经理要求过签订劳动合同,总经理称需要等待人事部门统一安排后签订,但迟迟未签订。而用人单位则称,确实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由于申请人原因造成未签订劳动合同。申请人入职时与申请人口头约定申请人每年需培养2名能独立操作的机床工,并每月至少为被申请人承接外协加工20万元以上才会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由于申请人并未完成上工作条件,故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曹某对于用人单位所称的约定不予认可,且认为这样的约定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无关,事实上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已客观存在,用人单位就应该承担双倍工资罚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