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被称作是城镇居民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本文阐述了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历史和现状,在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探讨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被称作是城镇居民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本文阐述了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历史和现状.在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探讨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学术界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有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界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定方法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方式等诸多基础性问题上,大多数学者基本达成了共识。笔者选择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二十余篇,以内容分析方法试图进行初步的文献整理与研究,旨在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实施已近十年,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甚为重要。本文结合充分的相关统计资料以及通过对济南市相关人员进行深度个案访谈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在参考学术界近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宏观——历时性”与“微观——个案”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全面的描述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斌  王原 《社会福利》2003,(11):14-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中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部分居民收入下降、下岗失业、生活困难,城市贫困人口不断增加。为保障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我国在90年代开始建立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救助城市贫困人口的新路子。但随着制度的逐步推进,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谭磊  余冰 《社会工作》2008,(20):29-32
本文试图通过对低保居民的访谈了解广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微观运行状态,并发现问题。从访谈结果来看,受访低保户普遍享受分类救助,对低保政策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特殊问题,例如特困户经济缺口仍然较大,部分低保户精神需求无法满足,低保边缘户尚待关注等。笔者吁请包括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内的社会力量介入进来,为城市贫困群体提供更多的经济及专业援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通过对低保居民的访谈了解广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微观运行状态,并发现问题。从访谈结果来看,受访低保户普遍享受分类救助,对低保政策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特殊问题,例如特困户经济缺口仍然较大,部分低保户精神需求无法满足,低保边缘户尚待关注等。笔者吁请包括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内的社会力量介入进来,为城市贫困群体提供更多的经济及专业援助。  相似文献   

8.
管向梅 《社会工作》2011,(18):77-80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多年以来,在缓解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以收入为基础的现金和财务补贴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无法摆脱贫困,并且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资产建设已经成为扶贫政策新的走向,通过资产视角分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弊端,探讨在巩固收入补贴政策基础上,将资产建设嵌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该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多年以来,在缓解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以收入为基础的现金和财务补贴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无法摆脱贫困,并且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资产建设已经成为扶贫政策新的走向,通过资产视角分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弊端,探讨在巩固收入补贴政策基础上,将资产建设嵌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该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以及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结合起来,深入探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宏观层面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相关数据,计算出低保补贴前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以及均等指数,并比...  相似文献   

11.
祝建华 《浙江学刊》2008,(3):190-195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及性与可得性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目标定位的几种主要方式出发,就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定位方式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标定位过程中的耻辱感、道德风险、管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认为低保制度的可及与可得性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制度的设计与执行.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的基础和核心.文章基于对武汉市青山区农村低保个案的调查分析,了解武汉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施行状况,发现在运行中存在保障能力不足、保障资金缺乏等几个方面问题.文章结合生态系统理论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永  袁德 《社会福利》2002,(11):11-12
中国作为WTO组织的成员国,已经开始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遵守该组织的行为规则,兑现签约时的承诺,中国经济由此全面进入国际经济运行轨道。加入WTO后,中国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国内竞争强度也将进一步加剧,失业人口、贫困人口的数量将在一定时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因而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会剧增,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工作更加紧迫,其中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4.
吕学静  吕茵 《社会福利》2004,(10):11-13
目前,我国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为核心,以其他各种临时性、突发性救助制度作为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可以说我国向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又跨进了一大步。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又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而社会救助的多样化原则,则为我们建立一个公正、积极、高效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实施比较成功的一项社会救助措施,它在维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需求,克服贫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该制度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探索研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其"最后一道安全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巧玲 《社科纵横》2005,20(6):121-122
对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状况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相关立法价值取向不明确、法律法规内容不完善、执法偏离立法目的、法律功能弱化,提出以“公正性”价值为社会救助立法的核心,设计有利于低保对象的积极差别待遇和司法公正程序。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已在全国颁布与实施;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也在全国得到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单项制度亦在不断健全与完善,相互之间也越来越衔接与配套,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已步入了制度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8.
孤保与低保的关系 相同点:同一体系。孤保是社会福利建设,低保是社会救助建设。无论是社会救助,还是社会福利,同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相同。两者都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稳定,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增进国民福利,促进经济发展,体现政府的公共责任和社会的道德良知。  相似文献   

19.
齐芳 《社会福利》2003,(5):21-23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依据,社会工作实务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系统生态理论作为一个宏观的理论,在指导社会工作实务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它可以让社会工作者站在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也可以让社会工作者从系统的角度去介入和解决案主的问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以下简称城市低保)作为我国一项新兴的社会工作,如果从系统生态理论的角度去分析,  相似文献   

20.
社工介入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活动,可避免熟人社会中某些习俗的影响,避免救助对象不当受益问题,通过收集信息来完善低保标准,避免超标受益、重复受益等"漏洞"问题;专业社工通过增能来帮助困难群体来表达福利诉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